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如何打坐念佛~打坐的方法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打坐前准备:

1、打坐房间的光线不能太亮,否则光线刺激眼睛,无法入静。

2、打坐最好在早晚进行,空腹打坐效果最好(但是最好不要有饥饿感),如果只能白天打坐,也要尽量争取在饭后两小时后进行。

3、打坐前要上好厕所,使肠胃和膀胱都处于很清净和舒适的状态,身上的衣服、坐垫以及周围环境要舒适,可以在座旁放一杯水随时供饮用,放手表或闹钟看时间,膝盖上盖一个毛巾或毯子,因为打坐时膝盖部位会有冷的感觉,如不保暖,容易生杂念,影响入静。

4、要把手机和座机都关掉,如有条件,把房间从里面锁上,也可以在门上贴个条子“请勿打扰”,这样可以防止家人大声敲门、大声喊叫你的名字、或者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员突然进来使你受到惊吓,在深入静中很容易受惊吓,若受到惊吓后要立刻克制嗔恨情绪,要马上收功。

打坐过程:

1、打坐姿势
最好是盘腿姿势,松盘、单盘、双盘都可以,其它姿势例如坐着、站着、躺着也可以(躺着仅限病人和默念者),但是盘腿效果最好。一般人双手可以打坐禅的手印(见下图),放在肚脐外侧,离开肚脐1-2厘米,肩膀要放松下沉。双手也可以自然放在腿上或其它任何自己认为舒服的地方。

2、口念佛号
可以是大声、小声、默念都可以。如果杂念多就跟着念佛机或光盘大声念,念得速度快一些,要用佛号伏住杂念,不给自己生杂念的机会。杂念少或者没有杂念时可以慢速念或默念佛号。如果打哈气就默念,不打哈气时就出声念佛。

如果快速大声念佛也压不住杂念时,可以观想佛菩萨的金色相片,想着自己全身都融进佛菩萨的金光中,但是要注意,杂念退去后还是要持名念佛,除了阿弥陀佛佛号外什么都不想才能真正进入念佛的三昧(入静)状态。

3、打坐的时间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睡觉之前和之后(刚起床时)各打坐30-60分钟。

4、收功
首先要用意念反复告诉自己要收功了,然后搓搓手和脸(干洗面),揉一揉肚脐和涌泉(脚心)就可以了。也可以做一下眼保健操或八段锦作为收功内容(主要是一些穴位的按摩,网上到处都是)。最重要的是一边收功,一边要诱导出哈气,要尽量多打哈气,直到没有哈气为止,要学会打哈气,一开始是诱导,以后身体就自动化了。

5、衡量打坐和收功成果的标准
看头脑是否清晰,情绪是否宁静、爽快和愉悦,精力是否旺盛,身体是否清净和安逸。



1,打坐房间的光线不能太亮,否则光线刺激眼睛,无法入静。如果白天打坐,要拉上窗帘,光线昏暗一些比较好。

2,打坐最好在早晚进行,空腹打坐效果最好(但是最好不要有饥饿感),如果只能白天打坐,也要尽量争取在饭后两小时后进行,因为,胃里有食物,打坐容易困,更重要的是胃里的食物阻碍了能量在体内的运行,你会有一种气流堵在肠胃的感觉,气脉不通,在这种情况下打坐后,也没有神清气爽的效果。

3,打坐前要上好厕所,使肠胃和膀胱都处于很清净和舒适的状态,身上的衣服、坐垫以及周围环境要舒适,可以在座旁放一杯水随时供饮用,放手表或闹钟看时间,膝盖上盖一个毛巾或毯子,因为打坐时膝盖部位会有冷的感觉,如不保暖,容易生杂念,影响入静。

4,要把手机和座机都关掉,如有条件,把房间从里面锁上,也可以在门上贴个条子“请勿打扰”,这样可以防止家人大声敲门、大声喊叫你的名字、或者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员突然进来使你受到惊吓,在深入静中很容易受惊吓,若受到惊吓后要立刻克制嗔恨情绪,要马上收功

扩展资料:

1、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静坐时心摇则气散,修了一点点精气神,不仅会从夫妻生活方面漏掉,还会从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种“漏”、耳朵听多了也是一种“漏”、嘴巴讲多了更是一种“漏”!六根都会漏。为什么强调修行人上来第一步,就要关闭六根呢? 当六根关闭以后,精气神才会自动进入任、督二脉以及回到中脉里边。

