佛教有哪些戒律? 答案:佛教戒律有哪些

作者&投稿:贲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戒的类别有那些?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佛教的戒律分为:
1.通戒与别戒: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通于僧俗二众的禁戒。三聚净戒也是通戒,凡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皆得受持。别戒则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又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2.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即:断一切恶的摄律仪戒,积集一切善的摄善法戒,摄受一切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3.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止恶,‘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善。
4.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为性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属于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融的。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

五戒的内容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蟑螂、老鼠、蚊蚁等,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纤悔的。如果杀死蟑螂、蚊蚁等,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

此外,浪费时间,破坏物质,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随便浪费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大众集聚因缘而成的。

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涅盘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杀害鸡、鸭、猪、羊等动物的生命,是为了长养慈悲心。有人认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不算杀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简单的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光天化日之下,强取他人的财物,更是盗窃。根据戒律,盗取价值五钱[古印度摩揭陀国钱币单位]以上的东西,这样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的信纸、信封、原子笔等,乃至借用东西末还,叫做不清净的行为,虽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的。在戒律中,最难受持的戒律,就是盗戒,因为凡将无主以外的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

◎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强奸、嫖妓、重婚、诱拐、贩卖人囗、妨碍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淫戒。至于心中恋慕某人,但末付诸行动,虽然没有触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净,烦恼妄想扰动,日子也不好过,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净。

邪淫,是社会混乱的导火线。例如乱伦.雏妓问题,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耻辱。他如同性恋衍生的爱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纪的大恐慌。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淫戒,便不会发生这些问题;夫妻坚持不邪淫戒,则家庭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是个守礼的社会。

◎不妄语: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囗、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妄语依其性质又可分为: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三种。

大妄语:指没有证果的人,说证果了,没有得到神通,说得神通了。此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属于大妄语的行为。另外说四众的过失,尤其说出家二众的过失,也犯了严重的根本大戒。

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说非,非说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这些都属于妄语。

方便妄语;就是俗称的善意的欺骗。譬如医生为顾及绝症病人的情绪,因此隐瞒实际病情,这种为别人利益着想而说的妄语,就是方便妄语。

不饮酒:虽然明指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安非他命、速赐康、强力胶、玛啡、红中白板等,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

《大毗婆娑论》卷百二十三说:印度有位优婆塞,由于饮酒,于是盗取邻居的鸡,犯了偷盗戒;烹杀做为下酒菜,犯了杀生戒;邻妇问起,他妄言说没看见鸡,犯了妄语戒;此时又见邻妇貌美,非礼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无惭无愧、丧失理智,由于喝酒而造下杀、盗、淫、妄等四重罪,所以应该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视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

五戒的意义

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从而不去侵犯别人。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因此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沉沦三涂恶道。所以,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就永无成佛的可能。何况不受戒,并不代表做错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难逃因果业报。

受持五戒的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个人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我们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 1满足一切智,2如佛所学而学,3智者不毁,4不退誓愿,5 安住于行,6弃舍生死,7慕乐涅药,8得无缠心,9得胜三昧,10不乏信财。

此外,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了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大智度论》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进受持,渐渐达到五戒圆满。甚至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决定胜果,乃至大乘佛果。

有人问达摩祖师:佛持不持戒?

达摩祖师说:佛不持戒,也不修善恶,不精进,不懈怠,因佛是无作人。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

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

五、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

六、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

七、于自性灵妙平等法中,不说自他,名不自赞毁他。

八、于自性灵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悭执,名不悭贪。

九、于自性灵妙无我法中,不计实我,名不瞋恚。

十、于自性灵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见,名不谤三宝。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真正的戒律不在外相,唯有一心。真正的吃斋是心吃斋,不是口吃斋,整个《楞严经》讲的都是摄心为戒。有些修行者倒是不沾荤腥了,但是心内的三毒荤腥比平常人不少一点,这样持戒不是在持戒,而是在持戒相而已。

