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度的概况 中国黍稷的生产概况是什么?

作者&投稿:阎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养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总称,又称农作制度。它以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包括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灌溉、水土保持、植保等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农业地理学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与耕作制度的关系。
类型  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水平密切相关,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撂荒耕作、休闲耕作、连作耕作和轮作耕作 4种耕作制度。撂荒耕作制是一种原始的游耕制度,在耕作土地的自然肥力用尽后即行抛弃,另辟耕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逐步进入休闲耕作制,即耕作土地休闲一、两年,靠自然恢复地力后,再行耕作。此后,发展了连作耕作制,即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强化对土地的利用。由于连作耕作制不能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长期连作会引起土壤衰竭,于是出现轮作耕作制,即在同一块田地上按不同时间依次轮种不同的作物(或同一作物依次轮作于不同田块)。随着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又发展为一年多熟的轮作,即复种轮作制。复种轮作制又有间作、套作、混作等形式。





种植制度的简介~

即耕作制度:耕地上作物的种植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的总称。其中作物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确定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作物种植次数即复种与休闲,作物种植方式即间作、套种和单作、连作、轮作等。与作物相配套的技术措施是作物种植制度的基础与保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制度、灌溉水管理制度、土壤耕作制度、病虫害杂草防除制度以及农业服务制度等。耕作制度的确立取决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耕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演变。由粗放到集约,由撂荒制到休闲制,到轮作制,生产率逐步提高。直辖市;北方冬小麦、玉米等两熟制,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地区;东北、西北、内蒙古多为玉米、小麦、水稻等一年一熟制;休闲耕作指,主要分布于降水300毫米-5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种植3-5年后休闲1-2年以达到培肥地力保蓄水分的目的。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黍稷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属雨养农业区,因此黍稷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黍稷的生产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内蒙古20世纪50年代每公顷黍稷的平均产量为615kg;80年代为1005kg,单产比50年代提高了63.4%;到90年代初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为1095kg,比80年代提高9%。陕西50年代每公顷的平均产量是525kg,80年代每公顷平均产量为900kg,单产比50年代提高了71.4%;到90年代初每公顷平均产量为975kg,比80年代提高38.3%。甘肃50年代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为870kg,90年代初每公顷平均产量为1140kg,单产比50年代提高了37%。全国黍稷50年代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为670kg,90年代初提高到1070kg,提高了60%。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黍稷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黍稷的生产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些地区黍稷每公顷的平均产量超过了1500kg,有的甚至超过2500kg,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府谷、山西河曲、保德、偏关等地,每公顷黍稷的产量可达4500~6000kg。我国黍稷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发展在20世纪50~70年代比较缓慢,进入80年代以后黍稷的科学研究列入了国家攻关项目,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生产,使我国黍稷的产量水平也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在自然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黍稷作为当地的主要作物,为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很大贡献。如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地区黍稷的播种面积占粮田的40%,陕西的榆林地区农民口粮10%以上是黍稷,甘肃省黍稷的种植面积是谷子的2.5倍,山西的雁北地区黍稷是农村人口的主要食粮,每年的播种面积在8万hm2以上。如今,在我国大西北的开发建设中,黍稷又以其特有的抗旱耐瘠、抗风沙的特点,在开垦荒地、治理沙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作制度包括哪些
答:【监理工程师考讯】①工作记录制度。环境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作情况做出监理工作记录(文字和图象),重点描述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巡视检查情况,对于发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监理工程师对问题的处理意见等均做记录;②报告制度。编制的环境监理报告包括环境监理月报、季度报告及监理总结报告,...

历史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框架
答: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

什么是工作机制?
答:问题五:工作机制与工作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工作机制就是工作原理 是对机器或制度运行原理的一种解释 工作制度唬为确保工作的顺利运行而制定的规则 问题六:赣州市123工作机制是指什么 概况起来是“一个目录、两个便于、三个环节”,简称123机制,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一是编制“一个目录”,规范公开范围。由 ***...

项目监理部的监理工作制度包括哪些
答:一、工程概况 二、监理依据 三、监理工作范围及工作目标 四、监理工作内容 1、准备阶段 2、施工阶段 五、监理工作流程 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 1、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审查施工单位的专项方案;3、审核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汽车三包系列知识:汽车三包规定解读概况
答: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依据、调整范围、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的承担主体、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家用汽车产品信息公开制度和相关技术机构的工作。第二章经营者义务,主要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和修理者按照汽车三包制度的要求执行出厂检验、信息备案、交付修理记录等义务。第三章三包责任,主要规定了家用汽车产品的...

归纳从秦到清政府制度的变化
答:3、汉至清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概况:(1)汉代:汉武帝时设置“ 中朝(内朝) ”制度,影响:原来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演变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执行机构,称为外朝。内外朝的划分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2)隋唐:设“ 三省六部 ”制度。①三省的名称:是指 中书省 、 门下省 、 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三省的职能: ...

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况?
答: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2、比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1)...

美国的医疗制度
答:很多在美国生活的留学生,都感觉到非常难理解美国的医疗体系,是因为美国的医疗体系本身就是非常混乱与复杂。这个也不奇怪,甚至很多本土美国公民都无法完全理解美国的医疗体系。今天就带大家追根溯源,了解一下美国的医疗制度。一、美国医疗系统概况美国医疗体系,主要分为哪几个部分呢?(1) 公费医疗体制(Public...

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答:科举是一种制度,但更是一种文化,我们把它称之为“科举文化”。对于科举制度,当然可以作多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但我们在更多地对它作制度方面的关注和析说的时候,却相对忽视了对它的文化关注。以往的一些学人由于重在科举制本身的研究,或兼及与文学的关系,但并未对科举的文化意义作足够的理解和拓展,而往往出现许多...

英国“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善制度指什么?
答: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的完善制度指: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The British social welfare system)社会福利制度概况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历史久,内涵广,对英国社会的发展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近10多年来,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福利制度的弊端,并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旨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