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计量基础有哪些?? 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米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现在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根据一定时期(例如月、季、年)的会计记录,按照既定的格式和种类编制的系统的报告文件。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展,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依靠几张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或不能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报表以外的附注和说明提供更多的信息。


给你上传了一个附件参照,里面有你要相关的内容,但附件个数有限,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你的需要,如果有需要,可以给你发更详细更全面的全套资料,你看完,看到最后,对你应该是有帮助的。



  1、数字真实
  财务报告中的各项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2、内容完整
  财务报表应当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凡是国家要求提供的财务报表,各企业必须全部编制并报送,不得漏编和漏报。凡是国家统一要求披露的信息,都必须披露。
  3、计算准确
  日常的会计核算以及编制财务报表,涉及大量的数字计算,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保证数字的真实可靠。这就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必须以核对无误后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不能使用估计或推算的数据,更不能以任何方式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或隐瞒谎报。
  4、报送及时
  及时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财务报表信息只有及时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才能为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否则,即使是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的财务报告,由于编制和报送不及时,对报告使用者来说,就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5、手续完备
  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应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财务报表封面上应当注明:企业名称、企业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报出日期,并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确定...~

帮考网孙超凡老师讲述注册会计师考试核心考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一)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以便能够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公允反映。
(二)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含义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方法
1.基本方法
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2.选择基准
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答: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为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的重大错报而确定的一个具体标准,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式 一、选择基准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得到一个恰当的金额,将其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

注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的基本要求
答: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一)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16点因素,...

在判断单个组成部分是否对集团具有财务重大性所用比例
答:超过选定基准百分之15一般确定为有财务重大性^_^,一般情况联想:确定重要性时-基准百分比1%-5%。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5%,一般不超过10%,实际执行重要性为整体重要性的50%-75

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或者每个具体项目的错报性质的衡量。1、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 重要性水平的恰当判断对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重大帮助作用。在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审计部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重要性的判断有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

下列有关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时选择基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答案】:C 选项A,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可能选取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选项B,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不用考虑重大错报风险;选项D,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的变化,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可以根据实际来变化,并...

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不同时,应选择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
答: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根据谨慎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整个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例如,A企业是一间从事高科技产业的上市公司,2004年其净利润为100元,营业收入为20000元,资产总额为100万元,净资产为50万元。根据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原则,我们可以选择营业收入作为确定...

下列有关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答:【答案】:A 选项 A 错误,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例如,财务报表含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大额估计,注册会计师并不会因此而确定一个比不含有该估计的财务报表更高或更低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层次实际执行的...
答: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大于具体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先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再对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进行具体的分配,也就是说,本着一般角度来考虑,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要比具体的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要高一些。在审计实务中存在将报表层次的...

重要性水平
答:3、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要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个报表科目,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需要调整投资收益,这是其本身的固有不确定性,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应该将其考虑在内。财务报表的整体重要性水平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基准*百分比,基准的选择是考试中...

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
答:答: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