宇宙世界皆为众生自心现量,世间诸相即是因果轮转,善与恶相对。执着真善美,“心”之所得即是因果缘起,因果相续即为六道轮回。除恶即善,离心离善,无善无恶,真心无心,空性遍照,诸佛同体,诸法同性,离空离有,净觉圆明清净涅槃是为至善。众生生死皆由心起,妄想无明产生诸境幻想,幻想习气构成因果束缚。想要修行,首先要明辨心灵对错,破了心灵妄求,才能升起正知见,清净境界,是破除累世迷幻的利剑。杀盗淫妄酒,皆是无明大树上生长的枝枝叶叶,如果不从心灵之上破除无明根本,仅仅遵从戒律表象,即是缘木而求鱼。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是身、是口、是意,如是取相作缘,舍利弗!是名菩萨身、口、意罪。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若得身、得口、得意;用是得身、口、意故,能生悭心、犯戒心、嗔心、懈怠心、乱心、痴心。当知是菩萨行六波罗蜜时,不能除身、口、意粗业。”(龙树菩萨《大智度论》)

菩萨起了持戒心,着了持戒相,就已经破了菩萨戒了。

佛告舍利弗:“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常为众生以法照明,亦以自照,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离照明。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于佛法中已得尊重。舍利弗!以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身、口、意不净,不令妄起。”舍利弗!有这样的大菩萨,他们常常为众生开示诸法实相,也以诸法实相自我观照,以至于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不离照明。舍利弗,这样的大菩萨,已经在佛法中得到尊重。所以,舍利弗!大菩萨行法时,不会去特意观照身口意净还是不净,因为为了妄念不升起的缘故……

释迦佛说这话,把舍利弗说糊涂了,他想:修行人都是要持身口意的,世尊怎么说大菩萨身口意可以不净也不用特别着意呢?——原文: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净?”

有人问龙树:舍利弗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啊,怎么会不明白佛说的意思呢?龙树说:因为舍利弗的智慧是二乘中的上上者,但是菩萨法与罗汉法是不同的。所以舍利弗以罗汉的法衡量菩萨法,就迷糊了。对于罗汉,破身口意那是破大戒,要时时看护。但是对于菩萨,不完全这样。如果一个修大乘菩萨道的,生起二乘的心,这个菩萨就已经是破戒了。——原文:“问曰:舍利弗智慧第一,何以故不识身、口、意恶业?答曰:舍利弗于声闻法中则知,菩萨事异故不知。如说若菩萨生声闻、辟支佛心,是为菩萨破戒。以是故,舍利弗疑,不知何者是菩萨罪、非罪。”

“如说若菩萨生声闻、辟支佛心,是为菩萨破戒。”

佛答:若菩萨取身、口、意相,是则为菩萨身、口、意罪。

摄心为戒,若行者执着戒律之“相”,即是妄心生幻境,戒律即为妄想攀缘的途径,持戒就意味着成佛,戒律与佛,皆为虚妄。就算是持戒者表面清净无染,可是“阿赖耶识”累世妄念习气,必定会遇境生心,心之所执,即是妄想因缘,轮回生死。真心无心,真性无染,遍随诸法无所得,无所住故,自性空性,无戒律可执,戒律因心贪嗔痴而起,心消法灭,执戒律即为着妄想,此为佛法大、小乘之区别。

贪嗔痴三毒为心之根本,诸佛真性就蕴含在“三毒”之中,当心灵遇六尘生境,心随境转,聚合因缘,波动流转的当下,能立断尘境,观心妄想,破贪嗔痴三毒迷执,照心灵空性,心无所得,无心可得,转贪嗔痴为戒定慧,破业障因果为成佛资粮;转识成智,除恶即善,无所住,无所有,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空性无染,离空离觉之清净涅槃,即是自性现前。苍穹万有,众生世界,大道诸佛,空性一体,圆满无漏,真性遍随,如如不动。

诸“相”皆因心生,诸“因”皆为想成。无心之饮食,是善食;有心之素食,是六道轮回之源头。大日如来教法不戒肉,并没有阻碍众生真性圆满,一切诸相诸境界,真性本空,皆为如来,皆是妙法。修行者不挑饮食,对于肉类并非执着,而是心无挂碍。如果执着素食,即是执着清净境界,而非性空无染;如果执着一切外相,自性空如即会被戒律所阻碍,升起诸种清净“善境界”,即入妄想轮回。

真性寂灭,离习气妄想,离境界神通,离觉性智慧,离议论言说,远离空性,亦复远离,无住性空。真性周遍十法界,离诸法空相,无染诸色,无奢摩他,无三摩地,无禅那遍随,无觉空,无空空,无究竟空,无毕竟空。是烦恼处,真性遍随,烦恼即真性,空性无生;是妄想处,念念真如,是寂静处,离寂灭而圆照,是诸佛一性,离过去未来,是众生无始劫妄想、贪嗔痴处,清净涅槃。

