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膳食结构对身体最有好处? 膳食结构中的食品搭配对人体有什么益处?

作者&投稿:英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膳食结构三种模式
[编辑本段]

当今世界大致有三种膳食结构模式
一是发达国家模式。也称富裕型模式,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通常年动物性食品年人均消达270kg,而粮食的直接消费量不过60-70kg。
二发展中国家模式。也称温饱模式,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谷类与薯类达200kg,肉蛋鱼不过5g,奶类也不多。
三是日本模式。也称营养模式,主要特点是既有以粮食为主的东方膳食传统特点,也吸取了欧美国家膳食长处,加之经济发达,人均年摄取粮食110kg,动物性食品135kg左右.

膳食结构三种类型
[编辑本段]

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 动、植物性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膳食结构比较合理,以日本人的膳食为代表。分析战后日本人的膳食结构,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粮食消费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谷物消费410g/d,1980年降至312 g/d ,下降了24%,但到1984年仍达298 g/d ,加上薯类,人均口粮(折合原粮)则达484 g/d ;�6�5动物食品消费增加较多,但并不过量,而且水产品食用量较大,1984年,人均肉类消费量62 g/d 、牛奶及奶制品168 g/d 、鸡蛋39 g/d 、鱼贝类95 g/d ,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量的45%,水产品蛋白质又占动物蛋白质摄入量的50%;�0�6能量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984年2594kcal,近几年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蛋白质83 g/d,无大变化,脂肪增加较多,为81 g/d但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别占总能量的59.2%、12.8%、28.0%,膳食结构总体上仍是比较合理的。但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死因顺位还是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初危害居民健康的结核病,由于抗结核药的应用,至80年代降至死因顺位10 位以后,肺炎随着抗菌素的出现,降至死因第4位;而如今死因前三位的疾病为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脏病(心肌梗死)。尽管有许多影响因素,但膳食结构的变化,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因素,这就是诸多日本学者呼吁防止饮食西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种类型 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大。谷物消费量人均仅160~190 g/d;动物性食物,肉类约280 g/d、奶及奶制品300~400 g/d以上、蛋类40 g/d左右。能量摄入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左右、脂肪130~150g,属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所谓“三高一低”膳食模式,以欧美发达国家膳食为代表。尽管膳食质量比较好,但营养过剩。
  大量研究显示,营养过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其中对高脂肪膳食与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研究最多,结论也比较清楚。早在1933年Anitschkow即指出高脂肪膳食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欧洲国家由于牛奶、黄油、干酪缺乏,冠心病发病率一度减少,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52至1956年,Keys等通过缺血性心脏病的广泛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膳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40%地区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高。另据Yerushalmy 等22国冠心病死亡率与饮食关系研究表明,冠心病死亡率与脂肪摄入量呈正相关,相关显著(r=0.659)。据美国“膳食与健康专家委员会”一项研究认为,膳食不平衡是若干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对心血管病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有高度参考意义,能量过剩可引发肥胖病并增大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该项研究还指出,有明确证据说明膳食脂肪及其它脂质总量和类型对患冠心病的风险有影响;临床、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增加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可致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是血清TC和 LDL-C的主要膳食决定因素,因而也是冠心病风险的决定因素;少数膳食脂肪与癌症研究显示,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与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生率、死亡率高有关。
  能量摄入增加、消耗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可致能量正平衡,长期能量正平衡是引发肥胖病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及一些动物实验证实肥胖病与冠心病、绝经期后乳腺癌、Ⅱ型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疾病、子宫内膜癌、骨关节炎等有关。人体研究显示,腹部脂肪堆积比臀部和大腿部脂肪积聚对Ⅱ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的风险更大,并可增加这些疾病的死亡率。
  关于蛋白质摄入量,Yerushalmy 等22国冠心病死亡率与饮食关系研究表明,动物蛋白质摄入量与冠心病死亡率相关显著(r=0.765),植物蛋白质摄入量与冠心病死亡率呈负相关(r=-0.43)。在一些国家的相关研究中显示,进食肉类食物多的膳食与冠心病及结肠癌和乳腺癌增加相关。这种膳食的特点是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常高,说明高动物蛋白质、高脂肪(尤其是高饱和脂肪)是冠心病和某些癌症的共同危险因素。
  营养过剩严重损害了西方人的健康,如今,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西方人的三大死亡原因,尤其是心脏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和日本。1988年美国一份«营养与健康»状况研究报告祥述了冠心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骨骼病等11大类疾病和酒精中毒,以及行为等问题,也详尽地分析了这些所谓富裕病与膳食结构的关系。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有125万人发生心肌梗死(2/3为男性),有15万人死于心肌梗死;每年发生动脉硬化、脑卒中50万,15万人死亡或失去自理能力;每年有47.5万人死于癌症;有1100万糖尿病人。高脂肪膳食对慢性病的影响也有例外。著名的七国调查发现,希拉克岛人群膳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40%,,其中29%来自单不饱和脂肪,仅8%来自饱和脂肪,心血管病远远低于其他西方国家。该人群的膳食特点是食用橄榄油、鱼、谷物、果蔬和红葡萄酒。有人提出,地中海膳食对预防心血管病作用最强的是红葡萄酒,可能还与花青素甙、生物类黄酮有关。
  第三种类型 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较少,膳食质量不高,蛋白质、脂肪摄入量都低,以发展中国家的膳食为代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些国家的人均能量摄入量为2000~2300kcal 、蛋白质50g左右、脂肪30~40g,能量勉强满足需要,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营养缺乏病仍然是这些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

