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碱性药物解离方程为什么这样写?举个例子吧亲,急求? 弱酸性药物在弱碱性和弱酸性环境里那个多,为什么?发生解离的原...

作者&投稿:肥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式子已经点明了B是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它会和H+结合生成BH+,而BH+是离子化合物,机体不易进行跨膜转运,这个式子主要是为了说明弱碱性药物B在酸性环境下不易吸收,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吸收,比如说HCl+AgNO3=AgCl↓+HNO3。

我们接触到的溶剂大部分是水,因而把能够在电离过程在水中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物质叫做酸,电离过程中在水中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叫做碱。

如果我们的思维突破以水为介质,问题类似的转移,比如在液氨为溶剂的情况下,如果溶质电离只产生阳离子为氢离子的物质就是酸,电离只产生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就是碱了。

扩展资料:

书写方程式时应特别注意:

1、写出物质正确的化学式是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基础。

2、要正确书写出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符号。这里注意区分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书写。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且要先写数字,后写“+”或“-”号;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或“-”号,后写数字。离子的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只写“+”或“-”号;而化合价数为1时,1必须标明。

3、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4、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学式里那样写在右下角。

5、在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一样。

6、酸碱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个数应与其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同,电离出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相等。

7、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一律用可逆号,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强酸的酸式盐一步电离。弱酸的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不可逆,以后步步可逆,且一步比一步的电离程度小。

8、溶液导电性质和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离方程式



B是泛指,而且是药物的主要成分,前面有氢离子的是药物的离子型,后边是分子型(更利于吸收)。打个比方,B如果是碳酸根,和氢离子结合就是碳酸氢根,当然这种情况在药理中不会出现,只是举个例子。那么碳酸氢根可以继续往下解离,就是图片上的情况。然而他还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和碳酸,这个反应是主要的,所以说它是弱碱性药物。书上这样写是要说明酸碱性对于药物解离的影响,当处于碱性环境时,反应就会向书上写的那个方向,利于吸收(因为会生成单质B)。处于酸性环境时,就会朝反方向(会生成与B结合的更大的化合物)。所以书上说酸性环境不利于药物吸收。

人卫的药理学吧    我记得基础化学里面有一种对碱的定义  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就是碱 想必这里的弱碱性药物应该是这样定义的  而溶液显碱性不一定是药物解离的氢氧根离子  水也可以解离 最好的例子就是书中的美卡拉明  这是结构式  看看就应该明白了



这个式子已经点明了B是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它会和H+结合生成BH+,而BH+是离子化合物,机体不易进行跨膜转运,这个式子主要是为了说明弱碱性药物B在酸性环境下不易吸收,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吸收。

最简单的,碳酸氢钠,

书上写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公式时写BH+ =====(H+) + B【本来是可逆号我写了等~

弱碱是B
HB+是其结合一个质子后的产物,用其酸性表示B的碱性

B是泛指,而且是药物的主要成分,前面有氢离子的是药物的离子型,后边是分子型(更利于吸收)。打个比方,B如果是碳酸根,和氢离子结合就是碳酸氢根,当然这种情况在药理中不会出现,只是举个例子。那么碳酸氢根可以继续往下解离

弱碱性药物解离方程为什么这样写?举个例子吧亲,急求?
答:式子已经点明了B是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它会和H+结合生成BH+,而BH+是离子化合物,机体不易进行跨膜转运,这个式子主要是为了说明弱碱性药物B在酸性环境下不易吸收,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吸收,比如说HCl+AgNO3=AgCl↓+HNO3。我们接触到的溶剂大部分是水,因而把能够在电离过程在水中产生的阳离子...

解离度的公式是什么?
答:因为,pKa=8.4,pH=7.4;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10;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x;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100x/(100x+10x)=0.9090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9090)。

书上写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公式时写BH+ ===(H+) + B【本来是可逆号我写...
答:HB+是其结合一个质子后的产物,用其酸性表示B的碱性

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怎么计算?
答:因为,pKa=8.4,pH=7.4;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10;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x;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100x/(100x+10x)=0.9090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9090)。

如何计算解离度?
答:;因为,pKa=8.4,pH=7.4;所以,8.4-7.4=1=-lg(C解离型/C未解离型);推出:C解离型/C未解离型=0.1;我们可以将解离型假设为10x,未解离型假设为100x;则,解离度=解离型/(解离型+未解离型)=10x/(100x+10x)=0.091 所以此弱碱性药物药物的解离度为9.1%(0.091)。

解离度的公式是什么?
答:5. 因此,该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大约为 91%(0.9090)。6. 解离度由 \(pKa\) 和所在环境的 \(pH\) 决定,用希腊字母 \(\alpha\) 表示:\(\alpha = \frac{\text{已解离分子数}}{\text{原有分子总数}}\)。7. 解离度的单位通常省略不写,也可以用百分比表示。8. 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

pKa多少是酸性药物?多少是碱性药物?
答:对于弱酸性药物,pKa=pH+log[BH+]/[B]. 则由已知可得:pKa=7+log[10%]/[90%]=7+(-0.954)=6.046约等于6.pKa是电离常数Ka的负对数。通常,酸性和碱性化合物均使用pKa。对于酸性化合物:当溶液pH下降时,溶液中的中性分子(HA)浓度增大,阴离子(A-)浓度减小。酸性化合物的pKa越小,酸性则...

PKa值与PH值的关系
答:ph=pka+lg(A-/HA)式中,A-是A的负离子,H是质子~这是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 PKa = lg Ka, Ka是酸的解离常数,一般来说Ka = [H+][A-]/[HA](一元酸)(二元酸的话把[A-]换成[HA-]就好了)而PH = lg [H+]。一般情况下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在强碱滴定弱酸的时候有...

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
答:应该是6。在酸性环境中。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应该是解离型多,非解离型少。这个非解离部分90%,肯定是酸性药物呀。所以pka等于6。按照碱性药物转换过来时公式pka=PH+lg解离/非解离,其中的非解离部分指的是离子型(在解离公式里理解)这样就说的通为什么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下非解离部分占比比较多。

关于体液ph和药物解离度的问题
答:因为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为非解离形式,对膜的通透性增加,所以再吸收多,所以排泄的慢。在碱性条件下碱性药物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