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孔夫子的文化自信

作者&投稿:燕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翻译:9.5 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9.6 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了这些话,说:“太宰哪里了解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

感悟:磨难使人刚强、让人成长。孔老夫子也是这样的!孔老夫子的文化自信让人折服,他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晰。我是来传承文化的,如果我传承不了,那必有其他人来传承。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翻译:9.7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不怎么被国家重用,所以有时间学得了一些技艺。’”

9.8 孔子说:“我很有知识吗?根本不是这样。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的问题一无所知。我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从正反两个方向不断提问,让他自己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悟: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有点心理学的做法,正反两面问,引发别人的思考,只不过,心理学带有往前走的引导,带有一种客观事实在里面。有时,若太过依赖教练,整个头脑都变成他的。那还是学不会思考。真正的好教练是根据你的情况,帮你确定方向,然后陪伴成长、给予支持。而很多时候,他个人的行为就是一盏明灯,指引着你,给你方向和力量。

~

孔子的门人眼中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答:有一次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孔夫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人。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子路说:"孔子这个人啊,发愤时可以忘了吃饭,高兴时什么懮愁都扔掉了。他啊,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论语.述而》)应该说,正是这种开阔的心境使孔子获得了长寿。 饮食讲究以养生 孔子晚年...

孔子的名言和意思
答:——摘孔子《论语》——释义: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释义: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6、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求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演讲稿...
答:孔子深谙他众多弟子不同的天资与性格差别,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学习祖国文化的过程中,如园艺师精心修枝整枝顺应自然一样,使之体现个性化成长,可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独当一面。孔子于50岁左右时所教的学生数达到鼎盛。诸多弟子中颜回最得孔子的喜爱。一部《论语》有20处语录述及颜回的...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集的启示
答:”孔子是一个很博学的人,《论语》的内容,已经包括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也对今天的人们,还有借鉴的意义。孔子的学问,从那里来的呢?孔子说,我不是个生来就有知识的“圣人”,我的学问,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孔子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好古”。是从心里喜欢古代的文化。喜好,是学习最...

以“品味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800字作文
答: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

对孔子评价??多点!!谢谢
答:目前,世界许多学者对于《论语》的学习和研究盛行,此间了解魁奈对《论语》的赞赏之言,定能从中获得更多启示。 首先我声明我不是在毁辱孔子及其文化,我只是再说说自己的看法罢了。 在开篇我先问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孔子是什么东西??我想只要有一点文 化素质的人就知道这个答案,哈哈,是吧!甚至骂我很沙比,哈哈,让我...

孔子经典故事
答: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

孔子仁学思想的意义何在?
答:孔子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还具有它的借鉴意义,作为一种思想伦理体系,孔子的仁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所有儒家经典中最能反映孔子仁学思想的莫过于《论语》,其中出现“仁”的章节多达五十九处,而每次孔子对“仁”的解释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对这些章节的...

求《论语》的读书摘录
答:《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此无比强大。 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企业不也是这样么?) ...

孔子的成就
答: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于向老聃学习乐礼。另外,孔子访齐,曾与齐太师交流关于“乐”的见解并达到忘我的境界。《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行游四方中学习、欣赏古代的礼乐文明,这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旅游。除了提倡听乐观礼的文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