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题目

作者&投稿:祗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50元,商品甲按30%的利润定价,商品乙按20%的利润定价。后来应顾客要求,两种商品按定价的9折出售,仍获利33.5元。问:甲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解:设甲成本X元,乙成本250-X元.
[130%*X+120%*(250-X)]*0.9=250+33.5
求得X=150
答:甲成本为150元.

2。甲书架上的书架是乙书架的4/5,从甲书架取走10本,乙书架取走8本,则甲书架剩下的书是乙书架剩下底/7。甲.乙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设乙书架有书X本,则甲书架上的书就有4/5本,列方程得
4/5X-10=5/7(X-8)
解方程得X=50,则4/5X=40
乙书架有书50本,甲书架上的书就有40本

很好

33.5 9折利润 全利润有 X剩以90%=33.5得X=335/9 在设甲成本为Y 乙的成本为Z 可列方程0.3Y+0.2Z=335/9 Y+Z=250 解个方程组就可以得出Y=-115/9 如果没对的话 那就是 只卖了1种书 Y*0.3*0.9=33.5 直接得Y=33.5/0.27 卖 乙有 得Y=250-Z Z=33.5/0.18

奥数题目~

设舅舅步行的速度与小车的速度为x,y,则小勇的速度为5x
15y=15*5x+10x+10*5x
x:y=1:9

客、货两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35千米,货车中途因修车停留半小时,共经历4.5小时两车相遇,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相遇时客车所走的路程是 68X4.5=306(千米),
货车所走的路程是35X(4.5-0.5)=140(千米),
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06+140=446(千米)

一汽车从A地去B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返回时因空车每小时行60千米,往返共用7.5小时,求A、B两地的距离。
设AB两地的距离是X千米,则有
X/40+X/60=7.5
解方程可得X=180千米

轮船上所带燃料最多可用9小时,顺水时每小时行15千米,逆水时轮船每小时行12千米,轮船最多行多少千米就要往回开?
设轮船最多行X千米就要往回开,则有方程
X/15+X/12=9
解得X=60千米

A、B、C三地在一条直线上,A、B两地相距1000米,甲、乙两人从A地同时向C地行走,甲每分钟35米,乙每分钟走45米。经过几分钟B地在甲、两人的中点上?
设经过X分钟后B地在甲乙两人的中点上,因为乙比甲的速度快,所以乙先经过B点向前走,而此时甲还未经过B点,但他们所走过的路程总和是1000X2千米。则有方程
(35+45)X=1000*2
解方程可得X=25分钟

数学题目
答:实际每天修的米数是计划的1.25倍。实际用多少天完成? 14。绿化队植树,计划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植树240棵,7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植树任务。实际比计划每天多植树多少棵? 15。某街道居委会慰问军烈属,给他们送去红糖和白糖。每到一户送去2袋红糖和5袋白糖,送到最后一户时,红糖正好送完,还剩下10袋白糖。已知带...

求一些奥数题。。。
答: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裤子:(185-5)÷(2+1)=60(元);上衣:60×2+5=...

数学题目
答:3、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从多的袋子里取出4个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袋子里的糖的粒数相等? 4、书架的上层有25本书,下层有27本书,爸爸又买回10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 四年级应用题2 1、电视机厂装一批电视,每天装8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

都是小学质数和合数的数学题目
答:1.有四个不同质因数的最小自然数是多少?分解质因数。2*3*5*7=210 2.用0.1.6.8可以排成哪些四位数,这些数中,哪些既能被3整除又有质因数7,而且还是9的倍数。1068 1086 1608 1680 1806 1860 6018 6081 6108 6180 6801 6810 8016 8061 8106 8160 8601 8610 既能被3整除又有质因数7:16...

数学问题,在线等
答:(1)在1-10这10个自然数中,每次取两个数,使得所取两个数之和大于10。共有多少种取法?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 对于数字1来说,只能是1和10这两个数。对于数字2来说,可以是2和10,2和9 。 2种 对于数字3来说,可以是3和10,3和9 ,3和8 。 3种 对于数字4来说,可以是4和10,4和...

一二年级找规律填数字
答:二、识别递增或递减模式 找规律填数字题目的常见模式是递增或递减。递增是指数字按一定规律逐渐增加,而递减则是指数字按一定规律逐渐减少。学生需要学会识别这些模式,以便更好地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三、学习使用计数和比较方法 解决找规律填数字题目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使用计数和比较的方法。学生需要学会数出...

【思维训练】按规律填数
答:(4)198,297,396,(),();(5)3142,1423,4231,(),();(6)1,3,4,7,13,21,(),()。解答:这六道题目,总体来说非常简单的。每个题目的规律都不相同。(1)35,(32),29,26,(23),(20);从29与26的关系,我们猜测可能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小3,那么,...

大学数学题目
答:高等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函数f(x)=的定义域是 A、[-1,1] B、(-2,2)C、(-∞,-1)∪(1,+∞)D、(-∞,+∞)2、下列函数中既是有界函数又是偶函数的是 A、xarcsinx B、arctgx C、x2+1 D、sinx+cosx 3、函数y=ex-1的反函数是 A、y=...

一年级数学第几数学题
答:一年级数学第几数学题的答案如下:从左往右数,小华是第几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是第几个?从左往右数,小芳是第几个?从右往左数,小李是第几个?从左往右数第几,这个问题是要求我们从队列的左侧开始数,数到某个特定的位置或物体。这意味着,从左侧开始,第一个位置是1,第二个位置是2,依...

数学题目
答:设n为10000a+1000b+100c+10b+a,其中a,b,c为0,1,2,3,4,5,6,7,8或9 2a+2b+c=k=36 36=2a+2b+c<=2a+27 所以a>=5 n为平方数,所以末位数字a只能为1,4,5,6,9 所以a=5,6或9 1.若a=5,则b=2(因为n为5的倍数,则n的算术平方根的末位是5,那么n的末两位为2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