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作者&投稿:类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为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的重大错报而确定的一个具体标准,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式
一、选择基准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得到一个恰当的金额,将其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这时使用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项目作为基准更为恰当。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比如企业处于新兴行业,企业目前的战略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产品的定价不会很高,花费在宣传等方面的成本很高,审计年度利润很低,此时可以选择营业收入作为基准。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比如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如果企业的盈利水平比较稳定,可以将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但是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稳定,盈利和亏损交替发生,或者由正常盈利变为微利或微亏,或者本年度税前利润因情况变化而意外增加或减少,那么可以选择过去3至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亏损作为基准,也可以选择其他相对稳定的基准。
二、确定百分比
确定百分比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当被审计单位涉及公众利益时,确定的百分比通常会很低。
2、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
3、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
4、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
通常情况下,在风险评估阶段,被审计单位的评估情况越好,或是报表使用者对错报的容忍程度高,确定的百分比越高,反之则越低。
审计重要性的概述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学科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中,存在着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改变其经济决策和判断的重大错报。这些财务报表中的错报可能是由于错误或舞弊所导致的。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为了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的重大错报,根据具体审计环境和目标,运用职业判断确定的一个可接受的具体标准,它是重要性的数量化表示。
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中存在重大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从财务报表使用者角度,运用职业判断确定的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数量标准。审计实践证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
重要性水平的概述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

~

重要性水平是如何计量的?
答: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定量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常见的定量计算方法包括:固定比率法,即确定一个固定的比率作为重要性水平,如总收入的5%或总资产的1%;变动比率法,即根据项目的规模或风险程度来确定不同的比率;以及统计抽样法,通过抽样调查...

注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的基本要求
答: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一)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16点因素,参见教材169页。(学习要求,读懂,会运用,做题时能够注意到这些要点,不要死记硬背,同时可以联系风险评估的内容)(二)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答: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2)审计的目标;(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审计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确定?
答: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在选择适当的基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财务报表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审计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答: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第二章 重要性的确定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第六条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第七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较小金额错报的累计结果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

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
答: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数据计算:(1)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2)对于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企事业单位...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审计目标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评估方法
答:例如:一家公司的总产总额为2,000,000.00元,如选择重要性水平为0.5%,即为2000000*0.5%=10000元.如果某一科目超出此标准,我们在审计时即要对该科目进行调整.补充说明如下:某些时候,即便某一科目未超重要性水平,但几个资产类科目累计下来仍超过重要性水平,此时仍应选择相关的科目进行调整....

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是啥?
答: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法,采用固定比率法的计算公式:判断基础×固定比率=重要性金额。重要性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的差异或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重要性在计划阶段运用的目的主要是编制科学...

重要性水平包括哪些方面?
答:在学术研究中,重要性水平常被用于检验研究结果的显著性。通常使用的显著性水平是0.05或0.01,意味着当得到的p值小于0.05或0.01时,我们可以拒绝零假设,即认为研究结果有显著意义。2. 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水平 在实验设计中,重要性水平被用于确定从样本得到的估计值是否可靠。例如,在进行药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