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做题问题 请问高中化学怎么学啊,做题看不懂题目,怎么能快速的提高成绩?

作者&投稿:益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基础落下好多,不过难题都会”?这是什么道理?

有颜色的物质: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445633.html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一些解题技巧: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一些解题技巧:
选择题是用好质量守恒,原子的物料守恒,电子守恒,尽量少用方程式。
填空题一,是对整个反应式分析清楚:反应物,反应条件,催化剂,生成物 二,学会归纳联想,做题时看清楚条件(!!!),用好条件一层层往里推,切忌所有条件还没看清就全部用上凭感觉往答案凑
实验题是对所有仪器量度,材质,使用条件,使用方法的牢固记忆
关键就是把书读厚(所有知识点都掌握)再把书读薄(牢记于心,形成有层次的网络,保证思考问题的条理性与严密性),书与题不能离开任何一个,必须结合使用。

就是基础性的问题什么都不知道,
偏偏还是一些选择题的技巧或者关键!
比如什么跟什么发生什么反应,有什么颜色什么的
!都不知道啊
你说的这些太不自信了,也有点夸张,不用着急,高三的海量试题,只要你认真去做,就能补救回来,也不用什么意见建议的,你去认真做,就肯定自热而然补回来了

我今年高考,化学自我感觉还不错。以下是我的一点经验:
第一,学习化学必须学会总结知识。都说化学是一门理科偏文的科目,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每上完一章,必须把这一章的东西总结。尤其是物质的性质(注意列表,比较),关键常考的化学反应(注意条件,气体沉淀符号),实验的器材,注意事项等。这一条是很重要的,对你掌握基础十分有用。以后经常返回来看看,你会发现那些知识越来越简单。
第二,很多化学难题会做可能是你的思维好,因为化学难题很多是考思维和重点知识点,不会太细节,可是高考考的都是细节,所以你必须掌握基础。会了的知识就不要太投入过多的精力,还是自己总结一下细致的易忽略的知识吧。
第三,化学反应能发生与否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强生弱,高沸点制低沸点,你把道理弄懂,大部分的化学反应就都差不多明白了。一些特殊的反应数量并不多,你只需要拿一个小本子,特殊记一下就行。
第四,选择好参考书。你应该选择一些讲解类的参考,而不是做题类的。像教材完全解读什么的就不错,你可以自己看看去,最好非常细致的。
第五,高考都有一定规律,有的知识必考,有的肯定不考。你最好研究一下高考的命题范围,不同知识点的分值大小,来决定自己在不同地方的投入精力的多少。多做几分高考题,发现自己在那些地方总是错,再把那些地方认真过一下书,看看先前总结的。
以上说的第一点对你基础的把握最有用,建议你有事找一下你的老师,他们的经验更丰富。
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高中化学必修一做题很吃力怎么办~

要我说,联考你就别想了,高考吧。化学你想学好,可不是一两天的事。哥原来选的是化学。学的还行。不过是兴趣问题。如果你没兴趣的话,背吧。最快速的法。高中学习有一个问题,就是要先理解在去记忆。但是,这个有时候恰恰是不行的。因为有些东西你不能问为什么,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只能去接受。化学一是基础部分。我建议你什么都别想,就说服自己,书本是正确的,直接去背吧。而且,化学一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主要是记忆,什么酸碱盐啊,金属非金属啊,一天翻两遍。高考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如果说已经到了,看到题目都看不懂的程度,那么我觉得你最好是去找一个私人的家教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有时候真的不是说这个科目有多难学,而是因为你没有开窍,毕竟老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全班几十个同学,所以他不可能具体到某一个人的某一点很细致的讲解,可是一对一的专业讲解就可以针对你的问题给你做细致地解答,这对于你开窍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有时候只要开了窍学科,在学起来就非常的,容易了。

初中化学选择题
答:。所以,锌反应产生的氧气要少于铁,(我想你们老师都讲过的吧,这是一个规律)所以在最后呢,右边就要产生更多的氢气,所一右边呢,就要更轻。所以呢,是先向右再向左,所以是D。一楼错了。希望对你有帮助,你可以加我,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要我教你。

中考化学考试技巧
答:计算题目中的关键词有:物质(化学式),数据(包括坐标图或标签中的化学式,数据),所求的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是质量还是质量分数。小结:在作答时一定在题目中找到解题的关键词,这样既有利于答题时能按要求正确选择、填写,同时也为复查试卷时迅速把握题意,重新判断所选选项或答案是否正确争取时间...

高中化学考试答题要注意什么 有哪些答题技巧
答:高中化学考试答题过程假设法 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高中化学考试答题变向假设法 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

请化学大神和初中化学老师解答一下关于化学差量法解题的问题!
答: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克 CO+CuO=CO2+Cu 气体质量差16 28 16 x 4.2-3.4=0.8 解得x=1.4克 所以CO2的质量是2克 所以CO和CO2的质量比为1.4:2 = 7:10

找有关初中化学的表格计算题,有具体的解题过程。最好是历届的中考题...
答: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30172 反应后质量(g)m390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2010年...

一道初中化学竞赛题 求详解
答:分析:可能生成的沉淀有BaSO4和Mg(OH)2。Ba(OH)2溶液滴至盐酸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时立即生成BaSO4沉淀,由于盐酸的存在暂时不会生成Mg(OH)2沉淀,直到盐酸完全被Ba(OH)2中和后才会生成Mg(OH)2沉淀,所以一开始析出的沉淀为BaSO4。当盐酸被中和后,开始生成Mg(OH)2沉淀,两种沉淀同时析出。随着Ba...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答:A.3.2 g B.4.4 g C.5.6 g D.6.4 g [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

中考化学计算题要怎样才能做好
答:生活,要求会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综合性问题。 王云巧老师针对考生在化学复习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错误倾向进行了分析。 误区一:只重题型不重源头 新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注重利用化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解决问题要追根溯源,不仅注重本学科的前后联系...

高中化学几个简单问题
答:3,不是任意的,比如说它和烷烃发生取代反应,但和苯环就不一定发生取代反应了,工业制农药就是用苯环和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应生成六氯化苯(又名六六六)。这要看他们之间的键是否饱和。4,水洗分液法用于密度不同的液体进行分离,比如说油类物质,酯类物质。萃取是要看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如说...

初中化学推理题目怎么做
答: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二、解题方法 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