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应充分前置——对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一些思考 浅谈如何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

作者&投稿:布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肖建红 牛俊强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摘要 通过分析地质资料汇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纳入项目进程中,并应充分前置,在项目初始阶段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资料汇交工作进行详细说明,便于后续工作的持续跟进。同时探讨了资料汇交在资料整理与成果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汇交 前置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质工作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载体[1]。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自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2003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颁布以来,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意识不断增强,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地质资料汇交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资料汇交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并完善。在此提出一些思考,希望对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有所助益。

1 资料汇交应纳入项目进程中

在资料汇交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项目资料汇交工作与项目工作明显脱节,且项目周期越长,脱节现象越严重。使得资料汇交形成“项目后”管理的模式,这必然导致资料汇交不及时等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资料汇交时间要求有关,汇交地质资料的时间通常要求在项目成果评审符合验收条件后、正式印发项目验收意见前。这就使得一些项目工作人员片面地认为资料汇交工作不着急,可以慢慢来,等项目结束后,再来进行资料汇交。对于一些周期短、资料少的项目,其弊端还不是很明显;但对于一些周期长、资料多的项目,其弊端就十分显著了,比如说对于一些周期3~5年的项目,姑且不说那些对项目涉足不深的人员,甚至于一些主要项目人员可能都记不清采取了哪些手段,获取了哪些资料,又有哪些资料达到了汇交要求,他必须从头开始清理资料,才能完成资料汇交工作,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同时也是不经济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此类项目不在少数,应加以重视。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要避免资料汇交工作与项目工作的脱节,应将资料汇交纳入项目的运行过程中,把资料汇交工作作为项目工作的一部分去实施,而不是将其当作项目结束后的一个独立任务。

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项目的每一分项工作所获取的各种数据资料,在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总结时,一定要按资料汇交的要求进行,要把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形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这样既可以完成资料的整理总结,又可以完成项目资料的归档化管理。

资料汇交工作不能拖后,一定要与项目工作同步进行,要把资料汇交作为一种项目资料规范化管理的手段,使资料汇交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项目。

2 资料汇交工作应充分前置

在进行地质资料汇交检查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汇交的地质资料,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信息不完整,格式不规范,文图不对应,纸电不一致等[2]

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部分归囿于资料汇交人员对资料汇交的相关格式要求不熟悉,有的甚至在汇交资料的时候才知道有相关的要求,临时抱佛脚,自然是错漏百出。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项目组人员对资料汇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资料汇交当作一项基本任务来抓,这体现在项目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多数项目在设计阶段,都会对项目工作方法进行细致设计,具体实施进行详细安排、组织管理、经费预算等都会详细说明,但对于资料汇交工作,仅规定了资料汇交的时间,至于汇交的要求、程序等均未涉及,这表明在项目初始阶段资料汇交工作就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设计中没有提及的工作是不是可以不做或少做呢? 这自然就使得资料汇交工作落到了“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尴尬境地。

要把资料汇交工作充分前置,在项目初始阶段(通常是设计阶段)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资料汇交的要求、程序、时间以及所依据的规程规范等要有详细的说明,以便后续工作的持续跟进,笔者认为这应该是解决资料汇交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资料汇交工作的前置不仅要体现在形式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在项目组织实施前,项目组在组织项目组人员学习各种技术规范、工作要求的同时,要学习《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2006〕210号)和《DZ/T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等资料汇交与报告编写等方面的规定,对每项要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后续的项目工作中遵照实施。

人们做任何事都有一种习惯,项目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编写自然也有种种习惯,各个单位、甚至每个项目组都有自己的习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熟悉,能将资料汇交和报告编写的要求形成一种习惯,那样的话资料汇交工作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项目人员的良好习惯是保证资料规范的基础,同时项目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将资料规范化纳入项目日常管理,加强检查与监督,比如在进行设计审查时应将资料规范化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进行项目中期检查、野外验收等工作时,应有专门的资料管理人员参与检查与验收等。

3 使资料汇交成为提高成果质量的助力

资料汇交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由于项目周期长、资料多,项目结束后进行资料汇交时感觉费时费力,有的人甚至把资料汇交工作当作一种负累,这一方面是由于汇交工作与项目脱节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对资料汇交工作认识上存在的偏差。

