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

作者&投稿:终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图中所示,各字母表示的物质分别为:
b.O2
c.ATP
d.ADP
e.NADPH
f.C3
g.CO2
h.C5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 :2份酒精 :1份丙酮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
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 .von .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⑴、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暗处数小时,耗尽其营养。
⑵、遮光处理——绿叶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
⑶、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
⑷、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暴光的一侧边蓝绿色。
14、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 .Ruben)卡门(M .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氧气来自水。
⑴、同位素标记法三要点:
①、用途: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②、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发出射线,可以用仪器检测到。
③、特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不影响细胞的代谢。
⑵、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
⑶、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H218O,另一组提供C18O2。
⑷、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
⑸、结果,只有提供H218O时,植物释放出18O2。
15、卡尔文循环——卡尔文(M .Calvin,1911——)实验
⑴、用14C标记CO2得14CO2
⑵、向小球藻提供14CO2,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
14CO2 —→14C3—→14C6H12O6
⑶、结论:
16、光合作用过程
⑴、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
⑵、光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一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分解水,产生[ H ]和氧气;生成ATP。
③、场所: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
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
⑶、暗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②、主要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生成三碳化合物;[ H ]做还原剂,ATP提供能量,
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有机物和水。
③、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④、能量变化:活跃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⑷、过程图(P-103图5-15)
二、应会知识点
1、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峰(P-99图5-10)
2、叶绿体结构(P-99图5-11)
⑴、具有内外双层膜。
⑵、具有基粒——由类囊体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3、化能合成作用
⑴、概念:指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⑵、典型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
⑶、硝化细菌:原核生物,能利用环境中氨(NH3)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或硝酸(HNO3)释放的化学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
⑷、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是自养生物

向左转|向右转根据上图来进行分析(1)降低光照会影响光反应,使得[H]和ATP减少,这样的话,就阻碍了三碳化合物还原反应的进行,那么C3增加,糖类减少,形成C5的途径(虚线部分)由于被阻断,同时二氧化碳供应不变,CO2固定反应照常进行,则C5减少。(2)增强光照也会影响光反应,但是使得[H]和ATP增加,这样的话,就促进了三碳化合物还原反应的进行,那么C3减少,糖类增加,形成C5的途径(虚线部分)由于被促进,同时二氧化碳供应不变,CO2固定反应照常进行,整体上就表现为C5增加。(3)光照不变,则光反应的速率是一定的,产生的[H]和ATP也是一定的,但由于减少了CO2的供应,减慢了CO2固定反应,使得C3减少,这样又致使C3还原反应被抑制,[H]和ATP就会有剩余,表现为增加,同时由于合成糖类的速率减慢,则糖类的含量会减少,C5由于不能大量参与到CO2固定反应中,所以会大量积累。(4)光照不变,则光反应的速率是一定的,产生的[H]和ATP也是一定的,但由于增加了CO2的供应,加快了CO2固定反应,使得C3增加,这样又加快了C3还原反应,[H]和ATP就会大量消耗,表现为减少,同时由于合成糖类的速率加快,则糖类的含量会增加,C5由于大量参与到CO2固定反应中,所以会大量消耗。

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
答: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7、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 前者...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答: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目录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
答:⑴、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⑵、光反应: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一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②、主要反应: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分解水,产生[ H ]和氧气;生成ATP。③、场所: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⑶、暗反应 ①、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二阶段...

生物必修一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答:光合作用,通常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尽管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不算长,但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高中必修1生物 光合作用
答:(2)增强光照也会影响光反应,但是使得[H]和ATP增加,这样的话,就促进了三碳化合物还原反应的进行,那么C3减少,糖类增加,形成C5的途径(虚线部分)由于被促进,同时二氧化碳供应不变,CO2固定反应照常进行,整体上就表现为C5增加。(3)光照不变,则光反应的速率是一定的,产生的[H]和ATP也是一定...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有关重要内容
答: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归纳: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答:叶片发黄,影响光合作用,过多时,易倒伏;缺乏磷时,蛋白质合成受阻,抗性降低;钾影响糖类的合成和运输,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是各种酶的辅助因子等等。化能合成作用是另外一种自养型生物的代谢类型,如硝化细菌,称为化能自养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称为光能自养型。简单掌握就可以。【能量之源——光与...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公式
答: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高一必修一生物,请解释以下光合作用的图像,谢谢
答:因此D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图甲中D点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说明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过了D点以后,由于有些有机物被消耗变成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3)B点与D点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也就是乙图中二氧化碳进入细胞大于出细胞的图示。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知识点总结
答:六、化能合成作用 概念: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