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43-160的翻译

作者&投稿:房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51.李广智退匈奴军
  匈奴大举进入上郡,天子派了一名太监跟从李广,练习军事,抗击匈奴。太监带领十个左右骑兵,纵马驰骋,看见三个匈奴,就和他们对战;三个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太监,快要杀光他的那些骑兵。太监逃跑到了李广那(说了这件事),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军中的神射手。”李广就带领一百多名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人。三个人因没了马只有徒步前行。走了十里多,李广命令他的骑兵拉开左右两边的弓,李广自己射击他们三个人:杀了其中的两个,一个活了下来-果然是匈奴军中的神射手。李广把他捆绑上马之后,看见匈奴有几千骑兵,他们看到李广,认为他是引诱骑兵,都非常惊讶恐慌,赶快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余骑兵都很惊恐,想要骑马逃回去。李广说:“我离开大部队十多里,现在像这样百余骑兵都逃走的话,匈奴一定会马上追赶射尽我们。现在我们留下,匈奴一定认为我们是替大部队引诱他们的,他们一定不敢袭击们我。”李广命令各位骑兵说:“向前进!”向前走到不到匈奴的军队二里左右的地方,停下,(李广)命令说“都下马解开马鞍。”他的骑兵说:“匈奴多而且靠得近,如果有紧急事情发生,怎么办?”李广说:“他们匈奴以为我们会逃走,现在都解开马鞍表示不逃走,用这个方法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了。”于是匈奴都不敢出击。有骑白马的将领出来巡视他的军队,李广上马和十多个骑兵奔跑射击匈奴的骑白马的将领,然后又返回到原来的军队中。解开马鞍,命令士兵都放任马躺在地上。这时适逢黄昏,匈奴军队始终以为他们的行为很奇怪,不敢出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认为汉军在附近肯定有埋伏的军队,想要趁晚上消灭他们,(因此)匈奴都领着军队撤退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
  152.贾诩论战
  曹操连续攻打张绣,一天早上带领军队撤退,张锈亲自追赶曹军。贾诩对张锈说:“不可以再追了,如果再追赶的话一定会被打败的。”张锈不听从(他的话),带领士兵和曹操交战,大败回去。贾诩对张锈说:“现在赶快再去追,再去交战一定可以胜利的。”张锈拒绝说:“你不用说了,到此为止。现在已经被打败了,再追又有什么用呢?”贾诩说:“士兵情况有变化,赶快前往一定会取得胜利。”张锈相信了他,就收拾闲散的士兵追赶,大战后,果然胜利而归。张锈问贾诩说:“我用精英的士兵和追赶他们撤退的军队,而你说一定会兵败;我撤退后用打败的士兵去交战胜利的士兵,而你说一定会战胜他们。正如你所说的,为什么反过来的都灵验呢?”贾诩说:“这个很容易知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却并非能和曹操匹敌。军队虽然刚刚撤退,曹操一定会行军时走在最后面;追赶的士兵虽然是精英,将军既然不敌,他们的士兵也很锐利,所以知道肯定是会失败的。曹操攻打见军没有失算,力气并未用尽就撤退了,一定是国内出现了问题;已经打败的将军,一定率领了轻快的军队迅速进攻,所以留下众多将领行走在最前面,众多的将领虽然英勇,也并不是将军的对手,所以用打败的士兵交战一定会胜利。”张锈于是就很佩服贾诩。

  153.张良计封雍齿
  汉高祖刘邦已经封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日夜争功不停,没有得到封功。刘邦在洛阳南宫,从宫中的阁道看见众多将领,到处互相坐在沙地中说话。刘邦说:“这怎么说?”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谋反呀!”刘邦说:“天下正当安定,怎么会谋反呢?”张良说:“陛下从布衣起家,以此来得到天下。如今陛下为天子,所封功的都是萧何与曹参所喜爱的,而诛杀的都是生平所结怨的。现在军吏统计功劳,用天下的不足处处封功,这是害怕陛下不能尽心封功,害怕又被怀疑平生过失诛杀,所以即将相聚在一起谋反罢了!”刘邦也担忧说:“那该怎么办呢?”张良说:“皇上生平所憎恨的,群臣都知道,谁最憎恨呢?”刘邦说:“雍齿和我有旧的怨仇,曾经几次羞辱我,我想杀了他;因为他的功劳比较多的份上,所以不忍心。”张良说:“现在紧急的是先封雍齿的功来在众多大臣中做个表率。众多大臣看见雍齿封功,就人人情绪稳定了。”于是皇上就摆酒,封雍齿为食邑在什方的侯爵,急着催促丞相、御史按照功劳封功。众臣结束摆酒,都欢喜地说:“雍齿尚且封为侯爵,我等这般人就没有忧患了。”