汇交地质资料是汇交人应尽的义务,如果只强调它是汇交人应当完成的一项任务,可能就会忽视资料汇交对项目工作的积极作用。

在资料整理方面,它可以帮助项目人员查缺补漏,提高资料完整性。资料汇交强调要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项目人员按照项目的目的任务、设计等对各项原始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整理过程中检查各项数据是否满足目的任务、设计等的要求、是否满足成果表达的需求,若发现有缺失或遗漏,应及时补充更正,确保资料的完整性,这样就为后续的资料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成果报告编制方面,资料汇交对成果报告有格式化要求,特别是对于插图、插表格式要求统一。格式化要求不仅使报告美观,便于阅读,同时对促进成果质量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对于引自其他成果的图件,若不加修改直接利用,不仅不符合归档要求,可能项目人员也不会过多地去关注、了解它,若根据资料归档要求进行统一编辑,编辑过程中项目人员就需要理解它,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修改,这样就能够加深对资料的理解,有助于项目人员的水平提高,使成果报告更为严谨,间接提高成果的质量。

4 结语

资料汇交工作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资料汇交不及时、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摒弃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即资料汇交是项目结束后的一项任务。要将资料汇交工作纳入项目进程中,资料汇交工作不能拖后,一定要与项目工作同步进行;要将资料汇交工作前置,在项目初始阶段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应对资料汇交工作进行详细说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设计书要求一步步实施。

同时探讨了资料汇交对项目工作的积极作用,如在资料查缺补漏、提高资料完整性、提高成果报告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议在国家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中加强资料汇交前置工作管理,不应局限于最终的资料汇交验收,应逐步形成与项目技术检查验收同步的资料验收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增铁.青海省馆藏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作的几点思考[J].地质资料动态与参考,2009,1(1).

[2]郑芳,张小兰.电子文档汇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处理[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2(1).



