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浅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作者&投稿:湛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本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和现状,重点阐述语言文字训练在现今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探讨如何能有效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及现状。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经是语文教学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语言训练,历经沧桑几十载,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竟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沿。自《新课程标准 》 实施以来 ,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 ,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探究、开放 ” 等阅读形式 ,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 ,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 复述、 背诵等语言训练的现象越来越少。即使有这样的训练 ,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 ,忽略了语言的形式 ,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淡化。
二、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方式,企图一蹴而就,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这段论述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核心就在“自能”二字上。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对每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眼看、口读、心想,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语言文字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定能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就是语文教学的主干。那么,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
三、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
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
(二)抓好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环节。
备课时要找准训练点,做好预设;课堂上不放过训练时机,做好生成;根据学段目标做好常规训练,这是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成功操作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也考验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
1、 找准训练点,关注针对性。
备课时选好训练点并据以设计出训练程序是做好训练的基础。有时,一个的训练点一旦选定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如在《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来了兄妹俩的对话。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教师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找出“随便说说”指的是刚才说的哪句话。学生指出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接着再问:盲姑娘是真的这样随便说说吗?学生回答说:因为曲子非常难弹,她非常渴望能亲耳听到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教师接着问:既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寻她为什么又说“随便说说罢了”呢?这说明了什么?这一问,学生眼睛亮了,纷纷举手发言,说得很深刻,很全面。这样,联系上下文,找准训练点,步步深入,使学生感知了词句的丰富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复杂心情,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训练。
2、抓准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问:“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为什么不用“溶化”?教师利用这个提问进行一系列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三个读音相同的词语:“溶化”、“融化”、“熔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都有“化开”的意思,但化开条件不同,每个词语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写法也有所不同。类似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
3、重视常规训练,把握适度有效。
教学中我们必须非常重视常规训练,常规训练主要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训练,如学习生字生词、领会重点词句、复述大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加标点符号、语速测试、读写结合,应当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课后练习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的训练方式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些常规训练有明确规定。
(三)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复述和比较训练。
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优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重视复述训练,经常进行复述联系,是促进学生消极语汇转化为积累语汇的有效手段。
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也可从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句式的转换等方面加以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另外,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外,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长流水,不断线,每天检查落实。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一.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材料,
1.逐渐积累。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积累的意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要建立在感悟的基础上,它包括必要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又包括大量活生生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词语的积累 、句子的积累、片段的积累、篇章结构的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 灵活的筛选文中最有特色的字、词、句、段等进行吸收。如《荷花》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描写荷花姿态美的句子。《草原》一文引导学生抓住翠色欲滴,不用墨笔勾勒“等词句来吸收。而《花钟》一文中可引导学生积累与有关花的语句、诗句„„总之,应引导学生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好的词语,都可以积累下来。
四、重视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 形式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进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呢?训练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口头的,也要以是书面的,可以运用词语,也可以运用句子,还可以运用表达方法等进行有机训练 。
1. 用词口头说话训练 ,如《坐井观天》中的“无边无际”一词,要求学生会用它造句,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是表示大得没有边际,我们可让学生说说有哪些事物是大得看不到边际的,如:沙漠、草原、大海“等,然后再让学生用上“无边无际”一词来形容。
2. 句型模仿训练 。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很多,我们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后,应抓住其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句式训练 。如《秋天的图画》一课中描写秋天的句子形象生动,我们可以让学生仿照其中的句式,摹写“春天的景色”。再如教学《四季》时,在学生感悟课文之后,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要求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同时有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春、夏、秋、冬不同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
3. 抓特色课文,进行写话训练 有的课文段落的结构表达的方式,选取的材料都很有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机进行写话训练。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在学完后,可以让学生选 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方法,来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另外,语言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将语言训练延伸到校园、社会,给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促进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从而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感悟语言文字
1. 抓重点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与丰富,对课文有整体感悟之后,开始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花钟》一文中有一个精彩段落写不同的花开了,但词语不重复,表达非常生动。这样的妙处,学生在阅读中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就难以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如果让学生把文中描写花开的词语全部换成“花开了”。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感受。结果学生体会到一直用这个词,太烦了,从而也就很容易就体会到正面例子的表达效果了。
2. 灵活运用对比方法进行语言训练,感悟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这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与“这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这两句话要求学生进行对比理解,可让学生体会到反问句的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性。 三.计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培养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
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以读助讲,以读促讲,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杜绝单纯的内容分析。如教学《秋天的图画》一文中“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读后要求学生说说这些事物的颜色美吗?怎样才能读出它们的美呢?请你把表示颜色的词语读重些吧!并想象“蓝天中飞着洁白的鸽子,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的画面来体会美感,最后把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这样的指导,不仅使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还增强了阅读学习兴趣。同时朗读训练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朗读训练方式。如教学《草船借箭》的第二、三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说话的语气声调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周瑜妒忌心强,设计陷害诸葛亮,又不想露出马脚,读他的话要外松内紧,一步紧逼一步。诸葛亮遇事冷静、胸有成竹,他回答周瑜的话,要读得从容不迫,不卑不亢,语气肯定,多用降调。而鲁肃对朋友诚恳,所以他的话要读出对朋友的关切,而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把周瑜、诸葛亮、鲁肃的话一一作示范朗读,再让学生摹仿老师的口气朗读,这样学生就能学生就能进入角色,激发朗读的兴趣,提高朗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
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
(二)抓好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环节。
备课时要找准训练点,做好预设;课堂上不放过训练时机,做好生成;根据学段目标做好常规训练,这是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成功操作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也考验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答: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本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和现状,重点阐述语言文字训练在现今课堂教学中的重

如何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答:二、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 文本的核心就是语言,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言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例如、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和阅读感受等,都可以成为语言运用的训练点,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
答: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最重要的改变,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该做的事情。因为有了这个方向的转变,我们应该更多思考的便是如何寻找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寻找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要基于《课程标准》我们学校很多老师的案头唾手可得的...

如何在阅读课文教学中实现语言文字运用
答:怎样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 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教学确实需要讨论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不过这种讨论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人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答:语文教学的原则: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既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同时注重语言文字...

试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答: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是个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吕淑湘先生也曾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谈到: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基础工具性。在这个问题上,当前阅读教学中最...

如何在听说课教学中落实体验语言,培养策略和落实语用这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答:,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 ,忽略了语言的形式 ,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二、 《语文课程标准 》 的有关理念《语文课程标准 》 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答:只有找好关键点、激发点,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附藉。文素能够拥有一双发现文本中关键点、激发点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也与教师一生的努力分不开。如在《乡下人家》的执教中,老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能很好的挖掘到关键点、激发点。1....

浅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只有紧扣教材,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深化理解文本内涵” 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策略之一。现在,就结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和感受。在这节课中,我指导学生抓住一些...

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答: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有找好关键点和激发点,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和附藉。但是拥有一双发现文中关键点和激发点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这和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经验分不开。能够拥有一双发现文本中关键点、激发点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