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打坐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在古代"为什么和尚每念一次经都要敲木鱼???

作者&投稿:芝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木鱼是“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2.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 木鱼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3.汉朝时期,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取经回来时经书被大鱼一口吞了,为讨还经卷,僧侣们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 后来鱼头敲烂了就用木头做成鱼头状继续敲

木鱼是随念,跟着木鱼声念佛.木鱼中空却出奇的响,也代表心空,心净了就能发出无比的智慧.

木鱼清磐,振醒尘寰。诵念经文时配合经韵而使用,经文的每个字都要落在木鱼的点子上。

寺院以及精舍念经的时候都不只是一个人。也就是念经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在一起念诵。为了念诵的整齐不混乱,有一个节奏来领导大众是非常重要,就好比划龙船要用击鼓来叫大家整齐划一是一个道理。

节奏,木鱼紧凑的节奏可以帮助驱散妄念,是修行法器之一。

和尚念经为什么要敲木鱼?~

和尚为何敲木鱼

“和尚敲木鱼”是句日常用语,然而倘问和尚为什么敲木鱼,则连和尚自己也说不清楚。《唐摭言》说:“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云:‘僧舍皆悬木鱼,何也?’答曰:‘用以警众’。白衣曰:‘必刻鱼何因?’长老不能答,以问卞悟师。师曰 :‘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这就算是自古至今最圆满的答案了。
其实,和尚敲木鱼原不是用以警戒自己,而是警醒木鱼。它的起源,与7千年前的一次海侵有关。
考古资料表明:距今7千年前,发生了一次叫做卷转虫式的海侵,使浙东平原成了浅海,杭嘉湖平原只剩下一小部分,太湖一线以东全被海水席卷,杭州市区是个海湾。海侵的结果,迫使原始居民一部分后退到会稽、四明、天台山,一部分迁散到浙西和江苏南部丘陵,一部分逃移到了海岛上。
当时的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海侵,就用想象和借用想象去观察、说明它,并口口流布代代相传,到战国的时候,经过一个叫列御寇的人的综合熔裁和再创作,就产生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粒光彩闪烁的明珠 ——《列子·汤问》。《汤问》说:在渤海之东的海岸上,原有5座神山,都是仙圣居住的地方。因为神山无根连着,所以时常随波飘荡。仙圣们很是担忧,就向天帝禀告,天帝命禺强带15只巨鳌,用鳌头把神山顶住,这五山才固定不动。而龙伯国有个特别高大的人,他抬起脚来只要走几步,就能踏遍五山。他来到这里,一下子就钓走了6只鳌,于是岱舆、员峤这两山沉入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古代的方位概念与今不同,《汤问》说的渤海之东,指的就是浙江海岸,所谓神山,就是会稽、四明、天台山以及由这些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陡落东海而再起的舟山群岛、嵊泗列岛,“仙圣之播迁者”就是创造史前文化的原始居民。与列子同时代的庄子,也说过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鳌的寓言,他们两人说的都是同一个内涵,秦、汉、晋、唐的许多名流文人都到这里来寻神山,并自称是钓鳌客。可见这次海侵影响之深远了。
《汤问》是海侵的产物。人们既然把沧海横流归罪于鳌鱼的失职和禺强的管束不严,于是就仿鱼雕木,来象征鳌鱼,并请那谈空说无的和尚,朝朝暮暮地敲打它,使它常备不懈,防止被钓。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而那脚踏鳌鱼背的观世音菩萨,则是木鱼的后起象征意义。她在印度,负的是观闻世间苦难之音,拯救众生普渡到极乐世界的使命,到中国以后,了解到民间对鳌鱼的关注,就多了管教鳌鱼的职务,没日没夜地站在鳌背之上。上面说的那位白衣,虽然开动脑筋好问,但没有追究到底,以致卞悟师的胡诌流传至今。(选自竺岳兵著《唐诗之路文化底蕴趣谈》)

僧人的每一个法器都有它的用途,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念经的时候都瞧木鱼,只有大家一起念诵,或者是为人做佛事的时候,念经才敲木鱼。一个字敲一下,这样大家念的整齐,不会有块有慢,在为亡者念诵的时候敲木鱼是要让亡者跟着一起念诵。电视里演的那个一个和尚拿一个木鱼大家一起念那个都是不对的,那样念经存属胡闹。我们每星期在寺院念经,只有专门领念的僧人才拿一个木鱼,大家都敲就乱套了。南无阿弥陀佛!!!

和尚打坐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答:1.木鱼是“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2.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 木鱼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3.汉朝时期,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取经回来时经书被大鱼一口吞了,为讨还经卷,僧侣们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 ...

和尚为什么要敲木鱼?
答: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和尚打坐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答: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

和尚敲木鱼是什么意思?
答:和尚敲木鱼是佛教传统中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也是一种传统佛教文化的象征。在佛教中,敲木鱼的同时诵经,既可以帮助和尚纠正心态,消除心理烦恼,也可以帮助在场的众生聆听佛法,以此净化自己的内心,消除杂念,进一步修行。和尚敲木鱼的意义也是在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警醒,保持清醒的心态,远离...

和尚为什么要天天敲木鱼啊?
答:其实,和尚敲木鱼原不是用以警戒自己,而是警醒木鱼。它的起源,与7千年前的一次海侵有关。考古资料表明:距今7千年前,发生了一次叫做卷转虫式的海侵,使浙东平原成了浅海,杭嘉湖平原只剩下一小部分,太湖一线以东全被海水席卷,杭州市区是个海湾。海侵的结果,迫使原始居民一部分后退到会稽、四明、...

敲木鱼有什么好处
答:详细解释:修行辅助:木鱼作为佛教中的一种法器,其声音能够帮助修行者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达到冥想的状态。在诵经、打坐时,敲击木鱼可以提醒修行者保持专注,不受外界干扰。舒缓身心:木鱼的敲击声悠扬而和谐,听起来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这种声音有助于消除心中的杂念,达到心灵的平静。文化熏陶:对于了解...

在家居士念佛时可不可以敲木鱼?
答:可以的,木鱼的作用,一是控制持诵经咒真言的节奏与速度,二是表法,鼓励佛弟子精进修行,因为古人不知道鱼的眼睑是透明的,以为鱼不睡觉,代表了勤奋。

在寺庙大殿里拜佛时,叩首的瞬间僧人会敲击某种类似于木鱼的东西,发出金 ...
答:一般大的寺院是不随便敲的,因为能敲磬的师傅的职务叫维那师傅,是让众人欢喜的意思,所以出家师傅们在大殿做功课时敲磬来领导大家唱念的板点整齐和开始或结束的信息。他方寺院方丈或德高望重的长老来礼佛时,才会由本寺方丈来敲磬,若本寺方丈不在家时由寺内八大执事或四大班首之一来代敲的哦。现在...

...戒尺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开始前在地上敲几下,打坐时有睡着
答:应该是戒尺,可能是管戒律的僧人。具体可以参考禅院静修规则或者书籍

为什么寺庙里面都要挂个鱼呢
答: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梆)和葫芦型铁板(云板)。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