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车相遇问题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两车相遇问题的解答公式是怎么样的

作者&投稿:贡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1.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2.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 和-一倍数=另一数.

  3.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

  4.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5.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6.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7.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8.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9.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相遇问题公式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4、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5、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的速度

6、甲的路程=相遇路程-乙走的路程



相遇问题的解题技巧

1、在处理相遇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时二者发生关系那一时刻所处的状态。

2、在行程问题里所用的时间都是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非常重要)。

3、无论是在哪类行程问题里,只要是相遇,就与速度和有关。

4、解题抓住2大要诀:

(1)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运动方向(相向),出发地点(两地),出发时间(同时、先后),运动路径(封闭、不封闭),运动结果(相遇)等。

(2)要充分运用图示、列表等方法,正确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理解题意,迅速的找到解题思路。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仅供参考: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
(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 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 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
=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或8×8+7=64+7=71(个)(答略)
(2)两次都有余(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士兵背子弹作行军训练,每人背45发,多680发;若每人背50发,则还多200发.问: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弹多少发?”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发)
或50×96+200=5000(发)(答略)
(3)两次都不够(亏),可用公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将一批本子发给学生,每人发10本,差90本;若每人发8本,则仍差8本.有多少学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够(亏),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5)一次有余(盈),另一次刚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略)
【鸡兔问题公式】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鸡.
解二 (4×36-100)÷(4-2)=22(只)………鸡;
36-22=14(只)…………………………兔.
(答 略)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
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
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个)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个)(答略)
(“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
〔(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例如,“有一些鸡和兔,共有脚44只,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共有脚52只.鸡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鸡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植树问题公式】
(1)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间隔数+1=棵数;(两端植树)
路长÷间隔长+1=棵数.
或 间隔数-1=棵数;(两端不植)
路长÷间隔长-1=棵数;
路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路长.
(2)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
路长÷间隔数=棵数;
路长÷间隔数=路长÷棵数
=每个间隔长;
每个间隔长×间隔数=每个间隔长×棵数=路长.
(3)平面植树问题:
占地总面积÷每棵占地面积=棵数
【求分率、百分率问题的公式】
比较数÷标准数=比较数的对应分(百分)率;
增长数÷标准数=增长率;
减少数÷标准数=减少率.
或者是
两数差÷较小数=多几(百)分之几(增);
两数差÷较大数=少几(百)分之几(减).
【增减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长率÷(1+增长率)=减少率;
减少率÷(1-减少率)=增长率.
比甲丘面积少几分之几?”
解 这是根据增长率求减少率的应用题.按公式,可解答为
百分之几?”
解 这是由减少率求增长率的应用题,依据公式,可解答为
【求比较数应用题公式】
标准数×分(百分)率=与分率对应的比较数;
标准数×增长率=增长数;
标准数×减少率=减少数;
标准数×(两分率之和)=两个数之和;
标准数×(两分率之差)=两个数之差.
【求标准数应用题公式】
比较数÷与比较数对应的分(百分)率=标准数;
增长数÷增长率=标准数;
减少数÷减少率=标准数;
两数和÷两率和=标准数;
两数差÷两率差=标准数;
【方阵问题公式】
(1)实心方阵:(外层每边人数)2=总人数.
(2)空心方阵:
(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中空方阵的人数.
或者是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总人数÷4÷层数+层数=外层每边人数.
例如,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一 先看作实心方阵,则总人数有
10×10=100(人)
再算空心部分的方阵人数.从外往里,每进一层,每边人数少2,则进到第四层,每边人数是
10-2×3=4(人)
所以,空心部分方阵人数有
4×4=16(人)
故这个空心方阵的人数是
100-16=84(人)
解二 直接运用公式.根据空心方阵总人数公式得
(10-3)×3×4=84(人)
【利率问题公式】利率问题的类型较多,现就常见的单利、复利问题,介绍其计算公式如下.
(1)单利问题:
本金×利率×时期=利息;
本金×(1+利率×时期)=本利和;
本利和÷(1+利率×时期)=本金.
年利率÷12=月利率;
月利率×12=年利率.
(2)复利问题:
本金×(1+利率)存期期数=本利和.
例如,“某人存款2400元,存期3年,月利率为10.2‰(即月利1分零2毫),三年到期后,本利和共是多少元?”
解 (1)用月利率求.
3年=12月×3=36个月
2400×(1+10.2%×36)
=2400×1.3672
=3281.28(元)
(2)用年利率求.
先把月利率变成年利率:
10.2‰×12=12.24%
再求本利和:
2400×(1+12.24%×3)
=2400×1.3672
=3281.28(元)


