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左准绳右规矩”是什么意思 史记中的“左准绳右规矩”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伊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夏禹治水的时候, 是“左准绳,右规矩”。这意思是说,夏禹是左手拿着水准绳, 右手拿规和矩进行测量, 规划出治水方案的。说明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约公元前2000年)就有了规和矩这两种几何工具了

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身边都带着他们

准绳就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近似于标准。 以法律为准绳
规矩分开解释,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史记中的“左准绳、右规矩”是什么意思?~

史记中的“左准绳、右规矩”的意思: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身边都带着他们。
原文: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出处:《史记·夏本纪》
解说:载四时,一说一年四季准绳规矩不离手。而《考证》说,四时为测四时以定方向之工具,有如今天的指南针。《考证》一说看似较当。因为禹分定九州之时,必依其方位而定。而古人以观测天象以定四方。故除了准绳规矩之外,必有确定时间方位的工具,方能划定九州。然“载四时”一语,来自《皋陶谟》“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一句。“予乘四载”,分明是四载劳作不休之意。故“载四时”应从前解。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指的是大禹治水时的情景。
准绳和规矩就是当时所用的测量工具,准是可揆(kiu)平的水准器,绳是丈量距离的工具,规是画圆的器具,矩则是一种可定平、测长度、高度、深度和画圆画矩形的通用测量仪器
就是说身边都带着这两样工具

史记中的“左准绳、右规矩”是什么意思?
答:史记中的“左准绳、右规矩”的意思: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身边都带着他们。原文: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

史记中的“左准绳右规矩”是什么意思
答:《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夏禹治水的时候, 是“左准绳,右规矩”。这意思是说,夏禹是左手拿着水准绳, 右手拿规和矩进行测量, 规划出治水方案的。说明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约公元前2000年)就有了规和矩这两种几何工具了

古代工匠用什么测水平?
答: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准、规、矩”是古代使用的测量工具。“准”是古代用的水准器。这在《汉书》上就有记载。“绳”是一种测量距离、引画直线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长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禹治水时,“左准绳”就是用“准”和“绳”来测量地势...

古代的测量工具是什么?不要现代的
答:禹治水时,“左准绳”就是用“准”和“绳”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比较地势之间高低的差别。“规”是校正圆形的用具。“矩”是古代画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古人总结了“矩”的多种测绘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测高、测深、测远,还可以画圆画方。一个结构简单的“矩”,由于使用时安放的位置不同,便...

在人类发明数字以前使用哪些方法技术的?
答:,最小的是“一”。一、十、百、千、万,各有专名。其中已经蕴含有十进位置值制萌芽。传说伏羲创造了画圆的“规”、画方的“矩”,也传说黄帝臣子倕[chui垂]是“规矩”和“准绳”的创始人。早在大禹治水时,禹便“左准绳”(左手拿着准绳),“右规矩”(右手拿着规矩)(《史记·禹本纪》)。

禹治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2)左准绳:左手持准绳,测量。(13)右规矩:右手持规矩,绘图。(14)载四时:携带四季仪器。(15)开九州:开发九州土地。(16)通九道:疏导九州河道。(17)陂九泽:修治九个大湖。(18)度九山:测量九州大山。(19)益予众庶稻:命令益分发稻种。(20)可种卑湿:适宜种植在低洼潮湿土地。(21)调有...

最早的绘图工具有哪些?
答:“规”字是手执规画圆的样子,“矩”字写作匚。汉代的许多画像砖石,绘有伏羲执矩、女娲执规的图像,从中可以看出古代规和矩的基本形制。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夏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反映了规、矩、准、绳作为测量和绘图工具在兴修水利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在“规”、“矩”的有关...

大禹治水
答:“左准绳,右规矩。” 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大禹治水“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琻。” 3.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许多,你能再列举几个吗?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位已高而意益下,禄已厚而慎不取”。他亲自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先后在期思、雩娄(今河南商城一带)...

三过家门而不入文言文
答: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译文: 禹于是就和益、后稷一起奉舜帝的命令治水。他们命令诸侯百姓发动劳役敷土运石,巡视山岳设立标志,平定高山大河。禹为先父鲧...

中国的斤,两,尺,寸,里是怎么定的?
答:夏本记》记载,尧曾命鲧治水,但鲧未能成功,以后舜又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完成治水工程。禹总结出其父治水失败的原因在于单纯地“堕高湮库”,筑堤堵流,于是决定采用堙塞与疏导相结合的做法,因地制宜,灵活处理水土之间的关系。《史记?夏本记》中称赞禹:“卑宫室,致费于沟淢……左准绳、右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