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的基本含义 怎样理解统计的三种含义

作者&投稿:禾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统计。
统计(Statistics)

什么是统计[1]
  “统计”一词,英语为statistics,用作复数名词时,意思是统计资料,作单数名词时,指的是统计学。统计是关于对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获取、整理、分析、描述和推断方法的总称,包括获取数据资料的方法和用好这些数据的方法。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外语中,“统计”一词与“国家”一词来自同一词源。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最初,统计只是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

  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定义。在不同场合,统计一词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是指统计数据的搜集活动,即统计工作;也可以是指统计活动的结果,即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是指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即统计学,即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工作在人类历史上出现比较早。随着历史的发展,统计工作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使统计成为国家、部门、事业和企业、公司和个人及科研单位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统计工作,可以简称为统计。例如,某统计师在回答自己的工种时,会说我是干统计的。这里所说的统计指的就是统计工作。

  2、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活动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主体及最终成果。

  不管是个人、集体和社会,还是国家、部门和事业、企业、公司及科研机构,都离不开统计数据资料。个人要进行学习、工作和家政管理,需要对有关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公司和企业要管理好生产和销售,必须进行市场调研、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人员培训、成本评估等,这就需要对有关的生产资料、市场资料、成本资料、人员资料、质量数据等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国家要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离不开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资料,像我国的十年规划,2010年的GNP比2000年翻一番,就需要我国有关GNP的历史数据资料和相关数据资料,需要有关各国的相关统计数据资料,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决策。还有像国家统计局编辑、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每年一册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每年初公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即是统计数据资料,也可称为统计。例如,电视台、电台和报刊杂志所说的“据统计:”的统计指的就是统计数据资料。

  3、统计学

  一般来说,统计学是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显示其总体的特征和规律性的学科。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据资料。统计学是以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等统计技术为手段,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数量关系和数据资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的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目的。统计学,亦可简称为统计。例如,我们所学的课程——统计课,实际指的是统计学课程。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工作。原始的统计工作即人们收集数据的原始形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它作为一门科学,还是从17世纪开始的。英语中统计学家和统计员是同一个(statistician),但统计学并不是直接产生于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建立、发展和客观条件,统计科学则是统计工作经验、社会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方法融合、提炼、发展而来的一种边缘性学科。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夏禹时代(公元前22世纪)分为九州,有人口约1352万,可见人口统计的久远。《书经·禹贡篇》记述了九州的基本土地情况,被西方经济学家推崇为“统计学最早的萌芽”。西周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统计报告制度。秦时《商君书》中提出“强国知十三数”,其中包括粮食储备、各国人数、农业生产资料及自然资源等等。

  公元前27世纪,埃及为了建造金字塔和大型农业灌溉系统,曾进行过全国人口和财产调查。公元前15世纪,犹太人为了战争的需要进行了男丁的调查。

  公元前约6世纪,罗马帝国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人口、土地、牲畜和家奴的调查,并以财产总额作为划分贫富等级和征丁课税的依据。

  15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以报导国情为内容的统计著作。

  在19世纪30年代后,出现了所谓“统计狂热时代”。

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特性,差异性即变异性是统计的前提,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

  总体所包括的单位的个数称为总体单位数。如果一个总体包括的单位数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全国人口数总体。如果一个总体包括的单位数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如太空星球的数量总体。

  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

  2、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

  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按其特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的,如每个同学的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的,如每个同学的年龄、身高等。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在所属的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文字,如“性别”的表现有“男”“女”等。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数值,又称为标志值,如“年龄”的表现为“20岁”等。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它由六要素构成: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指标数值。指标具有质的规定性、具体性、数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统计指标按其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数量指标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表明总体的广度,是外延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等。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平均水平和相对水平的统计指标。质量指标数值不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表明总体的深度,是内涵指标。如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等。

  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

  3、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统计中的标志和指标都是可变的,如人的性别有男女之分,各时期、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业总产值各有不同等,这种差别叫做变异。变异就是有差别的意思,包括质的差别和量的差别。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条件。

  变量就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这是数学上的一个名词。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变量包括各种数量标志和全部统计指标,它都是以数值表示的,不包括品质标志。变量就是数量标志的名称或指标的名称,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则称为变量值。例如,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因为各个工厂的职工人数不同。某工厂有852人,另一工厂有1686人,第三个工厂有964人等等,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具体数值,也就是变量值。要注意区分变量和变量值。如上例,852人、1686人、964人三个变量值的平均数,不能说是三个“变量”的平均数,因为这里只有“职工人数”这一个变量,并没有三个变量。以整数值变化的变量,称为离散型变量;也可以有连续数值变化的变量,即可以用小数值表示的变量,称为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的各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位断开的,例如人数、机器台数、工厂数等,都只能按整数计算;连续型变量的数值是接连不断的,相邻的两数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如身高、体重、年龄等。

