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

作者&投稿:广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光合作用就是光能合成作用,是指含有叶绿体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旧称暗反应)。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光合作用知识点
  1、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3、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4、叶绿体的酶

  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5、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7、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

  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进行较慢,所以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

  8、在光合作用中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的合成率也降低。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
  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

  6H2O+6CO2+阳光→C6H12O6(葡萄糖)+6O2(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化学反应式12H2O+6CO2→C6H12O6(葡萄糖)+6O2+6H2O箭头上标的条件是:酶和光照,下面是叶绿体)

  H2O→2H++2e-+1/2O2(水的光解)

  NADP++2e-+H+→NADPH(递氢)

  ADP+Pi+能量→ATP(递能)

  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C5糖(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C3(一部分)→C5化合物(C3再生C5)

  C3(一部分)→储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有的还生成脂肪)

  ATP→ADP+Pi+能量(耗能)

  C3:某些3碳化合物

  C5:某些5碳化合物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注:因为反应中心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后,叶绿素a激发出了一个电子,而旁边的酵素使水裂解成氢离子和氧原子,多余的电子去补叶绿素a分子上缺的。产生ATP与NADPH分子,这个过程称为电子传递链。
  光合作用练习题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光

  D、叶绿体

  3、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D、便于用碘液检验

  4、“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②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5、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光

  B、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

  C、光、水、氧气

  D、光、叶绿素、二氧化碳

猜你喜欢:

1.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笔记

2.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总结

3.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4. 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与呼吸知识点

5.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

~

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详细知识点〔生物必修一〕
答:1、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3、影响光反应的因素。4、呼吸作用类型及其实验证明(探究)5、有氧呼吸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计算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叶绿体和线粒体间的关系)8、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关于光合作用的总结和解析,比如C3增加时别的物质怎样变化...
答:…首先是光反应阶段: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叶片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吸收光能将水分解〔这叫做 水的光解 是通过激发电子实现的 具体不说了〕生成氧气和还原氢〔H〕还有一些能量〔ATP〕其中氧气供给细胞线粒体有氧呼吸或释放到空气 〔H〕和ATP参加下一步反应,至此 光反应结束。 再来说暗反应:...

高一必修一生物,请解释以下光合作用的图像,谢谢
答:因此D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图甲中D点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说明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过了D点以后,由于有些有机物被消耗变成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3)B点与D点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也就是乙图中二氧化碳进入细胞大于出细胞的图示。

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通常会考些什么
答:有氧呼吸第几步发生了什么 目标产物是什么 发生的场所 哪些细胞发生 哪些发生无氧呼吸 哪些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哪些产生乙醇 还有式子要会默写 注意条件 光合作用注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进行了哪些变化 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它们俩发生的场所 暗反应间物质的转化 碳三.碳五之间的平衡关系 哪些细胞发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 的增加而增加. 化能合成作用: ①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硝铁硫”即 细菌、 细菌、 细菌. ②化能合成作用的实质: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化学能),把CO2等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③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

高一生物必修一计算知识点
答: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虽然大部分知识是让记忆的,但是还是有计算的,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一计算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计算知识点 一、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二、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 1.实际(真...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怎么学?
答:高中生物必修一:如何轻松掌握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一中,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无疑是两大核心板块,然而,面对众多知识点的交织和易混淆的细节,如何高效掌握它们呢?关键在于理清知识脉络和构建清晰的理解框架。首先,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思维导图是个强大的工具。它能帮助你梳理出这两个...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总共62点,高一生物必修一详细知识点总结,好的话,+分哦O(∩_∩)O~1 脂肪只是脂质里面的一类物质,脂质除包括脂肪以外,还包括类脂和固醇。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类脂的一种,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2 能合成多糖的场所:叶绿体——淀粉;高尔基体——纤维素;肝脏和肌肉——糖元;内质网一一—糖蛋白...

高一上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很多同学对生物可能不是很懂,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生物,同时又想学会生物,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 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

必修一生物 光合作用小问
答:1、D 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两种光线被吸收后光谱会出现黑带。2、B 增大昼夜温差可以提高产量,这是因为夜间低温,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3、C 呼吸作用中的H还原氧气释放能量,光合作用中H还原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