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传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夙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红线传的译文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的婢女名红线,她善于弹奏阮咸,又通晓经书和史书。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想要吞并潞州。薛嵩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忧愁烦闷,想不出好的对策。

红线说:“一个月以来,主人连睡觉吃饭都不得闲暇,难道不是因为邻州的事吗?”薛嵩说:“事情关系到潞州的安危,不是你能料想得到的啊。”红线说:“我确实出身寒微,但也是能解除主人忧虑的人。”

薛嵩听了她的话,认为她很怪异,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说:“我继承祖辈和父辈遗留下来的产业,享受到皇上的厚恩,一旦失去这片疆土,那么几百年的功勋就都化为灰烬了。”红线说:“这事容易对付,不值得劳烦主人,让主人忧虑。

今天我一更天上路,二更天就可以回报执行使命的情况。”红线于是进入闱房,整理好她出行的用具。

拜了两拜就出发,一下子就不见了。薛嵩于是回身关上门,背对蜡烛端正地坐着。

忽然听到报晓的号角在风声中响起,露水从一片树叶上坠落,薛嵩十分惊慌,起身询问,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高兴地询问道:“事情办好了没有?”红线回答说:“不敢辜负使命。”

薛嵩又问道:“没有伤害人、杀人吧?”红线回答说:“没有到这一步,只取来他床头的金盒作为凭据罢了。”薛嵩于是派使者进入魏博,送信给田承嗣,说:“昨天夜里有一位客人从魏博来,说从元帅床头获取一只金盒,我不敢留在这里,恭敬地封好送还给你。”

专使像流星般奔驰,半夜才到达。田承嗣急忙出来,使者就把金盒交给了他,田承嗣接到手的时候,惊恐到了极点,以致昏倒在地。

第二天,田承嗣专门派使者带着三万匹丝织品、两百匹名马以及各种珍异宝物,来献给薛嵩,说:“我的头颅,系在恩人您的身上。请您让我有机会知道自己的过失并改过,不再给您带来烦恼。”

自此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使者互相来往。忽然有一天,红线告别离去。

薛嵩说:“你生在我家,现在将要到哪里去?现在又正需要你,怎么可以说走呢?”红线说:“我过去本是男子,在江湖间游学,阅读神农药书,医治世人的病患。当时乡里有一孕妇,忽然患了腹内生虫的病,我拿芫花酒给她喝,结果,妇人和腹中的两个孩子都死了。

这样我一个错误的举动杀死了他们三个人。鬼神之力责罚我,把我降生为女子,使我身处卑贱的奴隶之列。

幸而生在主人家中,如今19年了。身体享尽了绫罗绸缎,嘴里吃尽了各种甜美新鲜的食物。

主人给我优厚的待遇,给我的荣耀也到了很高的地步。前些时候我去了一次魏博,是为了报恩。

如今两地保住了城池,众人保全了性命,作乱的臣子知道害怕,有节气有壮志的人谋求安定,对于我这样一个妇人,功劳也可以说不小了,姑且可以抵赎先前的罪过,还原我本来的面目。我就应当在尘世中隐匿,把心灵寄托于世事之外,使心中的混沌之气得以澄清,以求长生不死。”

红线一边跪拜一边哭泣,(不多时,)就不知去了哪里。

2. 红线传全文翻译逐字对应的

唐朝,潞州节度使薛嵩家一婢女名红线,她很会弹琵琶,又懂四书五经。

薛嵩让她管理各种文书,称为内记室。有一次军中宴会上,红线对薛嵩说:“听这鼓声很悲凉,这打鼓的人必定有心事。”

薛嵩平时也懂音乐,说:“你说得很对。”于是,找来打鼓人一问,他说:“昨晚我妻子死了,我没敢请假。”

薛嵩听完就让他回家了。这时正是唐肃宗至德年间,河南、河北一带很不安宁。

朝廷命令薛嵩守卫淦阳,并控制山东。战争刚过,军府初建,朝廷命薛嵩将女儿嫁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又让他的儿子娶滑亳节度使令狐章的女儿。

使淦阳、魏博、滑亳三镇联姻,经常派使相互往来。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肺部患病,天热就严重。

他常说:“我若驻守山东,那里天气比较凉快,我还能多活几年。”于是,他从军中选拔了三千勇士,称为外宅男,给其优厚的待遇。

他命令三百人在衙门口和宅院内值班,并选择适当时机,想吞并潞州。薛嵩知道这消息后,日夜忧愁,常自言自语,却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夜晚,军营的大门已经关闭,薛嵩拄着拐杖到庭院,只有红线跟在身后。红线说:“您这一个多月寝食不安,好像有心事,是不是因为田承嗣的事?”薛嵩说:“事关安危,不是你能处理的。”