信息化条件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思考~

程琳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武汉 430022)
摘要 通过地质资料汇交实践,提出只有领导重视,在技术与政策上予以支持,资料管理人员通过创新和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完善汇交制度和标准,加大监督指导力度,才能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地质资料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扩大内需服务。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汇交管理 领导重视 业务素质 制度建设
地质资料是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资料已纳入信息化、数字化的轨道。面对新时期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发挥地质资料在地质工作和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成为一项首要任务。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搞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1.1 技术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勘单位将重心放在地勘项目上,对于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不太重视,存在设备老化,工作方法、技术落后等问题,致使汇交的地质资料质量一直不高。只有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在技术上予以支持,改善库房条件,配备高性能电脑,对资料管理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减少汇交地质资料的返修率,保证汇交质量。
1.2 保持资料管理岗位人员的稳定性
地质资料汇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资料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新手更需要老职工的“传、帮、带”。但各地勘单位该岗位人员流动性太大,年轻者不熟悉业务,无法尽快投入工作,致使资料汇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只有领导重视,保持资料管理岗位人员一定的稳定性,才能安定人心,促使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确保工作的顺利交接,保证资料汇交工作的连续性。
除此以外,也要求资料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宣传资料工作的重要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领导的重视,共同搞好资料管理工作。
2 全方位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汇交地质资料的质量,为了使资料管理人员适应新时期下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提高其业务素质。
2.1 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面对信息化时代资料管理工作的变化,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不仅要求资料管理和制作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更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制定新举措、提出新方法,才能跟上信息化的资料建设步伐,实现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新突破。资料管理和制作人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才能保持并继续提高创新能力。
2.2 全方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需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这要求资料管理和制作人员要懂得地质专业知识和资料管理业务,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地质制图、数据库建设等现代化信息技术;随着涉外地质项目不断增加,还需要加强外语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资料汇交管理工作。
2.3 增强保密意识,严防泄密事件的发生
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和黑客技术使得网络受到攻击的威胁越来越大,网络安全无法完全得到保障。因此,需要资料管理人员增强保密意识,做到所有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对于验收合格资料的电子数据导入服务器或刻录光盘入库,及时删除电脑上的留档,以避免资料涉密事件的发生。
3 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完善汇交管理机制
3.1 多渠道多手段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针对资料汇交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培训计划,资料馆每年对地质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对不断更新的制作软件进行培训。
实行资料管理人员准入制度。湖北省经过历年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2009年试行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人员上岗考核中,合格率达98%,既保证了后续汇交资料的质量,又保持了资料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对于汇交质量较差的单位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办法:①要求汇交人员现场进行修改,通过面对面的指导,即缩短了返工时间,保证了汇交质量,又提高汇交人员的业务水平;②到汇交单位进行实地业务指导,通过针对性的集中培训,提高汇交单位的整体地质资料汇交业务水平。
3.2 加大监督力度,制定奖惩制度
资料馆对每份汇交资料做到专人负责,跟踪到底。对汇交内容、汇交及返工时间、验收意见及存在问题的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给汇交人员,以便于其认识到错误,及时修改。对于未通过汇交验收的汇交人,不予出具资料汇交凭证。
制定奖惩制度,每半年对汇交质量进行统计,对于汇交质量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于汇交质量差、返工次数达到3次以上、返工周期超过一个月的汇交人及编制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列入地勘资质年审的重要内容;逾期拒不按要求修改补充的,主管部门将依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1],以引起各汇交人对资料汇交工作的重视。
3.3 完善资料汇交标准规范
为全面提升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我国已经颁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和规范,内容比较详细、具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实际汇交验收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汇交资料齐全性。对于汇交的地质资料是否与评审汇交的资料一致、是否漏交资料的审核权,无相关规定予以确定。②国土资源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不断推出与资料管理相关软件,但有的软件相互重复,却无相关规定予以确定适用哪一种软件。软件更新和技术支持薄弱,无法满足汇交要求。③对于附图汇交质量虽然规定了“纸电一致,图上地质体的颜色应与图例保持一致,不得出现丢色、变色、严重偏色”,但无具体规范作为标准,致使汇交验收人员对规范要求无从把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进行社会化服务单位的积极性,影响了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
资料主管部门应根据地质工作的开展,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资料汇交管理机制,明确权责、细化汇交标准、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确保汇交地质资料的质量。
资料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完善资料管理相关制度,各级部门部位重视资料工作,资料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探索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新路,才能使资料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湖北省国土资源办公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通知.2008

陈 飞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资料室)
摘 要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目前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如何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汇交 管理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做好地质调查或矿区勘查的重要依据。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是为了实现资料的利用和社会化服务,而地质资料服务和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反映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成果。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地质资料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工作迎来了新挑战,对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现状
我国先后出台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49 号令)、《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16 号令)等法规及规章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质资料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地质资料行政管理部门,及国家级、省级、行业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库房及保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地质资料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衔接不够,导致经济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的地质资料没有被充分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相对薄弱。
2 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
2.1 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体制建设
全国地质业务支撑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省(区、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严重落后,主要原因是资料馆现有工作人员素质差,数量少,不利于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随着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求明确指出省(区、市)应设立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或科室,建有实物地质资料库房,这对省级馆藏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各级部门建立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就需要有相应工作的人员编制。而建立馆藏机构、解决人员编制,仅靠国土资源部的一个《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发 [2008]8 号)是难以落实的,这也是当前很多省馆所面临的问题。近期,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国土资储函 [2012]7 号),同样对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监管
丰富的馆藏内容是地质资料服务的基础。然而,丰富馆藏内容并不是一味地求数量。事实证明,质量才是关键所在。目前大部分的地质资料编制仍是由有资质的地勘单位负责,当前出现的汇交质量问题,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质资料编制过程中,如何加强监管,保障地质资料汇交质量?有部分地质资料存在造假问题,如何提升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矿业权人急于拿到评审备案,其委托的地勘单位汇交的地质资料并未通过验收,如何处理?部分地勘单位汇交的地质资料经检查拿回去修改后一直不汇交怎么办?更有部分单位汇交的地质资料完全不符合标准,等着资料馆工作人员帮忙修改,如何解决?
正如前所述,地质资料编制仍是由有资质的地勘单位负责,那么如何把关地质资料汇交质量,可以在地勘单位年度考核时,把地质资料汇交质量与其考核制度挂钩,从而与其资质挂钩。还可以在立项时列入地质资料汇交的经费,在地质资料验收不合格时,不给予项目结题。在评审报告时,对相关数据、材料进行核实,保障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等。如今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日益突出,对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其他业务方面的要求。
3 几点建议
3.1 加强规划,统一标准
以制定馆藏机构建设标准和管理技术标准为手段,统筹规划,推进地质资料管理标准化建设,形成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软、硬件环境,实现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标准化;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立完善的、全国统一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体系。
3.2 完善法律法规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范围,提高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可操作性。
3.3 强化汇交管理
进一步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扩大地质资料汇交覆盖面的同时,保障地质资料汇交质量。
3.4 推进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
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运行和维护,重视地质资料汇交的时限和质量,实现汇交的全覆盖,促进馆藏的及时更新和补充。推进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由成果地质资料向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扩展。开展全省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与利用方式的调研,提出工作方案与建议,逐步推进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试论地质资料汇交要求与验收规范
答: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办法,1958年地质部出台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暂行办法》、1977年国家地质总局出台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办法补充规定(试行草案)》,以及1989年地矿部出台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则对地质资料汇交要求做了较详细具体的规定。例如1989年《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

