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高中化学小问题

作者&投稿:法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过氧化钠 强氧化性是什么原因?O-??
是因为存在过氧键,其中氧的化合价是-1价,易变为-2价的.

(2)ZN,CU原电池中为什么锌会溶解?
因为锌活泼,更易失去电子的,变成锌离子后,会进入溶液中,锌就溶解了.

(3)为什么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如,ZN与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会是H2产生速率加快?
因为原电池反应本身进行的快,且原来的反应也在照常进行的,两者综合反应速率自然就快了.

(4)电阻的实质,简单解释一下

电阻的实质,是由于其材料结构的不同,对自由电子的束缚有大有小,当电流流过时,由于束缚作用,不能充足的电子导通电流,于是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从而产生电阻。

(5)有机酸,(甲,乙....),乙二酸,苯甲酸,苯酚还有一些无机酸的酸性强弱排列顺序电阻的实质,
一、同种元素作中心原子,R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例如酸性 HClO4>HClO3>HClO2>HClO

二、相同化合价的不同种元素(通常是同主族元素)作中心原子,R的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

例如原子半径Cl<Br<I。故有酸性HClO3>HBrO3>HIO3

三、酸分子中不与氢原子相连的氧原子的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美国化学家鲍林从实验中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他把含氧酸用通式表示为(HO)m ROn其中n为非羟基氧原子(即不与氢相连的氧原子)的数目,n越大,酸性越强。例如:
HClO4 (HO)ClO3 n=3 很强酸

H2SO4 (HO)2 SO2 n=2 强酸

HClO3 (HO)ClO2 n=2 强酸

H2SO3 (HO)2 SO n=1 中强酸

H3PO4 (HO)3 PO n=1 中强酸

HNO2 (HO)NO n=1 中强酸

H3BO3 (HO)3 B n=0 弱酸

HClO (HO)Cl n=0 弱酸

事实证明:鲍林的经验规律对于大多数含氧酸都是适用的。

四、结构相似的含氧酸,中心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其相应酸的酸性越强。

例如酸性 H2SO3>H2SeO3>H2TeO3

事实上,以上诸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例如某中心原子的化合价较高,就可能与更多氧原子形成配位键:中心原子所带的有效正电荷越多,中心原子的半径越小,一般说来其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其酸性越强,反之越弱。

苯甲酸要强于甲酸,更强于乙酸,苯酚最弱的

惭愧。。。
毕业纪念忘的干干净净了
顺便记号 复习一下

(1)过氧化钠的O是-1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强不就是氧化性强
(2)锌比铜活泼性强,在原电池中,更容易失去电子,被腐蚀掉即溶解
(3)道理同(2),铜会加快锌失去电子,成为锌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H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气
(4)电子在物体内有秩序地流动所遇到的阻力叫电阻,就好像水在水管内流动时,必须克服管壁的阻力一样。
(5)所谓产生氢离子能力大小就是酸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小酸性越强。乙酸大于甲酸,乙二酸>苯甲酸>苯酚,无机酸的话,那要看什么酸了

高中化学的几个小问题~

1.因为苯环的测链上有c=c,故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苯环的测链上连醛基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若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苯环上连羟基能和Na ,但只有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情况才能与NaOH反应
想一想基础知识:醛基、甲基能和Na ,NaOH反应吗?。。。。

二者按物质的量1:1混合的话,蒸干后得到明矾晶体(或脱水产物)。不是1:1的话,得到明矾+过量的那种盐。蒸干KAl(SO4)2就得到明矾,不会得到两种单盐。这是所有复盐的特征。复盐并不是两种单盐的简单组合,一般都具有不同于单盐的晶格结构。就像Fe3O4并不是FeO+Fe2O3那么简单一样。
红变橙。反应方程式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反应生成的CO2开始并不逸出溶液,直到形成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浓度大致在0.03mol/L左右,pH 3~4。甲基橙变色范围3.1~4.4,滴定终点颜色受CO2饱和溶液控制,为橙色。继续滴加Na2CO3则溶液会变黄,但橙变黄这个过程没有滴定突跃,没有明显的变化瞬间,不能用来作为滴定终点控制。再说一句,其实用Na2CO3滴定HCl是不规范的,滴定分析中滴定液都应该用强酸或强碱,这样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敏锐,滴定误差小。所以正确的应该是用HCl滴定Na2CO3,此时滴定终点是黄变橙。
生成的I2会溶解在生成的KOH中,就是说在空气中按照你题目中的方程式生成I2后,I2与淀粉结合变蓝,随后会发生I2溶解的反应。但I2+淀粉的显色反应退色有着明显的滞后性,二者结合很快,而结合产物分解较慢,因此蓝色显色很快,但退色不易。同时只要你的溶液还暴露在空气中,就源源不断有I2生成。这样总的说来,你就观察到溶液变蓝且迟迟不退。如果你把变蓝的溶液封闭隔绝空气,然后不停振荡促使I2-淀粉加合物分解,那就会观察到蓝色慢慢退掉的现象。
粉末状SiO2在加热时极易溶于NaOH,但常温下光滑完整的玻璃壁与NaOH反应很慢,几乎可以忽略,NaOH溶液用玻璃瓶装没问题,但不能用磨口玻璃赛,否则瓶口易粘连。你如果向NaOH溶液中扔一块碎玻璃,放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碎玻璃尖锐的部分会变得圆滑,而光滑平整的部分几乎没变化。

