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责任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

作者&投稿:芒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各个公司的政策不同,所以规定是不一样的

各个公司的政策不同,所以规定是不一样的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职责~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不仅是一部针对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卫生行政管理法,更是一部劳动者健康权益保护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及其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必须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义务。《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包括几个方面:  2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1.采取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如对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病危害;对作业场所的危害进行评价、控制与管理等  2.实施对劳动者的健康监护。包括劳动者上岗前、在岗中以及离岗时的动态、连续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紧急健康危害事故时的应急健康检查等  3.作业管理或者劳动过程的管理。针对劳动者所从事的岗位不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制定相应的作业管理规章制度、作业损伤规程等;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用品,督促、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各种防护条件等  4.履行危害告知义务。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依法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有关待遇;在工作场所公布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章制度危害检测结果以及防护情况;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岗中定期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危害防护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5.履行对未成年工、女工等特殊劳动者人群的特殊保护义务  6.按照法律的规定,保证职业病患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工作安置  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其他义务  3  用人单位应当如何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1.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2.建立和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4.采用有利于防止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5.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注意维护  6.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并将结果向劳动者公布  7.对劳动者进行岗前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  8.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设置警示标志  9.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10.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职业危害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害的作业  11.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妥善安置有职业禁忌或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对疑似职业病者及时安排诊断,对职业病病人及时安排诊断、治疗、康复,妥善安置并依法予以赔偿  12.发生或可能发生职业病伤害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对遭受或可能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康复检查和医学观察  13.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14.劳动者申请作职业病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围绕上述对用人单位义务的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创立了一整套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制度,并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明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制度,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不履行法定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违法的性质、情节轻重、造成的危害后果等不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追究的法律责任包括
答:有炭疽、森林脑炎等;6、 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7、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10、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 、金属烟热等。二、职业病人享受什么...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具体内容是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法律规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为多选题
答: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

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是什么
答: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职责是什么
答: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职责? 《职业病防治法》有明确规定,主要有: 1.职业健康保障责任。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2.职业卫生管理责任。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人
答:1、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全面负责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主要负责人应该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如果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组织救援和报告事故,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
答: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责任是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用人单位应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控制,以及防止化学、物理、生物等危害因素的侵害。用人单位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口罩、耳塞、护目镜等,以保护员工免受危害因素的侵害。用人单位应该对工作环境中...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义务
答: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法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有哪些
答: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2、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3、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有哪些
答:主体责任包括以下7个:1、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2、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3、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