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答:四、除本条以上一、二、三项规定外的其它属于汇交范围的地质资料,向工作所在省(区、市)地质资料处(馆)汇交一式四份,其中二份由省(区、市)地质资料处(馆)转送全国地质资料馆。如地质工作地区跨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区、市)时,除向主要工作地区的省(区、市)地质资料处(馆)汇...

浅谈如何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
答: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做好地质调查或矿区勘查的重要依据。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是为了实现资料的利用和社会化服务,而地质资料服务和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反映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成果。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地质资料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工作迎来了新挑战,对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提...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答:(一)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构 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构是统一管理全国各种地质资料的国家机关,是国家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一级机构,主管全国地质资料汇交工作;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负责对省级地质资料管理机关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归口管理全国地质资料馆业务;并协调、指导地勘行业有关部门地质...

贯彻实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措施建议
答:2.1 实物资料管理意识淡薄,统一汇交困难 长期以来,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地质工作单位,对实物资料保管意义与利用价值认识不足,在地质成果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忽视实物资料管理工作——在管理方面,法规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力;在基层单位,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致使大部分单位的实物资料管理工作有名无实。此外,由于利益关...

湖北省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
答:(一)每年一月底前汇交义务人向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当年地质资料汇交项目计划,经汇总后报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并通报全省各汇交单位;(二)凡未列入当年汇交项目计划,又应在当年汇交的,由汇交义务人在项目工作结束前40日内到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汇交项目补充登记;(三)因故需要变更汇交时间的,...

服务为本—推进江苏省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
答:没有地质资料的汇交,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江苏省地质资料馆现保存的各类成果地质资料有 6000 余种,每一种资料一般都有数十件,多则上百件,而每一件地质报告的文字量一般数万字。这些浩瀚的地质资料,内容丰富,信息海量,是国家宝贵的信息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最大效益。地质...

贯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做好海洋地质资料汇交
答:地质资料的积累和提供利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地质工作资金的重复投入有重要意义。国务院于2002年颁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对地质资料的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完善了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制度;确立地质资料的公开利用制度;强化了对地质资料汇交人权益的保护制度。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是地质矿产业...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要求
答:(3)负责接收、验收实物地质资料的馆藏机构,应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限内,到汇交人暂时存放实物地质资料的场所筛选、验收汇交人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并按以下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对验收合格并能在法定时限内移交实物地质资料的,应同汇交人办理资料移交手续;对验收合格但未能在法定时限内移交...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工作
答:省级馆藏机构严格按照国土资发2006[210]号文件及相关标准要求对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均合格的成果地质资料可以通过验收(图1),给汇交人出具汇交合格证书,将报告整理后省级馆藏机构保管一套转交全国地质资料馆一套。图1 地质资料汇交流程图 2 关于汇交工作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2.1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