3、打坐时面带微笑。

4、静坐胡思乱想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数呼吸,不数入息,只数出息。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

在道家的《阴符经》上,有一重要口诀——“禽之制在气”。就是说练者妄念纷纷,思想不能专一,是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乱则心乱。所以修习禅定主张先练气,修习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调顺了,心自然就不会再散乱。

社会上许多人练多年,还是身体经常出毛病,追其原因就是自己体内的气息调顺不好的缘故。道家还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万气本根”。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气的重要性,任何人无论体格多健壮,体内的气息若不调顺,即是大病来临。可以说,在身心的配合下,气息能够发生万种变化。

第一种:由一数至十,再由十倒数至一,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1、2、3......10、9、8 ......2、1......)。

第二种:由一、二......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并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

(1、2、3、4......99、100......1、2、3、...99、100)。

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应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

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 静坐数息时,呼吸自然,身体要放软,耳朵回转听自己呼吸。如在闹处修,听不到呼吸声,便用感觉来听。

5、日中一食可以辅助打坐入定。过了中午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吃了食物会使人阴气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过午还食会使胃和大小肠内堆积垃圾,所以,过午不食,是清肠的最好方法,因小肠和心互为表里,肠清则心清。吃饭过饱或过了中午还吃饭,会使经脉不通,经脉不通,则身疲困乏、心地闭塞,心地闭塞,则道业荒废。

若5-7点吃晚饭,则使肾经不通,无法后转上升起命门火,形成污秽之精,助长爱欲,接着7-9点使藏第八识之心包经不通,无法清除心脏周围邪气。久之,正居其内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脑思维被心包内之邪气所控制,接着9-11点三焦百脉不通,11-凌晨3点胆肝负担重,解毒换血功能下降,严重时影响睡眠。

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时,阳气不易升起,到了卯时,肠道淤积的浊物难以排除,在体内形成毒素,进入血液和脏腑百骸,到了辰时巳时的最佳吸收营养阶段不思饮食,形成恶性循环,到了午时心负担重,阴阳相交不利。

6、打坐会走火入魔吗?有些人怕坐禅时走火入魔,呵呵,说句实在的,一般人还没有资格达到那个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们最多出现幻觉使你神情恍惚(好比睡眠做梦),这些都是小儿科,不要把它当回事。

一般初学静坐的人,往往发现自己的思虑营营,非常杂乱,甚至,比起不静坐的时候,反而更加烦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认为自己不应该“静坐”,或者加上武侠小说与民俗神话等的传说,恐怕“静坐”会“走火入魔”。

其实,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头上安头,错加误会,构成心理上的阴影。说到静坐,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同时也正好暴露人类智能的大弱点。一个人的生命需要休息,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也是无可否认的真理。

参考资料:打坐-百度百科



明晓“三身合四智”都在一个人体上与人同行的道理,所以,“学佛”不能心外觅佛,“学佛”是像佛陀那样抛弃有修无证的千年讹传(日食一黍的苦修枯坐)、去“观自在”7天的时间就明心见性成为35岁的觉者;“学佛”就是认知“所有相皆是虚妄”、觉悟无相实相的自性、觉悟“自己不学佛就是佛”的过程。给身体之外的“泥胎塑像”烧香磕头、念佛号、接受谁的加持是“学僧人”,根本不是“学佛”。所以亘古弥今的“明心见性的不二正法”,其实是认识自身的“解剖学、微观学”,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
5、不起圣见,不生凡解,名禅定。二义无为,不立赤中,名般若。不欲善为,善恶无住,名菩提。

南无阿弥陀佛,一字一句的念,念的清楚,听得明白,自己念,自己听!

怎样打坐念佛~

打坐念佛的方法---元音老人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念佛,不出声。因为打坐出声念佛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但是坐到业识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佛,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念佛。
△念佛要快慢适中。念的时侯,要心念耳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心里过,不是有口无心地念去,要用耳朵聆听这从心里发出来的佛号音,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将妄念摄住不动而渐渐入定。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但不把它摄住不动就不能入定、开智能成道。因此大势至菩
萨教导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动,才能安然入定.