  154.刘邦急中生智
  项羽率领楚军与刘邦指挥的汉军长期相持不下未能决出胜负,壮士苦于军队旅途,年老的弱小的疲于运输军粮。汗王、项羽搁着广武山的深谷对话。项羽想要和汉王单独挑战。汉王意义斥责项羽。……项羽非常生气,大怒,埋伏的弓剑手射中汉王。汉王胸口受伤,就按住脚趾说:“敌人射中了我的脚趾!”汉王在创伤躺着养伤。张良强行请汉王巡视并慰问军队,用来安抚士兵,不命令楚军乘着机会追赶汉王。

  155.诸葛亮空城计
  诸葛亮驻扎在阳平,派魏延各将军的士兵向东进军,诸葛亮唯独留了一万人守着都邑。晋宣帝率领二十万群众抵抗诸葛亮,和延军交错行军,到小径的前头,在诸葛亮六十里的地方,侦察人员对白宣帝说在都邑中士兵少力量弱小。诸葛亮也了解宣帝将到,已经迫近有了威胁,想要前往到延军,相隔的太远,如果反过头来追赶魏延的军队,势必赶不上。将士们都失了神色,都不知道有什么计谋。诸葛亮则意气自信。敕军中都旗子倒在地上,鼓声停止,不得随意离开营帐,又命令打开四城门,扫地洒水。白宣帝经常说诸葛亮掌握重权,突然看到形势软弱,怀疑其中有埋伏的士兵,于是带领士兵急走上山。第二天食时,诸葛亮对部下拱手大笑说:“司马懿一定认为我伪装怯弱,将士有埋伏,沿着山走了。”侦察巡逻的士兵返回告诉白宣帝,正如诸葛亮所说的。白宣帝知道后,深深得感到遗憾。

  156 秦使者巧对
  秦国楚国交战,秦王派使人出使楚国。楚王派人去戏弄秦王派来的人,说:“你来也占卜战争的吗?”回答说:“是的。”“占卜的怎么说?”回答说:“很好。”楚国的人说:“唉,厉害啊!你的国家没有好的乌龟。楚王将要杀了你来用牲血涂抹新铸成的钟的缝隙,这个吉利怎么样?”使者说:“秦国楚国交战,我的大王派遣我来侦察敌情,我死了而且没有回来,那么我大王知道了会提高警戒整齐士兵来防备楚国,这是我所说的吉祥。况且假使死的人如果不知道,又重怎样衅钟?死的人如果知道,我难道会放弃秦国而帮助楚国吗?我将让楚国的钟敲了没有声音,钟敲了没有声音将士没有东西可以整齐他的士兵而指挥军队了。杀了别人的使者,不是古代的通有的协议,你尝试仔细考虑一下!”楚国的使者把这事报告给楚王,楚王赦免了秦国的使者。
  157.曹冲智救库吏 曹操的马鞍在马库,然而马鞍被老鼠给咬了,库吏害怕自己一定会死,他决议想要当面捆绑自首请罪,还害怕曹操不赦免他。曹冲对他说:“等到三天当中,然后自首。”曹冲于是用刀刺穿单衣,像被老鼠咬过一样,错误地认为他心里不愉快,容貌带有忧愁的神色。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世俗认为被老鼠咬过衣服的人,衣服的主人不会吉利,现在我的单衣被老鼠咬过了,这让我担忧。”曹操说:“这是胡说的,没什么可以苦恼的。”过了一会儿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报告给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孩子的衣服在旁边,还被老鼠咬,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曹操毫不追究。
  158.曹操许下屯田
  自从遭受慌乱,到处都缺乏粮食。各地豪强同时起兵,没有最终的收成的计算,饥饿了就入侵掠夺,饱了就放弃剩余的,各个豪强的军队瓦解奔流离散,没有敌人自己就破灭的数不胜数。袁绍在黄河的北面,军队靠着吃桑果活命。袁术在江、淮,捞取水草螺肉。百姓相互进食,州里很荒凉。曹操说:“安定国家的办法,在于使军队强大使大家吃饱,秦国人凭快速的农业发展兼并天下,孝武凭利用士兵和农民耕种荒田鋡 鋢给鋣 锄 平定西域,这些是先前祖先的良好的方式。”这年于是就募集百姓在许都周围利用士兵和农民耕种荒田而取得给养的办法,得到许多的稻谷。于是州郡按规定设置田官,在所在的地方积累粮食。在各地出征讨伐,没有运送粮食的劳累,于是歼灭了各个豪强势力,攻克平定了天下。
  159.拷打羊皮定案
  有二人一个背盐一个背柴,同时放下沉重的担子在树阴休息,两个人将要走了,争夺一张羊皮,各自说这是自己垫背的东西。李惠派遣争吵的人出去,看着州里负责文书的官员说:“这个羊皮可以拷问从而知道它的主人?”下面的群众都没有应答的人。李惠命令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用棒子击打羊皮,看见少许盐屑,说:“得到了羊皮的证实。”让争抢的人看这个情况,背柴的人于是就服气认罪了。
  160.孔融捷辩
  孔融年仅十岁,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气,担任司隶校尉。上门的都是有才华的有清高称誉的以及表兄弟姐妹等,才给予通报。孔融到了他的门下,对官吏说:“我是李俯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了,孔融上前坐下。李元礼问:“你和我有什么亲缘关系?”回答说:“以前我的祖先孔丘与你的祖先李耳有师生之谊,这我和你累世彼此交好。”李元礼和宾客没有不感到奇怪的。大中大夫陈韪后来到了,别人把孔融的话告诉陈韪,陈韪说:“小时候聪敏,长大后未必会好。”孔融说:“想必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敏。”陈韪非常局促不安。

