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本身就是佛呢?

作者&投稿:愈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弥陀佛,师兄好,佛即是觉悟者的意思,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心”这个概念在佛法中含义很多,不同的地方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初学的话暂且理解为心识这样的意思就好了,未来慢慢学习会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

末学之前了解一些道教,也读过《道德经》,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关于“佛”和“道”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相似的地方很多,但是并不是相同的,如果题主真正了解两者后,基本是不可能两个都信的,所以谈不上什么可不可以了。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即随着自然本身去走,按照事物原本的运行去做事,一切符合“道”,最终了解到自身与道是一体的,无论做什么都符合道。听上去是不是和佛家的“随缘”“不执着”很像?(“缘”这个字很多人有误解,初学的话可以把这个字理解为“条件”,即结果产生的次要原因,因缘就是原因和条件,深入学习后或许还会对缘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随缘”和“不执着”并不完全是让事物自然发展,如果让事物自然发展就是随缘,就是不执着,那为什么要执着一个“自然发展”,执着一个“道法自然”呢?为什么攀一个“自然”的缘呢?

所以,佛法说的不执着,其实是要把执着和不执着都放下,放下也要放下,因为执着于“不执着”仍然是执着。最终的境界是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众生与佛,是同一不二的。烦恼即是菩提,众生即是佛。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一直强调不执着呢?这难道就不是执着于不执着吗?其实这是有一个修行次第的,人总要先会爬才能学会走,然后学会跑,学会跑以后就可以抛弃最开始的爬了。修行是一步步放下执着,达到上面彻底放下的境界往往要很久,菩萨都会有无明的,真正彻底做到能够“放下”的,只有佛。(之所以带引号是还是因为不要执着于放下)。

正因为上述的原因,真正的佛法其实是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因为只要一开口,就会又陷入执着,佛说的佛法,正如给我们指月亮的手指,而真正的佛法,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所以才会有“不可说”这句话,也会有了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阿弥陀佛

这是佛祖成佛那一刻看到的真相呀,佛祖发现,我们众生都有成佛的本性,只不过因为贪婪执著盖住了,所以还是一些“痴迷着的佛”,需要通过修行使得自己成为真正的佛。所以佛祖就有感而发“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

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本身就是佛呢?
答:阿弥陀佛,师兄好,佛即是觉悟者的意思,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心”这个概念在佛法中含义很多,不同的地方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初学的话暂且理解为心识这样的意思就好了,未来慢慢学习会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末学之前了解一些道教,也读过《道德经》,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关于“...

法师讲我们凡夫本来是佛,是不是说我们每个人及每个众生以前都曾经是佛...
答:凡夫本来是佛,指的是我们每个人本身都具有发现自己、觉察自己行为的本能,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佛心。但是因为各种无明烦恼的蒙蔽,使我们经常生出各种妄念,做出各种妄行,给自己带来各种烦恼和困苦。当我们重新开始觉察、觉悟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世界上真的有佛吗,佛又是什么呢?
答:一、佛是什么?佛是觉悟者,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的佛性就是自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佛,只是被五欲六尘所蒙蔽,所以佛性才显现不出来。人的佛性就是自性,自性也就是佛性,所以才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是佛。六祖坛经中,六祖慧能师从五祖弘忍禅师,六组给慧能讲解《金刚经》...

我们本来就是佛为什么还要视师如佛?
答:法王说:“修学密乘(尤其是无上瑜伽密)中有一个主要的本尊瑜伽法,就是将整个世间看成佛的坛城,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佛。此时在这种每一个人都是佛的情况下,上师反而不是佛,这岂不是既荒谬又可笑吗?”故“视师如佛”不论在显在密均有别于宗教神权规条,而是调心修持的方便。(二)佛如是说:...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
答:从本性来看,见证了你的佛性加上你的应用,也就是说你在人间做任何事情时,做佛菩萨的事情时都是功德。要记住:人转世投人了,如果这个人具有佛菩萨的佛性,而且证悟了佛菩萨的佛性,然后又实践了佛菩萨的佛性,就是功。什么是德?德就是平等,一个人有了平等心,他才能散发出大慈大悲的光。...

什么是佛?为什么要学佛?学佛有什么用?
答:第一种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佛。为什么呢?因为佛陀不是神仙,而是一个人,只是他的慈悲与智慧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所以叫佛,因此可说佛在心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第二种理解是较深的理解。我们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汉语所说的“光明”。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就是这个佛性。无论已经证悟的人,还是没有证悟...

为什么不能一人成佛,所有众生都能成佛?见到真如本体的作用是什么呢?
答:所以还说什么“一人成佛,所有众生都能成佛?”在佛的眼里,当然所有众生都是佛,你以分别心来看,自然有成佛与不成佛。你说真如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那么人的生生死死是不是生灭?其实是相有生灭,性无生灭,因为相本身是虚妄的,如空中花,如第二月,但是性是真的,能现相故。你在相...

我们是凭什么就判定某某人就是某某佛菩萨的化身呢?比如说善导大师是...
答:现在我们常常听说,这是什麼佛再来,那是什麼菩萨再来。古时候有,古时候人家一说出来马上就走。古时候真有,像永明延寿大师,他不是自己告诉人,是别人说出来的,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身分一露他老人家就圆寂,这是真的。弥勒菩萨就是布袋和尚,这是出现在我们中国南宋时候,出现在浙江奉化,他是...

心理学:佛系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答:他们之所以表现出佛性三无,是因为对这件事本身真的不感兴趣。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行动中显得非常积极有成效。他们身怀目标责任,自律性极强。但是,对于那些无助于实现目标的其他“琐事”,他们则表现得“麻木不仁”、“兴致全无”。所以“佛系”这种心态好不好,就看你是否有一个目标和原则。如果你是...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啥意思?
答:你们是徒弟啊,师父现在讲佛法讲得这么高深,师父讲的这些东西,你们要明白,不明白坐在这里干什么?行为与佛菩萨非常符合,也就是说,我们在人间讲话要讲菩萨的语言,脑子里要思维菩萨,行动上要跟菩萨做得一样,这样你就证实了佛菩萨的存在。就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佛菩萨,因为你们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