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方法

作者&投稿:地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为小学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学管理的思路、手段等内容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的质量,更影响到我国下一代的成长。教学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和发挥各种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教育条件,高效地实现教育管理的过程,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小学教学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小学教学管理方法

  1 .先进的教学管理观

  先进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才能将学校管理好,才能使学校健康、和谐地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才能使学校的工作处于良性循环。因而在管理上要摆脱传统的家长式管理,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理”上,理顺学校的各种关系;建立科学的、规范的、人性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成长平台,促使教师成才。要把握好管理的“度”,做到“三宽”(宽松、宽容、宽厚),“三严”(严格、严密、严明),使管理者严而不失机械,宽而不失散漫。在作风上领导要以身作则,树立“领导就是实干,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使制度成为被管理者的自觉行为,真正从内心接受学校的管理,从而达到“不治”而“自律”的境界。同时也要充分发扬民主,使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全校一盘棋”的观念。学校的工作如同一盘棋,教师就是这盘棋上的棋子,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管理者就要从全局出发,从每个教师的特点考虑,做到知人善任,让每一个人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优点,同时还要努力协调好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为学校的发展尽一份力,共同推进学校的工作。

  2 .独特的教育文化观

  教育是事业,教育更应形成文化。只有实现教育文化的精品化、特色化、系统化发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办学品味,才能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飞跃。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创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领导必须具有强烈的特色文化意识和观念,把学校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活动都看成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和积累,都作为一种创造特色文化的手段和举措。

  3 .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学生的发展不单纯是学生成绩的提高,还包括道德素质、智育素质、生存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造、学会劳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生活、学会健体。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把教育质量狭义地定义在学生成绩这一量化指标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学校成了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厂,使教师成了培养考试机器的工人,影响了学校办学理念的进步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使教育走入误区。而新时期的管理者,则应该彻底摒弃这一错误的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学校先进、规范管理提供决策上的支持。

  4 .动态的教育评价观

  学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潜质。这就决定了教育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发展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因而管理者要有动态的教育评价观,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建立一种由多种评价体制和标准组成的教育评价体制和标准去引导教育的多纬度发展。为教师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从而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潜质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适合自身条件的前提下得到全面发展。

  5 .管理的革新理念观

  校本管理是当代学校管理改革的潮流。由于受“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制约,小学校普遍缺乏校本管理的传统与实践经验,校本管理制度化运作仍需一个渐进的实现过程。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校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这又为校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应立足我国学校的现实基础,借鉴西方的校本管理,促进我国小学管理的革新与发展。

  6 .营造宽松和谐教育观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据此,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信条: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坚持团结的原则,一个集体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希望,很重要的是看这个集体是不是一个团结的集体。领导与领导的团结、领导与教师的团结、教师与教师的团结。我将来不论是成为中层领导还是继续当我的普通教师,我都将坚持一个原则,即对人对事的评价坚持就事论事,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对领导、对同志们坦诚相待,以诚相见,同事之间可以就某些问题、观点有不同意见,可以有正当的争论,但这种争论应该是积极的、有益的,不能把它们有意无意的扩大,影响团结,进而影响工作大局。只有团结、和谐、民主才能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答:第五,教师要学点心理学,这样既可以了解课堂上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也可以根据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采取更恰当的处理方式。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第一、管理的前提,课前老师要备学生 备学生不只是备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要备对学生的管理,老师要事先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课...

校长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答:启动学生自信,从让每个学生自己能做一件事做起,让学生在某一点上取得成功,来实现持续的成功。五是转变全优才为优秀生的看法为单科优秀也是优秀生。在教学管理方面不仅要加大单科优秀生的成绩在教师业绩考评中的权重,而且将音体美这些学科的特长生也视为优秀生。观念的转变会使教师们认识到只有缺少方法...

做好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答:课始问候时,师生双方精神饱满、行动整齐,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反之,疲疲沓沓、参差不齐,必然影响教和学的情绪。 做好课堂教学管理策略3 (一)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1、尊重学生、表扬为主。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用上激励性的语言:“老师喜欢专心听讲的同学,我...

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答:五个方面,让校长做好教学管理:1、听课要“勤”作为校长,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一起研究、设计最优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反馈信息,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使教与学合拍,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工作中,校长要把听课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对待,在“勤”字上下功夫,...

小学教育的有效管理方法
答:学生只有通过认真学习,才能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学习中获得各种技能。教师在进行对学生的学管理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学生知道了如何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教的质量,实现好的管理。在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他们要学的各种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在进行教学中,...

小学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答:小学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一、重视学习,革新观念,提升理念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局面,本学期,我们加强了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倡学后反思,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从而...

如何加强学校教学管理
答: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提高效能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承担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基本环节。 如何加强学校教学管理3 一、办学观念新,办学思想明 教学是...

怎样加强教学管理
答:2、建立和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明确职责范围,发挥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3、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4、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工作改革。5、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6、加强教务行政管理工作。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论的原理与方法,...

教育管理学的方法
答:关于教育管理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迄今并没有一个绝对理想的分类。不过一般而言,以下几种方法是值得推荐的。1.文献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很多教育管理学著作都把文献分析作为教育管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的确,除了直接来自于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外,许多研究必须通过文献...

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答:要管好教学工作,就要抓好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过程可分为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查考试等五个基本环节,这五个基本环节抓好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就有保证。抓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校长要加强对备课工作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