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工作时间?有依据吗? 参加工作时间如何确定?

作者&投稿:扈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职工工作时间怎么计算: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
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
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
1.75天

  人能够一直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不宜超过8个小时,而一周最好不要超过44个小时,在我国超出以上时间的都是属于加班。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劳动法每周工作时间是多久,超出的时间怎样计算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劳动法每周工作时间是多久,超出的时间怎样计算
  不超过44小时。

  法律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4小时。超过8小时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加班报酬,且每天最多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

  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休息时间是在8小时以外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

  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

  (一)准备结束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日(班),为完成生产任务或作业的准备和结束所消耗的时间;

  (二)作业时间系指劳动者直接用于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或作业所消耗的时间;

  (三)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因自身的生理需要而必须中断正常工作的时间;

  (四)工艺中断时间系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中,因工艺技术特点的需要使工作必须中断的时间。

  二、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特点
  工作时间具有以下特点:

  (1)工作时间是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的时间。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时间即为工作时间。劳动时间有工作小时、工作日和工作周三种,其中工作日即在一昼夜内的工作时间,是工作时间的基本形式。

  (2)工作时间不限于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范围,不仅包括作业时间,还包括准备工作时间、结束工作时间以及法定非劳动消耗时间。其中,法定非劳动消耗时间是指劳动者自然中断的时间、工艺需中断时间、停工待活时间、女职工哺乳婴儿时间、出差时间等。此外,工作时间还包括依据法律、法规或单位行政安排离岗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

  (3)工作时间是用人单位计发劳动者报酬依据之一。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提供劳动,即可以获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加班加点的,可获得加班加点工资。

  (4)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和其他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从事工作或者劳动的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

  计件工作时间,是指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对实际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合理地确立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其他工作时间,是指用人单位因自身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作时间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的其他工作时间。主要有在特殊情况下,对劳动者缩短工作时间,或分别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长度,或采取每日没有固定工作时数的工时形式等。

  (5)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工作时间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按照有关政策,正常工作时间计算方法: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方法/步骤:
1.
首选全选需要计算工作时长的单元格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
2.
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点开数字选项卡,在分类中选择“时间”,类型选择小时:分钟:...
3.
设置完单元格格式后,在最上面一个单元格内输入=,点击下班时间所在的单元格位置,...
4.
下拉或者双击第一个单元格右下角全部应用公式,这样工作时长就计算完成了。

每天工作时间是有依据的,比如八点到岗到岗就进入状态,工作。上午。11点半,11点半睡。下班吃中午饭。这个工作时间是三个半小时。下午工作时间是。四个半小时。只要有效的。有规律的正常上班,正常下班。那么你的工作时间基本上就是八小时。

~

...坐公司的通勤车的时间,算不算工作时间?有没有相关依据?
答:1、员工离公司比较远,坐公司的通勤车的时间,不能算作上班时间的。2、公司提供通勤车,是对劳动者的福利待遇.3、上车后,因未提供劳动,故不可计算为上班时间.但因车辆晚点进入工作地点,不属于劳动者所为,故不可计算劳动者迟到.劳部发[1994]521文件中:四、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每天或每周最少工作多少小时?
答:劳动部一、企业和部分不能实行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否不实行“双休日”而安排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不超过6小时40分钟?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

员工上班时间国家有规定吗?
答:员工上班时间在劳动法有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

铁路职工机车乘务员工作时间如何计算?每月有最高工时限度吗?超过部分如 ...
答:不定时工作制,目前只有各车间干部采用,只不过大多数干部也说不清楚自己实行的是哪种工时制度,有事时车间干部是必须随时到场的,休息时间自己掌握。各个中间站的站长和副站长轮班在单位值班的应该按轮班制算,属于综合计算工时制。二、铁路职工到底超不超劳,工作时间如何计算?铁路职工超劳与否应根据各自...

一级建造师的工作年限怎么计算?是从毕业开始计算还是单位工作时间?
答: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专)科,那么工作年限可以从高中毕业年算起。可以解释为:高中毕业即参加工作至今,而且在业余时间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非全日制本(专)科学历。(以当地政策要求为依据)4、如果取得学历的情况为:初中>高中>中断N年>非日制本(专)科,那么同上工作年限可以从高中毕业年算起。(以当地政策...

工资算法,一个月到底算多少天
答:根据《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如下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工资: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

三个工作日是多长时间?
答:三个工作日是劳动日工作连天,若从周一开始算即为周一、周、二周三三天;若从周五开始算即为周五、周一、周二。工作日也称劳动日,每周工作日为5五天,即周一到周五。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

劳动法中如何计算工作时间的问题
答: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人社厅函〔2009〕149号)的规定,牎袄奂乒ぷ魇奔洹保??ㄖ肮ぴ诨?亍⑼盘濉⑵笠怠⑹乱档ノ弧⒚癜旆瞧笠档ノ弧⒂泄凸さ母鎏骞ど袒У鹊ノ淮邮氯?罩乒ぷ髌诩洌?约耙婪ǚ??酆推渌?凑展?曳?伞⑿姓?ü婧凸...

参加工作的时间如何确定
答:如果你确实8月22日到岗工作,也发了工资,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合同应该包括这段时间,同时交纳社会保险。因为工龄计算以交纳社会保险为依据,所以,没有交纳保险的时间不能计算工龄。因为退休时工龄计算到月,所以,退休时影响一个月的工龄,只能从九月份开始计算。影响不大,...

正常上班是多少小时,如果超过正常时间算加班吗?加班的工资该怎么算?
答:法定上班每日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虽然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制度,但是法律大于法规,所以只要不超过44小时就可以。加班工资分为工作日加班、周末加班和法定假日加班,加班工资计算方法都不一样,具体如下:根据《劳动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