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作者&投稿:栾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上是国
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业和手工业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
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1952年底,在全部国民收入中,
国营经济占19.1%,集体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私人资
本主义经济占6.9%,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71.8%。这表明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转变,是过渡时期所要解决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1952年,中国
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2月经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
同年9月,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
任务,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进入了有计
划的经济建设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党的过渡时期
总路线的指引下,在农村开展了农村合作化运动。从1955年起,以土地入
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大批涌现,在全国各地,直至边远
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都掀起了合作化运动的高潮。1956年,农业合作化的
主流转向高级合作化,到该年年末,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已占全国农户总数
的87.8%,合作化运动进展很快。同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于1956年基本完成。但从1955年夏季
掀起合作化运动高潮以后,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要求过急,工作过
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留下一些棘手的问题,在较长时
间内得不到解决。

中华任命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而建国之后的一五计划中的“三大改造”使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2)“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性质。
(4)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2)“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性质。(4)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_百度知...
答: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转变,是过渡时期所要解决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1952年,中国 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2月经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同年9月,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 任务,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答:(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2)“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性质。(4)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问答题(本题共10分)(1)建国后,我国是怎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 ...
答:(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 “一五”计划的执行及其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性质。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答:政治: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史党和政府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强调在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性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

我国是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
答: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面临着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任务,中国由此开始进行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一些列的活动。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四、所以说,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是哪三次转变
答: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历史...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答:答案: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通过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形成了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此后,国家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多种经济成分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

试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程
答: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马克思式的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形态,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共产党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执政地位,但我国经济仍然是个多种形式(有从没收官僚资本而来的国营企业,有个体,有私营,还有封建...

中国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
答: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1949年建国,到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段时间。这一转变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实现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大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都是采取了合作化道路,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赎买政策,类似于“半送半买”,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

我国政治方面如何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答: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至1958 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意义: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1956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