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作者&投稿:泷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49—1956过渡时期
  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1953—1956底(社会主义革命) 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中国实现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北京
  内容:
  1.通过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方向和途径
  体现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意义: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开创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意义: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

  1954 二次政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至1958 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意义: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1956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受民主党派拥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1953~1957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
  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956.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阐述十大关系
  提出要更多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1956.9中国共产党八大
  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正确指出:
  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政治: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史党和政府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强调在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性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6底 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经历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渡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6422.htm?fr=ala0_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慢慢就变了

1949—1956过渡时期
  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1953—1956底(社会主义革命) 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中国实现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北京
  内容:
  1.通过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方向和途径
  体现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意义: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开创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意义: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

  1954 二次政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至1958 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意义: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1956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受民主党派拥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1953~1957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
  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956.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阐述十大关系
  提出要更多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1956.9中国共产党八大
  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正确指出:
  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政治: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史党和政府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强调在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性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6底 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答:(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2)“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性质。(4)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问答题(本题共10分)(1)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 ...
答:(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 “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性质。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_百度知...
答: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转变,是过渡时期所要解决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1952年,中国 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2月经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同年9月,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 任务,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答:政治: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史党和政府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强调在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性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

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努力
答: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

我国是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
答: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面临着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任务,中国由此开始进行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一些列的活动。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是哪三次转变
答:首先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的独立国家。其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转变。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就进入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

我国是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答: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土地改革和农业集体化完成后,广大农民为了发展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已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愿望,这成为党提出过渡总路线的重要依据。第三,新中国成立...

我国政治方面如何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答: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至1958 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意义: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1956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答:答案: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通过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形成了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此后,国家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多种经济成分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