红线说:“我虽为奴婢,也能为您解除忧愁。”薛嵩听她的话语不一般,便说:“我知你不是一般人,我心中有数。”

他便把具体事都告诉了红线,我继承祖父的大业,承受国家的恩惠,一旦将镇守的疆土丢掉了,几百年的功勋都丧失了。红线说:“这事好办,不用这样忧愁。

您先让我去趟魏城,观察下形势,探探虚实。一更去,二更便可回来。

请您先准备好一个使者和一匹马、一封问候信,其它事情等回来再说。”薛嵩说:“这事若办不好,反会招来祸,那怎么办?”红线说:“我此去定能办好。”

说完回到自己屋中,准备行具,梳洗打扮,梳一个乌蛮髻,头插金雀钗,身穿紫色绣花短袍,腰系青丝带,脚登轻便靴,胸前佩龙文匕首,前额上写着太一神名。向薛嵩拜了拜,转眼不见了。

薛嵩回屋关门,背灯而坐,独自饮酒,薛嵩平日不善饮酒,但这一晚上喝了很多酒,没醉。忽然听到一阵晨风吹过,好似有片树叶落下来,他惊起,却是红线回来了。

薛嵩高兴地问:“事办的怎么样?”红线说:“我怎敢完不成使命。”薛嵩又问:“没伤害人吗?”红线说:“用不着,我把田承嗣床头的金盒拿来了。

我半夜前就到了魏城,过了几道门,便到了他睡觉的地方,听到外宅男在走廊上睡觉,鼾声如雷。中军士兵在院中走动,互相打招呼。

我开了左门,到了他床前,您亲家公躺在床上,露着脚睡得正香,头裹黄巾,枕花枕头,枕前露一把短剑,短剑前有一个开着的金盒。盒内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上面盖着香料和珍珠。

看他那熟睡的样子,他没想到他的性命就在我手下,杀他是很容易的事,我怕那样惹来麻烦。这时,腊烛快要熄灭,香炉的香已燃烬,他的侍者四散了,兵器扔在了一起,有人头碰屏风,鼾声大作,有的手持汗巾、毛掸睡着了。

我拔他们的头簪、耳环,摸他们的衣服,都像有病似的不能醒来。我便拿金盒回来了。

出魏城西门,走了二百多里,隐约看见城墙上的铜台,漳水向东流去,月上林梢,晨鸡鸣动。去时很忿怒,回来时很高兴,忘记了疲劳。

为了感谢您的恩德。我不顾半夜三更,往返七百里,不怕危险,走过了五六座城,希望减少您的忧虑,我怎敢说辛苦?”于是,薛嵩派人到魏城,给田承嗣送了一封信,信上说:“昨晚有人从魏城来,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特派专使连夜送还。

使者半夜到魏城,只是为了寻找金盒,为了搜捕盗金盒的人,军人都在忙碌着。使者用马鞭敲门,他们认为在这非常时刻求见,一定是有要事,田承嗣急忙出来,使者把金盒给他,他捧着金盒,惊异得几乎晕倒。

留下了使者,请到厅内,设宴款待,给使者很多赏赐。第二天,专门派人带了三万匹布,二百匹好马,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献给薛嵩。

并转告薛嵩,多亏他不记私怨,我才保住了性命,我要悔过自新,不再连累亲戚,我专门派人去商量孩子的婚事,叫我儿子厚待他的女儿,我招募的外宅儿,本是为防盗,没别的企图,现在叫他们脱掉军装,回家种地。以后的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信使经常来往。

忽然一日,红线要辞别。薛嵩说:“你生在我家,你想上哪?我还要依靠你,你怎么能走呢?”红线说:“我前世是个男子,周游四方,寻求学问,读过神农的药书,给世人看病消灾。

当时有一孕妇,肚内生了虫子,我给她服了芫花酒,妇人和腹中的双胞胎都死了。我一次杀了三个人,阴曹地府为了惩罚我,变为女子,贬为奴婢。

幸亏生在您家,已经十九啦,穿够了绸缎,吃尽了美味,您对我特别宠爱,给了我很多荣誉。现在您管辖的疆土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我应该留在这里,可这样违背了天意,昨天去魏城,是为了报恩。

现在两地都保住了城池,人们的性命也安全了。乱臣知道惧怕,刚烈正直的人得到了保障,对我一个女人来说,功也不算小,可以赎我的前罪,还我男儿身,我想离开尘世,成仙得道,生死长存。”