什么意思
课本每个城市又不一样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第146篇~第160篇~

----词类活用 Ⅰ.图示: 一般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普通名词作状语 特殊活用: 使动(名词使动 动词使动 形容词使动) 意动(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 Ⅱ.简析: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受副词或能原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补语,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原动词束修饰限制.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语了. 例句: ① 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② 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刃杀害) 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识水性,游泳) ④ 客初至,不冠不袜.(戴帽子,穿袜子) 其中①②句带宾语,③④受能原动词\副词修饰限制. (二)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句: ①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 侯张良.(与….友善) ②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王(说坏话) ③ 烈山泽而 .(放大火烧) 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变弱) (三) 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 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 ③ 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 (四) 形容词活用的名词 形容词在汉语中,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语用为名词.活用后,从意义看,不在表示某中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 例句: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 ② 犹不能恃无功之重.(尊贵的地位) ③ 倚南窗口寄傲.(自得的心情) ④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红的花,绿的叶) (五) 普通名词作状语 所谓普通名词,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是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而作状语,就成了修饰关系.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 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 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 例句: ①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 ② 有席春天下,仓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 ③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④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一样) ⑤ 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2) 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吾得兄事之.(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②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把…当作父亲来对待) (3) 表示工具或凭借 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 ①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② 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③ 失期,法当斩.(依法) (4) 表示方位或处所 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 例句: ①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前面) ② 义庙礼之.(在庙堂上) ③ 既东封郑.(在东面) ④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主要还残存在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 如车载斗量,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礼贤下士,口诛笔伐.风餐露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手写体,漆是线等. (六) 使动用法 在汉语动词谓语中,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如“齐师伐我,”“公问其故.”等.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真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句: ①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与它同的诸侯来就拜) ②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互相争斗) 两句中的谓语,“朝”,“斗”都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在主语的支配下有宾语来实行的动作行为. 表达这类句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有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来完成的,因而是动用法的实质,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 例句: ①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 ②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使他成为国相) ③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使之成为干肉,腊(XI) ④ 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使其车辕向北,使其车辕南)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里,兼语结构述设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用这种结构来表述. 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很有可能是使动用法. 例句: ①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 ② 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使之束) ③ 操军方连船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曹军逃跑,有路之?走(之))。 ④ 闻寡人之耳者。(使我听到) 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很少,比较难辨别须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 例句: ①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使百余骑跟从)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秦国承担理曲) ③ 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也,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使人常膳)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①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之居洁) ② 今媪尊长安居之位(使之尊) ③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之弱) ④ 张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使之张,使之贫) (七)意动用法。 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1〉 名词的意动用法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的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侣鱼虾而友席鹿(以鱼虾为侣。以席 △ 总的来说.名词的使动语法.意动用法术很常见。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欢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用好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①吾妻之美我者.和我也(认为我美) ②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天下变小了) ③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135、白圭经商有道
