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浅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作者&投稿:政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不应理解为就是强化人文性弱化工具性。几年的课改实践,从工具性滑向人文性,表现为:重人文轻工具,重实践轻知识,重感悟轻训练,重文学轻文章,重提高轻基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能力,是当前我们阅读教学急需探讨的问题。“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具有真正的“语文昧儿”,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相互融合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直都在实践研究的重点问题,就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想谈谈自己的思考。一、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只有紧扣教材,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深化理解文本内涵” 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策略之一。现在,就结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和感受。在这节课中,我指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深刻理解,从而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理解“众星拱月”这个词时,我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在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珍贵收藏时,我指导学生重点抓住“有……也有”这一句式体会圆明园景点的数量众多,风格各异;再引导学生抓住“上自……下至……”“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最珍贵”等词语使学生弄懂“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问题,这样当学生学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段时,就会自然地产生痛惜、愤怒之情,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理解最后一段时,我又引导学生抓住“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体会出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深刻体会了文本的内涵。二、理解是运用的基础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能力,是我的阅读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重点问题。那么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品词析句。比如“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下面我就结合《搭石》一课谈谈我在“字理析词”方面的一点做法。 课文在描写青年人和老年人走搭石时这样写道:假如有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我就抓住这个“伏”字,让学生感受家乡人们敬老的美好品质。“伏”是这课的生字,首先请学生认读,接着我说:这个句子,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再读读,有些词就会在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再读读。 再读之后,“伏”字被学生找了出来。追问:“伏”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弯。此时出示伏在甲骨文中的组成,左边一个人,右边一条犬。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最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课件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此刻,学生已深刻感受到家乡人们敬老的美好品质了,再加上“理所当然”一词,学生便更能深刻感悟到“敬老”已积淀为这个山村淳朴的乡风,淳朴的民风了。 通过字理的深入分析研究,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真正走进文本,达到在品词析句中更好的感受、感悟和积累。三、体会汉字的内涵 汉语是最优美、精确丰富的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感受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我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在剖析字理的同时,抓住文眼“野”字,引领学生感悟汉字丰富的内涵。《索溪峪的“野”》一课作者以一个“野”字统领全文,用轻松流畅的笔调,带我们感受了索溪峪山、水、动物以及人的野。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对“野”字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词语针对不同事物进行描写,具体的含义是否有所不同。山的“野”野在没有经过人工的雕琢与修饰,是一种天然的美,这野来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水的“野”野在不中规中矩,就像个性洒脱的山乡孩子,顽皮可爱;人的“野”野在人们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不经意间,举手投足,都显得非常纯真、质朴。 作者就是这样利用汉语丰富的内涵,准确描绘了索溪峪的“野”景、“野”趣,呈现出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和谐画面。有了这样的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传达出不一样的韵味。在自己写文章时,也要准确把握运用词语,挖掘词语丰富的内涵,正所谓:大巧若拙,在简单中营造朴实的美。四、增加结合阅读的小练笔 随堂练笔的安排要自然、恰当、形式多样,不能搞形式主义。中高年级,文本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运用也应是多角度、多方面、形式多样的。如教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我安排学生练笔: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想说什么?学完《穷人》,我安排了学生进行续写,用上文中学到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讲述、复述、拓展阅读等也可以适当安排 只要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二)抓好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环节。备课时要找准训练点,做好预设;课堂上不放过训练时机,做好生成;根据学段目标做好常规训练,这是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成功操作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也考验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
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
(二)抓好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环节。
备课时要找准训练点,做好预设;课堂上不放过训练时机,做好生成;根据学段目标做好常规训练,这是抓好语言文字训练的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成功操作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也考验教师的语言文字功底。

点燃学生对文学的热情: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答: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共同目标。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分享文学作品与学生分享那些令人陶醉的文学作品,比如唐诗宋词,让他们领略文学的魅力,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策划生动有趣的活动策划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班级诗词大赛、读书评论会等,让学生们在...

如何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答:既然环境决定了人的行为,教师就需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进行课堂教学,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受到这个氛围的感染。比如在学习《最后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在课前给学生构建了一个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笔者这样对学生说,假如今天就是你们上的最后一课...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
答:”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一方面、多读,再学一点古代汉语,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孩子刚会说话,一点一点积累,几乎没有提及,所识有限,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最后形成自我决断、多样,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语文素养是一种...

如何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答:二、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 文本的核心就是语言,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言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例如、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和阅读感受等,都可以成为语言运用的训练点,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语言智
答:在口语训练中也要贯彻这条原则。要创造适当的“语场”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自己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而不是强制他们去说。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思维还比较幼稚,但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学生们...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习作选材和表达能力
答:”也就是古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此语含义为与其给人现成的鱼,不如教会捕鱼的方法,教学中的阅读方法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读又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指导。(一)激发...

浅谈怎样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答:同时也是对我们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给予更严峻的考验。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是阅读者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筛选、加工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指导,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用意识训练
答:故此,语文教师心中应时刻有语用训练的意识,并以此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以落实“课标”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捕捉训练点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就必须善于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所谓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标”对不同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课文的内在训练因素,按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教学
答: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些常规训练有明确规定。(三)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复述和比较训练。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优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

学生在英语中的语感该如何加强?
答:那么,如何进行这种方式的训练呢?一是让学生阅读广泛、大量的英语材料积累语感,然后将获得的语感应用于写作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选择课内文章和课外的精品美文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并从旁指点学生对轻音、重音、高低音调以及停顿的处理。二是通过写作验证语感能力,以加强和巩固积得的语感。英语中的写包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