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冯道为人能自刻苦俭约的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毛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译文供参考:

冯道为人刻苦简约。当晋国和梁国临黄河打仗时,冯道住在军队中,住在一间茅草棚中,不安设床和席子,睡在以捆柴草上而已。所得俸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感觉很安适的样子。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她家长后再送回去。丧父后居住在景城故乡时,正逢大饥荒,他倾家财救济乡民,自己却住在茅屋里,还亲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废而没有耕种和又没有能力耕种,他在夜里悄悄地去耕种,主人得知后登门致歉答谢,他却感到没有什么值得别人感谢的地方。后唐天成、长兴年间,连年丰收,中原没有大事发生。冯道却告诫明宗:“以前我在河东做书记时,奉旨出使中山,在经过井陉天险时,怕马有个闪失,小心翼翼地紧握着缰绳。到了平地就认为没有什么值得顾虑了,结果突然给从马上颠下受伤。在危险的地方因考虑周到而获得安全,处于太平的环境却因放松警惕而产生祸患,这是人之常情。”明宗问他:“丰收后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有保障了?”冯道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源于读文士聂夷中的《田家诗》,其语言简单易懂。明宗让左右抄下这首诗,经常自己诵读。水运将官在临河县得一只玉杯,上面刻着“传国宝万岁杯”。明宗问冯道,冯道说:“仁义才是帝王之宝,常言:‘大宝是表示君主的地位,何以守位的是仁义。’并说了一通仁义的道理。明宗不懂他说的话,冯道已离去,就找来文臣解释其义,(听后)嘉奖并采纳他的建议。

~

文言文冯道为人能自刻苦俭约的阅读答案
答:译文供参考:冯道为人刻苦简约。当晋国和梁国临黄河打仗时,冯道住在军队中,住在一间茅草棚中,不安设床和席子,睡在以捆柴草上而已。所得俸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感觉很安适的样子。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她家长后再送回去。丧父后居住...

文言文冯道为人能自刻苦俭约的阅读答案
答:译文供参考:冯道为人刻苦简约。当晋国和梁国临黄河打仗时,冯道住在军队中,住在一间茅草棚中,不安设床和席子,睡在以捆柴草上而已。所得俸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感觉很安适的样子。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她家长后再送回去。丧父后居住...

翻译文言文
答:冯道 为人 能 自 刻 苦 俭约。冯道 做人 能够 自觉地 (做到)自律吃苦 勤俭节约。当 晋 与 梁 夹河而军, 道 居 军中,那个时候 晋国 与 梁国 在河两岸驻军对峙, 冯道 居住 (在)军队里,为 一 茅庵,不设 床席。 卧 一束 刍 而已。

冯道恪尽职守的一生
答:不论是欧阳修还是薛居正,都在他们为冯道所撰写的传记里承认,冯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冯道早年在李克用军中任掌书记,也算是高级军官了,可他居住在十分简陋的茅草屋里,连席子也没有,晚上就和衣睡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稻草上;吃的食物也与士兵们完全没有两样,从来没有要求开过小灶。领到了工资,他...

文言文《夜丰审讯》
答:原文冯道为人能自刻苦俭约.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所得俸禄,与仆厮同器饮食,意恬如也.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周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

文史漫谈:冯道谦德成“乱世不倒翁”
答:李导听了不服,说:相公之“道”是无寸底的,小子的“导”是有寸底的,怎么不可呢!冯道听后竟说:老夫不唯名无寸,诸事亦无寸,“吾子可谓知人矣”。一笑了之。承认自己“无寸”且“了无怒色”。冯道为人也十分刻苦俭约。在晋梁交战前线,他在军中只搭一茅屋,室内不设床席,睡觉仅用一捆...

刘翊为人文言文
答:原文冯道为人能自刻苦俭约.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所得俸禄,与仆厮同器饮食,意恬如也.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周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

善于明哲保身的一代公卿:冯道
答:即便是对他持否定态度的正史也承认他居官能自刻苦为俭约《新五代史冯道传》)。在相位二十余年,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旧五代史冯道传》)。仅这一点,就足以让那些十万雪花银的清知府们无地自容。冯道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为官之道首要在于正,只有廉洁自律,冯道才能获得那么多帝王的信赖和同僚的...

关于五代十国时期丞相冯道的介绍
答:冯道家世耕读,从幼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恶食,唯以吟讽为事。当官以后,为人刻苦自励,生活淡泊,曾住在茅庵中,与随从人员共用瓢勺碗盏,一个锅里吃饭。父死归乡丁忧,他亲自耕田砍柴,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这样体察民情,所以深知民间疾苦。后唐明宗问他治术,他说:“陛下以至德承天,当日甚...

冯道为什么会杯称为不倒翁?历仕五朝,为官40多年
答:冯道出身于耕读之家,年轻时品行淳厚,勤奋好学,善写文章,且能安于清贫。他平时除奉养双亲外,只以读书为乐事,即使大雪拥户、尘垢满席,也能安然如故。天佑年间,冯道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辟为掾属。冯道为人刻苦俭约。在晋梁争霸时,冯道随军出征,在军中任掌书记,也算是个有级别的人物,但是他不讲究排场阔气,只搭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