合理调整膳食结构
[编辑本段]

十年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膳食营养在这些慢性病的发病及进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来预防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做到以下几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应食用多种食物,使之互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多种食物应包括五大类:即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纯热能食品。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某些癌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量选用红、黄、绿等颜色较深的,但水果不能完全代替蔬菜。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奶类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不仅含量高,且吸收利用率也高,膳食中充足的钙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延缓骨质疏松发生的年龄;减慢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速度。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及植物化学物。
4.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肥肉和荤油摄入过多是肥胖、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猪肉的脂肪含量远远高于鸡、鱼、兔、牛肉等,应减少吃猪肉的比例,增加禽肉类的摄入量。
5.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因此,要保证能量入与出的平衡,维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即膳食不要太油、太咸。正常成人每日烹调用油不应超过25克(半两),食盐6克

金字塔式的饮食结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怎样的饮食安排对身体最有益?~

  合理的膳食

  (一)合理膳食:
  不同品种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也不同,所以,人们进食的食物种类要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能的需要保持平衡,就称为合理膳食。
  (二)具体要求:
  1)膳食结构要平衡: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指所吃的各类食物的品种、数量搭配要合适,要与人体的需要相平衡。
  平衡的膳食结构为:
  A,粮食类:主食,占40%。
  B,富含蛋白质类:瘦肉、鱼、禽、蛋等。荤类,占20%。
  C,蔬菜水果类:素类,占30%
  D,烹调油类:调味品,占10%
  以上四类食物每天、每餐都应适当兼顾。
  2)膳食制度要合理
  根据消化系统的功能和规律,一般食物在胃内停留3-5个小时,再结合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每天以一日三餐较为适宜。
  一日三餐的比例为:
  A, 早餐占全日量的30%左右;
  B, 午餐占全日量的40%左右;
  C, 晚餐占全日量的30%左右。
  科学的进餐习惯应该是: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
  不科学的进餐习惯为:早餐吃得少(不吃)、午餐吃得差、晚餐吃得饱(大吃)。导致低血糖、肥胖症、心血管等疾病。
  3)减少烹调处理时营养素的损失
  A,使用冷水淘米,淘米次数不要太多。防止米粒表面营养素的破坏。
  B,油炸食品不仅破坏营养素,还会致癌,应少吃。
  C,蔬菜要先洗后切,不要浸泡时间过长,会破坏维生素。
  D,炒菜要急火快炒,损失的维生素会少些。
  4)食物应色、香、味俱全。
  合理的膳食不仅要考虑营养丰富,做出来的菜肴还要色(好看)、香(闻香)、味(味好)俱全,才能促进消化腺的分泌,才会增进食欲。
  5)食物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合理膳食不仅要营养好,还要清洁卫生,做到无毒、无害,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这只是一个基准,具体还要看你的年龄状况、性别以及胖瘦程度来定安排表。还有季节,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最补身子,这都是需要具体的状况来决定的。