【原文】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悝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译文】
白圭是西周人。当魏文侯在位时,李克正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他了解,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不好。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太岁在酉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变坏。太岁在子位时,天下会大旱;转年年景会很好,有雨水。太岁复至卯位时,他囤积的货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要增长钱财收入,他便收购质次的谷物;要增长谷子石斗的容量,他便去买上等的谷物。他能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节省穿戴,与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因此他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因而,天下人谈论经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白圭大概是有所尝试,尝试而能有所成就,这不是马虎随便行事就能成的。
136、避风行船
【原文】
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闻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国子博士李元规曰:“生平有江湖,未尝遇风,用此术。”
【译文】
在江湖上旅行就是怕大风。冬天,风是逐渐刮起来的,行船的时候可以做准备;只是夏天,一转眼风就刮起来了,往往遭到灾难。曾经听说在江湖上做买卖的人有一种办法,可以避免这种灾害。一般夏天起风的现象,在午后发生。想行船的人,一交五更就要起来,看见月亮星星光明洁净,四面一直到天边,一点云雾都没有,就可以出发;到了上午九十点钟就停船。这样,再不会碰到大风了。
137、裴旻射虎
【原文】
裴旻为龙华军使,守北平。北平多虎。裴旻善射。尝一日毙虎三十有一,既而于山下四顾自若。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旻跃马而往,次丛薄中。果有一虎腾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裂。旻马辟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惧,不复射虎。
【译文】
北平那地方老虎很多。裴旻善射,曾经在一天之内射死过三十一只老虎。然后他就在山下四处张望,显出自得的样子。有一位老头走过来对他说:“你射死的这些,都是彪,像虎而不是虎。你要是遇上真虎,也就无能为力了。”裴旻说:“真虎在哪儿呢?”老头说:“从这往北三十里,常常有虎出没。”裴旻催马向北而往,来到一个草木丛生的地方,果然有一只老虎跳出来。这只老虎的个头较小,但是气势凶猛,站在那里一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一点儿被虎吞食。从此他又惭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138、李泰伯指瑕
【原文】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乃似趢趚,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译文】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的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高兴的握住他的手请教。(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来修饰“德”字,好象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139、王安石改诗
【原文】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祗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译文】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140、王充论文与道
【原文】
繁文之人,人之杰也。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译文】
有文采的人堪称人中豪杰。写出的文章犹如大树下有根,上有叶,内有干,外有皮。文词的形式犹如枝叶、皮毛。胸中有思想,落笔成文章,形式和思想内容相一致。情真意切则能够文思敏捷,思想表达明晰。人写文章就像公鸡长羽毛,再漂亮的羽毛也是长的身体上,文章辞藻华丽却没有思想内容,就如同公鸡白长了漂亮的羽毛。
141、一轴鼠画
【原文】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142、农评《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译文】
唐朝画家戴嵩向来以画牛著称。他的画牛和韩干的画马同样著名。合称“韩马戴牛”。戴嵩有一幅《斗牛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马知节非常珍视这幅图。有一天,天气晴朗乾燥,马知节把这幅《斗牛图》从箱底拿出来,放在大厅前晒太阳。一个农夫前来撽租税,看见这幅图。他看著看著,不禁笑了出来。马知节在旁觉得很奇怪,便问农夫:“你懂得画吗?这张图有什麼可笑啊?”农夫回答说:“我只是个种田人,并不懂得画,但是却很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时候,一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力气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它拉出来。可是你看这张《斗牛图》,两只牛气冲冲地在打斗,而它们的尾巴却举得高高的。这根本和实际情形不一样嘛!”马知节听了,对这农夫的见识非常佩服。(取材自《独醒杂志》)寓意:画牛必须懂得牛的习性;做其他事也应该先了解各种实际的情况。即使是名家的创作,也应该以真实的事理为依据。
143、指头画
苏虚谷工指头画,每以巨擘为大笔,食指中指为中笔,无名指小指为细笔,相其机宜,运以神气,高古之致,超出恒蹊,似管成君反让一头也。前于白门相晤,见示短幅,上自题识,书法苍劲可爱,洵称双绝。近约庵亦善此法。东桥有题指墨《渔翁》云:“本朝高侍郎专长指头画,人物花鸟,信手而成,皆有奇趣。如《初平叱石成羊》,如《海神吐雾成市》,奇奇怪怪,有笔墨所不能到者。然苍莽无余,细润不足,未若此《渔翁》,须眉隐约,有江湖散人趣。而浓柳垂阴,微波生浪,钓竿鱼具,蒻笠蓑衣,色色精巧。使俗手为之,恐鼠须细笔,未必若此生动也。”因叹天地一指,生出如此奇巧,而我十指如铁,且不能握管作画,奈何。俗传:“一人遇吕师,指石成金。师问汝欲金否?其人曰:‘不要师金,只要师一指’”我亦不愿得约庵画,只愿得约庵一指。
【译文】
苏虚谷擅长画指头画,常常把大拇指作为粗毛笔,食指和中指作为中毛笔,无名指和小指作为细毛笔,观察它时机适宜的时候,用精神和气力运作(画画),高超傲古的程度,超出了常法,好像是毛笔反过来让它一头。先前我(与他)在白门相互会面,看见展示的短幅画,直到在上方书写的题识落款,书写的章法苍老挺拔值得喜欢,诚然堪称(书与画)双绝。近来魏约庵也擅长这种方法作画。陆东桥在魏约庵的指头画《渔翁》上题识说:“本朝的高侍郎专门擅长画指头画,人、物、花和鸟,随手就能画成,都富有不寻常的趣味。比如《初平叱石成羊》,比如《海神吐雾成市》,新奇怪异的样子,有些是毛笔墨所不能够达到的地方。然而空阔无边没有多余,细致装饰不足,不像这幅《渔翁》,胡须和眉毛隐隐约约,有种江湖闲散之人的趣味。并且浓密的柳树垂下的树阴,细微的水波生起波浪,垂钓的竹竿和捕鱼用具,用竹编制的斗笠和用棕编制的蓑衣,各种景色精致灵巧。假使一般的庸俗的人的手法画它,恐怕像老鼠的胡须那样细地用笔画,也不会像这般生动。”因此(我)感叹天地间的一根手指,就能产生像这样奇异灵巧的画,然而我的十根手指像铁指一样,而且不能握住毛笔作画,怎么办呢。凡俗间流传:“有一个人遇见吕师,(吕师)会指石成金。吕师询问你想要金子吗?那个人说:‘不要吕师的金子,只要吕师那能够指石成金的手指。’”我也不愿意得到约庵的指头画,只愿意得到约庵那能够画出指头画的手指。
144、林之栋画兰
【原文】
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
【译文】
林之栋擅长画兰花,喜欢出游,凡是听说哪里有兰花的,就必然要花大力气去寻它。有砍柴的樵夫告诉他,在某个大山沟中,经常闻到兰花的香气特别浓,但是荆棘丛生,虎豹横行,不能去。林之栋于是召集一些壮士拿着刀箭和取火的东西,准备了干粮,敲锣打鼓进入到深谷之中,就像面临大敌一样。到了后,看到的兰花,叶子就有一丈多,花和手掌一样大。从此以后,他所画的兰越是变得令人称奇。
145、逸马杀犬于道
【原文】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译文】
欧阳修在翰林院时,常常与同院他人出游。一次,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说:“你们说一下这事。”一人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另一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笑说:“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二人说:“那你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那二人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