薛嵩说:“不能这样,你一个小姐之身怎么。

3. 红线的解读

金庸解读

《红线传》是唐末袁郊所作《甘泽谣》九则故事中最精采的一则。

袁郊在昭宗朝做翰林学士和虢州刺史,曾和温庭筠唱和。《红线传》在《唐代丛书》作杨巨源作。但《甘泽谣》中其他各则故事的文体及思想风格,和《红线传》甚为相似,相信此文当为袁郊所作。当时安史大乱之余,藩镇间又攻伐不休,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郑振铎说此文作于咸通戊子(公元八六八年)。该年庞勋作乱,震动天下。袁郊此文当是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想望。

故事中的两个节度使薛嵩和田承嗣,本来都是安禄山部下的大将,安禄山死后,属史思明,后来投降唐室而得为节度使,其实都是反覆无常的武人。

红线当时十九岁,不但身具异术,而且“善弹阮咸,又通经史”,是个文武全才的侠女,其他的剑侠故事中少有这样的人物。《红线传》所以流传得这么广,或许是由于她用一种巧妙而神奇的行动来消弭了一场兵灾,正合于一般中国人“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的理想。

唐人一般传奇都是用散文写的,但《红线传》中杂以若干晶莹如珠玉的骈文,另有一股特殊的光彩。

文中描写红线出发时的神态装束很是细腻,在一件重大的行动之前,先将主角描述一番:“乃入闹房,饰其行具,梳乌蛮髻,贯金雀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绚履,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再拜而行,倏忽不见。”

盗金合的经过,由她以第一人称向薛嵩口述,也和一般传奇中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同。她叙述田承嗣寝帐内外的情形:“闻外宅儿止于房廊,睡声雷动;见中军卒步于庭下,传叫风生……时则蜡炬烟微,炉香烬委。侍人四布,兵仗交罗。或头触屏风,鼾而鞍者,或手持巾拂,寝而伸者。”(与附录中的文字微有不同,这一类传奇小说多经传钞,并无定本)似乎是一连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电影镜头。她盗金合离开魏城后,将行二百里,“见铜台高揭,漳水东流。晨飚动野,斜月在林”,十七个字写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红线叙述生前本为男子,因医死了一个孕妇而转世为女子,这一节是全文的败笔。转世投胎的观念特别为袁郊所喜,《甘泽谣》另一则故事“圆观”也写此事。那自然都是佛教的观念。

结尾极是飘逸有致。红线告辞时,薛嵩“广为饯别,悉集宾僚,夜宴中堂。嵩以歌送红线酒,请座客吟朝阳为词,词曰:‘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歌竟,嵩不胜其悲。红线拜且泣,因伪醉离席,遂亡所在。”这段文字既豪迈而又缠绵,有英雄之气,儿女之意,明灭隐约,余韵不尽,是武侠小说的上乘片段。

4. 《周炅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周炅传周炅,字文昭,汝南安城人也。

租强,齐太子舍人、梁州刺史。父灵起,梁通直散骑常侍,庐、桂二州刺史,保城县侯。

炅少豪侠任气,有将帅之才。梁大同中为通直散骑侍郎、朱衣直阁。

太清元年,出为弋阳太守。 侯景之乱,元帝承制改授西阳太守,封西陵县伯。

景遣兄子思穆据守齐安,炅率骁勇袭破思穆,擒斩之。以功授持节、高州刺史。

是时炅据武昌,西阳二郡,招聚卒徒,甲兵甚盛。景将任约来据樊山,炅与宁州长史徐文盛击约,斩其部将叱罗子通,赵迦娄等。

因乘胜追之,频克,约众殆尽。 承圣元年,迁使持节、都督江、定二州诸军事、戎昭将军、江州刺史,进爵为侯,邑五百户。

高祖践祚,王琳拥据上流,炅以州从之。及王琳遣其将曹庆等攻周迪,仍使炅将兵掎角而进,为侯安都所败,擒炅送都。

世祖释炅,授戎威将军、定州刺史,带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天嘉二年,留异据东阳反,世祖召炅还都,欲令讨异。

未至而异平,炅还本镇。天康元年,预平华皎之功,授员外散骑常侍。

太建元年,迁持节、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五年,进授使持节、西道都督安、蕲、江、衡、司、定六州诸军事、安州刺史,改封龙源县侯,增邑并前一千户。

其年随都督吴明彻北讨,所向克捷,一月之中,荻十二城。齐遣尚书左丞陆骞以众二万出自巴、蕲,与炅相遇。

炅留羸弱辎重,设疑兵以当之,身率精锐,由间道邀其后,大败骞军,虏获器械马驴,不可胜数。进攻巴州,克之。

于是江北诸城及谷阳士民,并诛渠帅以城降。进号和戎将军、散骑常侍,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

仍敕追炅入朝。初,萧詧(chá)定州刺史田龙升以城降,诏以为振远将军、定州刺史,封赤亭王。

及炅入朝,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齐遣历阳王高景安帅师应之。于是令炅为江北道大都督,总纯众军,以讨龙升。