几个高中化学小问题
答:(1)过氧化钠 强氧化性是什么原因?O-??是因为存在过氧键,其中氧的化合价是-1价,易变为-2价的.(2)ZN,CU原电池中为什么锌会溶解?因为锌活泼,更易失去电子的,变成锌离子后,会进入溶液中,锌就溶解了.(3)为什么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如,ZN与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会是H2产生速率加...

高中化学问题 拜托!
答:1、盐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向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无现象。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无明显现象,然后有气泡产生。2、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然后产生白...

两个个高中化学的问题。1为什么冷凝管加冷却水要下进上出?2.如下图所...
答:1冷凝管中的冷水低进高出有两个好处.一是,延长热交换时间,充分利用资源.但这不是主要的作用.二是,高温的水密度比底温的水小,冷水如果由下而上,冷凝水就可能会因为下面密度小,有上升趋势,而倒致冷却水在管内形成湍流,不利于换热的有效进行. 而从下而上,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2这样可以多次检验...

高中化学的几个小问题
答:1.灼烧并不会引起NaCl的分解,所以是物理变化 2.CuSO4使蛋白质变性,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是化学变化 3.P2O5可以吸水生成H3PO4,所以是化学变化 4.98%的硝酸,由于强烈的挥发性,不断地有气体从溶液中向外逸出,就像有烟冒出一样,故称为发烟硝酸 5.水泥熟料矿物遇水后会发生水解或水化反应而变成...

高中化学分类问题
答:请对此三方案进行简单叙述:剖析:此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一般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两种最简单的方案,例如此题的①和②两个选项,选活动性居中的铜为盐溶液,其他两种为金属,或者选活动性居中的铜为金属,其他两种为盐溶液。其他的三个方案也是可行的,但是相对而言比较麻烦。方案③可行...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
答:a为最大值时生成10 L CO2,剩余10 L O2,所以a为20,a为最小值时只是剩余10 L O2,所以10 答案: (1)5 5 (2)a-1020-a (3)10 高一化学 必修一实验 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

高一化学题目
答:同年8月美国化学家克莱森也成功地合成了氟和氙的另一种化合物。已知这种化合物中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3%,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试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掌昭邶韵 2020-02-16 · TA获得超过368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22 采纳率...

有关高中化学的一些问题
答:3、SO2与Na2O2的反应,严格讲,两个都有,而且以氧化还原反应,即第一个为主 SO2 + Na2O2 = Na2SO4 2SO2 + 2Na2O2 = 2Na2SO3 + O2 有没有水不是主要问题。4、Cu与硝酸反应 浓,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稀,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

高中化学的7个基础问题
答:1.NaOH在不变质的条件与HCl反应生成NaCl和水不会生成气体 2.石蕊试纸与品红溶液是不同的它会使品红褪色但不会使石蕊试纸褪色。HCl在氯水中的含量很少所以挥发的量很少,相比水挥发的量可忽略,再加上水的挥发使平衡正向移动是H离子浓度增加。3.氯化亚铁通过氯气和铁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反应制得,而...

关于高中化学的一些小问题
答:1.(1)氧化铁中有杂质氧化铝 加过量氢氧化钠 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而氧化铝则转化为可溶的偏铝酸根 然后过滤 洗涤干燥氢氧化铁固体 在空气中灼烧 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和水 水蒸发掉了 留下的就是氧化铁了 (2)铜里有铁 加盐酸 铁和盐酸反应 溶解 而铜不反应 过滤 干燥固体就行了 2.D 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