高中文言文助读31到60的译文
答:分类: 教育/科学 解析:31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

河南人民出版社高中文言文注译解练
答:1.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的原文和翻译(71~~~100) 71 王坦直言惊益王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儿子,叫赵元杰。 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赞假山,而姚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在这里)只看到血山,根本没看到什么假山。” 益王很惊讶,问他(只看到血山的)原因,姚坦说:“...

语文文言文助读1-20 的原文加题目哪里有下载啊
答:《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1-20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15
答:http://baike.baidu.com/view/2685911.html?tp=0_00 有翻译

有没有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的整理(比如说古今异义、句式这种整理)_百度...
答: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的整理(古今异义、句式整理) http://www.ht88.com/downinfo/131307.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5dc4ef3a87c24028915fc344.html http://www.ht88.com/downinfo/135069.html http://www.docin.com/p-54605668.html 常见古今异义词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30-60的翻译
答: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30-60的翻译 20 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30-60的翻译... 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30-60的翻译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mu128602 2008-02-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

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126-156 一定要有原文!!没有翻译也行。有最好。谢...
答: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126-156 一定要有原文!!没有翻译也行。有最好。谢谢 1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143.农评《斗牛图》 144.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增订本下篇的翻译1—58
答:求《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增订本下篇的翻译1—58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侵犯著作权如何界定?崔嵬箜篌 2011-01-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40、周勃、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美得像美玉,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我们...

杨振中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
答:1. 求杨振中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165至180篇 165.匡衡凿壁借光[/B][/B] -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高中文言文助读下篇答案
答:1.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下篇翻译(15~58)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