  变量值按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在一定区间内可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例如,生产零件的规格尺寸、人体测量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为连续变量,其数值只能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可按一定顺序一一列举其数值的变量叫离散变量,其数值表现为断开的。例如,企业个数、职工人数、设备台数、学校数、医院数等,都只能按计量单位数计数,这种变量的数值一般用计数方法取得。

统计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一般来说,统计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正是因为统计的这一研究的特殊矛盾,使它成为了一门万能的科学。不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都是统计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数量性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的数量方面,这一特点是统计(定量分析学科)与其他定性分析学科的分界线。数量性是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的原料。

  一切客观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总是密切联系、共同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没有无量的质,也没有无质的量。一定的质规定着一定的量,一定的量也表现为一定的质。但在认识的角度上,质和量是可以区分的,可以在一定的质的情况下,单独地研究数量方面,通过认识事物的量进而认识事物的质。因此,事物的数量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研究和掌握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我们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例如,要分析和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就要对其数量、构成及数量变化趋势等进行认识,这样才能正确地分析和研究国民生产总值的规律性。

  2、总体性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统计

统计工作解读:统计的含义是什么?~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最初只是一种计数活动,为满足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通过统计计数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
发展到现在,“统计”一词的含义一般包括有一般有三种含义:
一是指统计工作,即统计是一种数据收集、加工和提供的过程,是一种使用明确的概念、方法和程序,以有组织、有条理的方式,从一个总体的部分或所有单元中搜集感兴趣的指标信息的调查过程,并包括将这些信息综合编辑成有用的简要形式的所有活动;
二是指统计资料,即统计活动的成果,包括在统计调查中所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经过加工整理汇总的综合统计资料;
三是指统计学,即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统计一词用于不同的场合,其含义也是不同的。但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提到统计,人们总是要把它与总计、差异比较、大量的数据分析联系起来,这说明数量性、总体性及相关性是统计学的基本特性。世界上的各类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都表现为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要认识其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就必须认识其质与量的辩证关系,认识其数量关系的特征及度的界限,这一切都离不开统计,所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统计对我们来说将越来越重要。

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具体含义是:
1、统计工作。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是统计的基础。也称统计实践,或统计活动,是在一定统计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治国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现实生活中,统计工作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和自然现象总体的实践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环节。
2、统计资料。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 [4] 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
也称统计信息,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或自然现象总体的特征或规律的数字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总称。包括刚刚调查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经过一定程度整理、加工的次级资料,其形式有:统计表、统计图、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统计报告和其他有关统计信息的载体。
3、统计科学。也称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指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扩展资料:
其中统计工作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
2、收集数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推断统计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
4、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计 (汉语词语)

连环计的意思
答:各个击破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连环计”在谋略思想上的反映。“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襄(辅助)之也。……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意思说明,用计重在有效果,一计不成,又出多计,在情况变化时,要相应再出计,这样才会使对方防不胜防。

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答:“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

其于计之疏也是什么意思?
答:2、表示指示:那、那个、那些、那样等;3、虚指:忘其所以.4、词尾:及其、尤其;助词:1、表示揣测、反问;2、表示希望、命令.计,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ì,最早见于秦朝说文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计”的基本含义为核算,如计量;引申含义为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

《三十六计》每一计各是什么意思?
答:【各计意思】1、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2、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3、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4、 声东击西:...

统计的基本含义
答:在不同场合,统计一词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是指统计数据的搜集活动,即统计工作;也可以是指统计活动的结果,即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是指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即统计学,即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官方给出的走为上计的具体解释为:“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从字面上看走为上计好像只是打不过的时候要学会逃跑,其实这只是它的其中一种理解,在很多的时候明哲保身、选择归隐何尝不是三十六计的含义之一呢。其实从两个很好的例子就可以理解“走为上计...

计划的概念是什么?
答:一、在管理学中计划的概念: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计划也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

会计的计量属性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含义:1、历史成本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的公允价值计算。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2、重置...

计划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答: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计划的种类很多,...

计算和算计意思相同吗
答:而计算在正常理解时没有这个意义,在特点的语气下也有算计的意思。计算的解释:(1) 核算数目,根据已知量算出未知量;运算。(2) ∶考虑;谋虑。亦作“ 计筭 ”。算计的解释:(1)∶计算数目。(2) ∶考虑;合计。他正算计着要上外地。(3) ∶猜测;估计。(4)∶暗中谋划损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