图上有答案



 



两车相遇问题的解答公式~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车车速+乙车车速)
总路程:相遇时间*(甲车车速+乙车车速)
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

呵呵o(∩_∩)o...加油!

初始距离除以两车的速度之和,就是相遇所需时间。

比如说有两辆车+然后的相遇问题+中间还相距多少+的公式该怎么做?
答:假设有两辆车,第一辆以速度v1行驶,第二辆以速度v2行驶,并且它们之间的初始位置相差s0。如果要求出它们相遇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即s1-s0),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求出。s1 - s0 = (v2 - v1)t 其中t表示两辆车相遇所需的时间。

火车相遇问题知道了火车速度知道两火车相遇到车尾相离的时间求它们的...
答:这实际上是一个相遇问题,两个主人公为两列火车的车尾,速度就是它们各自的速度,相遇路程实际上就是两列火车的车身长度和.速度和:45*2=90(km/h)250*2/1000/90*60*60=20(秒)(两列火车车头相遇,直到两列火车车尾告别,所需时间)答:两列火车车头相遇,直到两列火车车尾告别,所需时间为20...

两车相遇问题???
答:①两车离中点距离是4.2km相遇。其中速度快的比速度慢的多走了4.2km,速度慢的比速度快的少走了4.2km,这样一算,速度慢的比速度快的全程少走了2个4.2km,所以要×2。②看两车全程相差的距离包含几个两车的速度之差,就用几小时相遇。列式:(算术方法)4.2×2÷(89.2-85)=8.4÷4...

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怎样用公式解?
答:2. 距离公式 如果已知两个物体相遇花费的时间t,可以计算出相遇时的距离d,公式为 d = t * (v1 + v2)。这些公式适用于相向而行的简单线性运动情况,其中速度可以是任意实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位置表示相对某个参考点的位移。这些公式在解决一些基本的相向而行相遇问题时非常有用,例如两辆车...

行车问题的公式是什么?
答:行程问题的公式是如下:一、一般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二、相遇问题:速度和x相遇时间=总路程,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环形: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周长。三、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谁能给我总结一下物理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的公式以及类型题的解题...
答:②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有最大值。 公式 S=VT+(AT平方)/2 例题分析 一辆客车从静止开始以1.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在车尾的后面离车头30m远的地方有一乘客以某一恒定的速度追赶这辆车。一支司机从汽车反光镜内...

数学(相遇问题)
答:而两车是同向行驶的 可以设他们超车时候的大车行驶的总路程为x ,则小车刚好比大车多走了2个车的车身之和,即(x+3.5+16.5)而时间相同,所以可以列方程 x/35=(x+3.5+16.5)/45解出x之后 用x除以大车的速度35就是时间 也可以简便算法 用他们两的速度差来算。速度差为(45-35),其...

有没有追及、相遇问题的公式?
答:五、行程问题 1.相遇问题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2.追及问题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3.流水行船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4.多次相遇 线型路程: 甲乙共行全程数=相遇次数×2-1 环型路程: 甲乙共行...

小学六年级的火车相遇问题
答:设甲的速度为V1,设乙的速度为V2,那么只能得出4*V1+9*V2=360,得出V1=90-9V2/4 V2=40-4V1/9 甲和乙的速度应该都大于零,所以有V1=90-9V2/4>0;V2=40-4V1/9>0 得到V1<90,V2<40 还得设他们在T小时后相遇 得到V1*T+V2*T=360,得T=360/(V1+V2)所以T+9就等于乙走完...

相遇问题
答:【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