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收归国有,会变成下一个华为?国产芯片没有捷径可言

作者&投稿:狐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台积电收归国有会怎么样?

最近几年,国产芯片虽然快速发展,但比起芯片行业的领头羊台积电,咱们还是差的太多,那如果我们将台积电收归国有,会怎么样?

首先我们要明白,台积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台积电是一个代工厂,早年的芯片企业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封测,然后再推出自己的品牌,但现在的台积电只管制造和封测,至于设计、品牌什么的,跟它没关系。

但按理说,一般代工厂都会受制于品牌商,人家不给你单子,你就没有钱赚,但台积电却正好反过来,全世界都上赶着给他送单子,生怕它不做。

目前台积电可牢牢把控着全球芯片代工厂产业的六成,就连一直说赶超它的三星,也才不到两成,更别说排名更靠后的格芯、联电、中芯国际了。

那么台积电到底凭什么反客为主呢?

有很多人说台积电当年是被美国提携,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但在当时,韩国也在发展芯片,为什么韩国的三星就追不上台积电呢?

所以追根究底,还是台积电有技术优势。

当年张忠谋从德州仪器辞职时,就带回来了一大批半导体行业的顶尖人才,他靠着这些人才,研发各种尖端技术,每年的资本投入超400亿美元,从1987年建厂,到现在35年,台积电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经验。

阿斯麦尔的光刻机都知道吧,当年台积电可是和阿斯麦尔联手,研发的湿法光刻机,可以说,没有这个开端,阿斯麦尔也不会打败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拥有如今的垄断地位。

所以说,台积电虽然是代工厂,但他的人才和技术却是世界顶尖的。

如果真的可以收归国有,那首先解决的就是我国制造人才问题,要知道,中芯国际当年为了发展,可挖了不少台积电的人才,比如台积电技术大佬——蒋尚义、梁孟松等等,都跑去中芯国际工作过,所以,如果台积电进驻国内,那么绝对可以为我国培养大批半导体人才。

其次,台积电还会加快提升国产芯片的尖端工艺,进而带动国内芯片产业链的发展,但也仅仅只是加快速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知道,芯片并不是有技术有人才就可以做出来的,它需要阿斯麦尔的光刻机,也需要美国、日本垄断的溅射靶材、封装材料、芯片粘接材料等等。

按照美国的一贯行事风格,是一定会从各种能限制的地方,限制台积电。阿斯麦尔最新的光刻机是拿不到了,美日企业垄断的芯片材料也不好买,这样一来,台积电就算投入再多,也生产不出最先进的芯片,迟早会落后于三星、英特尔,成为下一个“华为”。

台积电就像是大厨,但美日捏着的设备和材料就是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我们就算真的拿下台积电,也还是要避开美国的技术和限制,发展独立自主的芯片行业供应链。只有这样,才能在芯片领域,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

台积电收归国有,会变成下一个华为?国产芯片没有捷径可言
答:如果真的可以收归国有,那首先解决的就是我国制造人才问题,要知道,中芯国际当年为了发展,可挖了不少台积电的人才,比如台积电技术大佬——蒋尚义、梁孟松等等,都跑去中芯国际工作过,所以,如果台积电进驻国内,那么绝对可以为我国培养大批半导体人才。 其次,台积电还会加快提升国产芯片的尖端工艺,进而带动国内芯片产业链的...

有人说吉利汽车就是下一个华为,对此你怎么看?
答:我认为说的挺好,但是绝对不只是一家会成为华为,很多车商都会变成华为,不过吉利确实是这几年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有些朋友真的换成了吉利品牌,吉利从一开始买配置送车,变成了买车带配置,因为吉利一开始坐车,真的是配置里面的装饰都非常好看,就是性能不太好,小物件整得特别多,能想到的都装到车...

美国布下大网?解禁华为芯片,台积电要沦为下一个“阿尔斯通”?_百度知...
答:那么台积电接下来也很有可能是这种境遇,美国撒下的大网就是这样,先掌握先进纳米制程工艺,再找出一个个理由慢慢将台积电产业链据为己有,最终在所谓的"法案"面前令台积电伏手。 不论美国布下什么样的大网,我们既要视而不见同时也要保持警惕,作为 科技 企业,只有创新技术,提升自己实力才是根本,一旦攻克了一个个...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任正非将如何管理缺陷
答:读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后,对华为的创业史、发展史、任正非的思想观念、华为的核心价植观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就象众多企业家、学者对华为的评价“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批判与变革的坚持”。一个企业就仿佛一部机器,各部门是互相咬合的齿轮,薪酬是这部机器的驱动,企业文化是齿轮间的...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答:《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田涛、吴春波以任氏特有的危机感,提示读者,一个企业的成功需要百倍的努力,而一个企业的倒下,或许只是稍不留神的疏忽。 1987年,深圳,任正非44岁,初创华为。在南方这片改革的热土上,华为在于制度改革的正向竞跑中脱颖而出。“我们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资源,我们除了拥有自己,其...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第四,五章的读后感
答:在公司的倡导下,近期读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又参加了总部召开的读后感交流会,感触很深。一方面为华为的发展史震撼,另一方面为任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折服。收到《华展之家》的约稿,内心着实不安。该书的涉及面和精华实在太多,短时间难以消化;在此只能简单的说说自己笼统的一些想法...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读后感
答:《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后,对华为的创业史、发展史、任正非的思想观念、华为的核心价植观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就象众多企业家、学者对华为的评价“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批判与变革的坚持”。 一个企业就仿佛一部机器,各部门是互相咬合的齿轮,薪酬是这部机器的驱动,企业文化是齿轮间的润滑剂。企业管理...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读后感
答:而华为是否会失去任先生,是否会最终倒下,其实只是一个无需论证的假设议题而已,如果大家把关注点只是放在任先生和华为的传奇经历和“华为是否会倒下”上来,那将会是作者的悲哀。我理解华为的兴起和发展,不过是任先生思想历程的具体外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经过博采众家包容万象反复咀嚼萃取精华并经集...

华为手机储存一个号码一个名字,为什么会出现重复的号码和名字?就等于...
答:这是手机号码同时储存到手机和SIM卡里的缘故。可以到联系人里合并重复的联系人,具体方法如下:一、首先在手机桌面点击“联系人”图标,如图。二、 然后点击“更多”,如图所示。三、接着选择“整理联系人”选项,如图。四、然后打开“合并重复联系人”进入,如图。五、进入以后将要合并的联系人勾选上,...

对话《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作者:自我批判是根本
答:图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近日中信出版社出版了图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引起不小的轰动。该书作者为田涛和中国人民大学吴春波教授。围绕本书,企业界、管理学界以及社会大众展开了对任正非和华为的诸多讨论。在这本书写作的前、中期,本报编委、评论部主任徐以升曾参与该书的大纲讨论、资料收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