龙升使弋阳太守田龙琰率众二万阵于亭川,高景安于水陵、阴山为其声援,龙升引军别营山谷。 炅乃分兵各当其军身率骁勇先击龙升大败龙琰望尘而奔并追斩之高景安遁走尽复江北之地。

以共增邑并前二千户,进号平北将军,定州刺史,持节、都督如故,仍赐女妓一部。太建八年卒官,时年六十四。

赠司州刺史,封武昌郡公,谥曰壮。(节选自《陈书·周炅传》)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诃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带:带领B.预平华皎之功 预:参与C.并诛渠帅以城降 渠:他们的D.率众二万阵于亭川 阵:置阵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功授持节、高州刺史 敛赀财以送其行B.因乘胜追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C.与炅相遇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高景安于水陵、阴山为其声援 草木为之含悲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炅出身名门望族,年少时就名气很大,具有英雄豪杰的气概,担当将帅的才华。

在平定侯景作乱时,屡立战功,被加官封爵。B.周炅作战智勇双全,灵活多变,在讨伐叛将田龙升时,采取了与之前击败陆骞时不同的战术,同样取得了胜利。

C.周炅战功卓著,屡获封赏,从平定侯景之乱获邑五百户开始,到击败田龙升增邑二千户,前后累计共获封邑五千户。 D.本文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选材精当,层次清晰;主要叙述了周炅戎马倥偬的一生,刻画了一个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将军形象。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炅乃分兵各当其军身率骁勇先击龙升龙升大败龙琰望尘而奔并追斩之高景安遁走尽复江北之地。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仍使炅将兵掎角而进,为侯安都所败,擒炅送都。

(3分)(2)设疑兵以当之,身率精锐,由间道邀其后,大败骞军。(4分)。



~

红线传文言文答案
答:唐人一般传奇都是用散文写的,但《红线传》中杂以若干晶莹如珠玉的骈文,另有一股特殊的光彩。 文中描写红线出发时的神态装束很是细腻,在一件重大的行动之前,先将主角描述一番:“乃入闹房,饰其行具,梳乌蛮髻,贯金雀钗,衣紫绣短袍,系青丝绚履,胸前佩龙文匕首,额上书太乙神名,再拜而行,倏忽不见。” 盗金...

《明史·李文忠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答:李文忠领朱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第二天早晨会战,李文忠召集诸位将领对天发誓说:“国家大事成败在此一举,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军的后面。”李文忠手拿长矛率领几十个骑兵,从高处飞奔下来。大军也跟在后面击鼓呐喊,敌军于是大败。捷报传来,太祖十分高兴,把李文忠召回身...

焦德裕文言文答案
答:(2分)21.本文第(6)段写的是夏花,(1分)用花裙子与花比较突显夏花多姿多彩的美(2分) 朱自清的《春》文段写的是春花,(1分)虚实结合,用想象虚写树上的花结成果的喜人景象;用蜜蜂蝴蝶烘托春花的烂漫甜美、生意盎然。 (2分)(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则可,《春》两种不同的手法只要写出一点则可得2分)。 3. 沥...

明史熊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答: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节选自《明史熊鼎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B.平阳知州/梅...

旧唐书李峤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答: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旧唐书·李峤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旧唐书·李峤传》文言文阅读原文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孝。为儿时,梦神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尉。举制策甲科,迁长安。时畿尉名文章者,骆宾王、刘光业,峤最少,与等夷。稍迁给事中。会...

蒲宗盂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答: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蒲宗盂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蒲宗盂传》文言文阅读原文 蒲宗孟,字传正,阀州新井人。第进士,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中,水灾地震,宗孟上书,斥大臣及宫禁。熙宁元年,改著作佐郎。神宗见其名,日:“是尝言水灾地震者邪!”召试学士院,以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文言文答案
答:1.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南山之竹 文言文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仲尼弟子列传(节选)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

三国志姜维传文言文答案
答:钟会不能取胜,而粮运补给线太长太远,很不妥当,都要商量退兵了。可是邓艾从阴平由景谷道(即东汉德阳亭,在今四川省梓潼县北)傍攻入,就在绵竹(故城在今四川省德阳县北)大败诸葛瞻。后主向邓艾请降,艾进兵占据了成都。姜维等人起初听得诸葛瞻兵败,有消息传来,说后主想坚守成都,一会儿又说想...

李朴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答: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B.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 /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 C.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

夏言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夏翁尤翁》古文阅读答案以及文言文翻译: 参考答案 16. D 17. A 18. ①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 ②凡是无理取闹的,其中一定有所依仗,小事不忍让,那么灾祸就会立即到来。 19. 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