要上小学了,

我知道戒色

佛家戒律有哪些?~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
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其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事莫恶”。 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者必须要坚信的,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着比较浓重的宗教色彩。
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扩展资料:佛门五戒,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财宝戒、离非时食戒。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条;
比丘尼戒三一一条,五○○条等说。凡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先受过沙弥戒。年满二十岁至七十岁者,身体康健,剃去须发,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而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戒律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佛教的戒律分为:
1.通戒与别戒: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通于僧俗二众的禁戒。三聚净戒也是通戒,凡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皆得受持。别戒则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又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2.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即:断一切恶的摄律仪戒,积集一切善的摄善法戒,摄受一切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3.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止恶,‘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善。
4.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为性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属于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融的。

佛教有哪些戒律?
答:别戒则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又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2.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

我想了解一些道教的戒律,谁能说说?
答:道教主要戒律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军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成;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成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等。这些戒律的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产生的时代不同,一些高道大德对戒律的观点不同而已,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下面将其主要者分述如下: (1)想尔九戒:...

七大罪十戒律分别是什么
答:七大罪,又称为七宗罪,是基督教中常被提到的七种罪恶行为,即:傲慢、嫉妒、暴怒、贪婪、贪食、淫欲、懒惰。这七种罪害于早期的基督教来说是必须要消灭的,因为这些罪恶行为总会引人陷入无尽的诱惑和沉沦,最终远离神的救赎。十戒律 十戒律是《圣经》中的神谕之一,旨在促使人类以一种文明和和谐的方...

锡克教的锡克教的戒律
答:锡克教有诸多宗教禁忌,这些禁忌包括有:剪去须发:剪发在锡克教中是被严格禁止的。锡克教徒要求必须保留未被修剪过的头发。使用兴奋品:使用酒精、毒品、烟草或者其他能够让人兴奋的物品都是被禁止的。对于锡克教徒,绝对不可以使用。但是旁遮普省的Nihang们会使用大麻属帮助静修。通奸:在锡克教中,配偶之间...

摩门教徒有什么戒律???
答:1.我们信永恒的父上帝,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及圣灵。 2.我们信人为自己的罪而受惩罚,并不是为亚当的违诫。 3.我们信由于基督的赎罪,所有人类都可以借著对福音的律法和教仪的服从而得救。 4.我们信福音首要的原则和教仪为:第一,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第二,悔改;第三,为罪的赦免的浸没洗礼...

家庭教育八大戒律家长要知道
答:有智慧的教师不需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戒律四:不能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你和孩子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那么,平时如果有机会和孩子交谈,你会和他说什么呢? 一位读初中的...

佛教有何戒?
答:此妙戒仍系相对者,然法华圆教‘开三会一’(开说三乘之权教而会归一乘之实教)时,却以一切戒律皆为绝待妙戒。此外,摩诃止观卷四上载,戒有事戒、理戒二种。具有具体之形式者,即为事戒(随相戒);若能不住戒相而安住于空、假、中三观者,则为理戒(离相戒)。前者能得天、人、阿修罗...

佛教的五戒是 ?
答:6) 自己劝人(众生)去死,或教别人去劝人(众生)去死,或写书、撰文劝死。7) 给人毒药或杀具,此人(众生)因此自尽;或下毒在眼、耳、鼻、身上、疮中;或给堕胎药;或以咒术杀生。二、盗戒 犯相:1. 有主物。2. 认定是有主物。3. 起盗心。4. 偷盗有价物品 (注3)。5. 有...

对出家的信徒,耆那教有哪些要求严格的戒律?
答:对出家的信徒,耆那教的戒律更为严格,要求行苦行。它指出苦行是消除业的系缚、获得解脱的最佳途径。耆那教的苦行在食、宿、衣、行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采用的是折磨自身肉体的方式。耆那教认为,这样苦行12年后再绝食而死,就能彻底消除系缚灵魂的业,使灵魂获得永久的解脱。

家庭教育中的“八大戒律”,你知道吗?
答:一旦拥有了哪些烦恼,有35%上下的孩子全是找人帮忙和朋友们倾吐,找父母与老师倾吐的还不到10%,父母的形像慢慢从她们情感生活中退出乃至缺阵。而在这样的情形下,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更非常容易变成了批评,指责与训斥,而到孩子13岁之后,孩子乃至连指责的机遇都不让你了。 戒律五:尽量减少消沉教育 大家文化艺术中欠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