食品搭配是实现合理膳食结构、保证营养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膳食多样化、合理化的必要措施。
人类自有饮食以来,就伴随着食物的搭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并不可回避的问题。
食物搭配是合理利用食物,提高膳食营养价值和饮食质量,增进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增加营养,使营养更加全面合理;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提高营养的利用率;有利于减少食品的副作用,达到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有利于防病治病,保持人体健康。

怎样的膳食结构对身体最有好处?
答:第一种类型 动、植物性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基本符合营养要求,膳食结构比较合理,以日本人的膳食为代表。分析战后日本人的膳食结构,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粮食消费逐年下降,1960年人均谷物消费410g/d,1980年降至312 g/d ,下降了24%,但到1984年仍...

什么样的膳食结构最合理?
答:膳食结构的优化: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应食用多种食物,使之互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多种食物应包括五大类:即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品、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纯热能食品。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和薯类,...

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能健康?
答:④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功能,增强机体对寒冷、高温等不良环境因素的适应性,提高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什么样的膳食结构最合理
答:蔬菜、水果类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增强人体抵抗力,畅通肠胃,每日最少应吃1斤。米、面等谷物主要含淀粉,即糖类物质主要为人体提供热能,满足日常活动所需,每日约5-8两为宜。判断孩子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1、食物结构分析:膳食结构和数量是否符合膳食指南的建议,特别是全谷物、深色蔬菜、...

怎样的饮食最合理有营养?
答:第三,科学烹调加工。食物经科学加工与烹调,目的在于消除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微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改变食物的感官性状和促进食欲。第四,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不同人群生理条件、劳动强度以及作业环境、对进餐制度给予合理安排。合理的进餐制度有助于促进食欲和消化液定时分泌,使...

健康的饮食结构有哪些方面
答:人体重量,来自骨骼、肌肉、脂肪、内脏以及水分,可以合理增加的只有脂肪与肌肉。健康增重其意义应该注重在肌肉上!脂肪的增加超过一定比例后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最直接关系明显的是心血管疾病。如何健康增重,其主要方法有三大要素:合理饮食、科学训练、规律生活!不过,这三句话真的是说得容易,做得难。很多人都...

怎样的饮食对身体会有好处?
答:氯的含量超过钙 镁 钾 钠的含量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食物里钙 镁 钾 钠的含量超过硫 磷 氯的含量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酸性食物酸性大小依次为:肉类,鱼类,蛋,大米,面粉。碱性食物碱性大小依次为:海带,紫菜,黄豆,番薯,土豆,萝卜,柑桔,番茄,苹果,牛奶。总之饮食结构应该是低脂肪,低动物...

膳食食物怎么对人体有益?
答:在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肌体所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蔬菜供给。蔬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如钙、钾、镁、钠及铜等,是膳食中无机盐的重要来源。水果、蔬菜中的纤维不能被人体所消化吸收,但它能吸收与保留水分使粪便软化,有利于大便通畅,也能刺激消化液...

好的膳食模式才有利于健康
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简单容易记住和执行,朋友们可以建立微信群,打卡膳食和运动,并且不要熬夜,不抽烟,尽量不喝酒,这二者对身体没有好处。有尊严地延长寿命,而不是得了病以后插满了管子延长寿命。生命的密度也高,长度也长是最好的。而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靠医学延长寿命。二三十岁的人,确实五六十岁的身体。生活质量很...

什么样的膳食结构对备孕最有益?
答:什么样的膳食结构对备孕最有益?备孕期间,一个均衡和营养充足的饮食对于优化生育健康和提高怀孕的机会至关重要。以下是备孕期间推荐的膳食结构:均衡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选择全谷物、糙米、燕麦、薯类等低血糖指数(GI)的食物,它们可以提供稳定的能量,并帮助维持血糖稳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