△这六根当中,以意、耳二根为难摄。眼睛闭上不看东西就能摄住眼根;嘴念佛就能摄住舌根(舌头);鼻子不闻异味就能摄住鼻根;身体不接触外境就能摄住身根。

△但是人的耳朵最灵敏,很远很远的声音都能听见,隔着一座大山的声音也听得见,外面噪音会吵得你心烦。



△至于意根,更难摄住,不要它动,意念会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跳出来。为什么呢?这是多生历劫的习气,它动惯了,不动不行。这在佛经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
宗所说的五个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的第一个心所,它存在于八识当中,时时刻刻在蠢动,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灭”,微细得很,只是我
们平时看不见。
  △有人说︰“我们不修行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行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
  ---不是的。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幺办呢?怎幺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念佛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
△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要解脱,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碍,有家庭,烦恼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
 
 △所以,我们时时要警惕,看破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里不恋着它,粗妄才可不起。接下来精勤用功打坐念佛,细妄又不免来侵袭,这是多生历劫的串
习,动惯了,一下子停不下来,☆但不要怕它。念头跳出来你能看见,不理睬它,妄念自然化去。念头来了你看不见,那你就跟着念头跑了,这就不能入定了。


△打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一切放下,心里要清清楚楚,念头一来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的本身就是一种妄心。压制也不行,压是压不死
的,比如搬石头压一草,石头拿掉之后,草又生起来了,这是不行的。☆纵或压死了,倒变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泼泼的转化法,不能用压制法。念
头来了,只不睬它,把佛号提起来,妄念自然转化掉。
如此精进修法打坐,直修到一心不乱。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用功。时时看着自己,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起了看不见,跑了一大段才觉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禅宗说︰不怕念起,
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
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 


△做功夫:

第一步︰念起不随。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
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
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埵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  
△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平时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念佛,才能与大道相应。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
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
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
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个死人
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念佛,心念耳闻。这是修行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
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念佛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
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念佛,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时上座,
不急不缓。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念佛,既不要
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展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理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禅修打坐去除杂念方法

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
答:2. 打坐的正确姿势:- 推荐盘腿姿势,包括松盘、单盘、双盘等。其他姿势如坐着、站着或躺着也可(躺姿适合病人和默念者),但盘腿姿势效果更佳。- 双手可结禅定手印,置于肚脐外侧1-2厘米处,保持肩膀放松。或选择任何舒适的放置双手的方式。3. 念佛的方法:- 念佛可以大声、小声或默念。杂念多时...

打坐念佛入定的诀窍
答:正统的禅坐方法,是七支坐法。所谓七支坐法是: ⒈双足跏坐——此有二式: ⑴如意吉祥坐——通常是以左脚在下,右脚置于左大腿上,再将左脚置右大腿上,称为如意吉祥坐。 ⑵不动金刚坐——将右脚在下,左脚置于右大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大腿上,称为不动金刚坐。这两种坐法,对于年长及初学的人,很难做到。 初...

怎样打坐念佛
答: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

在家打坐念佛,默念是不是正确的
答:可以的,默念、小声念和大声念,都没有任何区别,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功力深了,以默念为最好,因为不用受换气影响,最为连贯

正确的坐禅的方法与方式
答:坐禅之前必要的准备功夫佛教讲因缘,即内因,外在条件,因此,要想“坐”出“禅”来,对初学者,要有个好的因缘:(1)环境:要选空气好,相对安静,不易被人干扰之处,该开的窗门开;电视、收音机关;关好门,免得他人闯进打扰。这是自然环境。同时,心情要在比较平静时,身体状况要在心比较正常...

念阿弥陀佛的正确方法
答:端正仪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端坐或者站立或者行走,口中默念或者出生念阿弥陀佛或者南摩阿弥陀佛,字字入耳,口念耳听入心,如此念佛,功德受用无穷!

怎样才能正确念佛
答:排除杂念后,才能念得住,也就才能达到一心不乱,达到定中。四是口不断的念,不断的念,慢慢的口不再念,心中有个声音自动的在念,自动不刻意,完成第一步,第二步用耳痛圆根法门,专注的听心中这个自动的念佛声。1、系统学习打坐禅修,全面把握实证的理论原理、怎么入手,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遇到...

默念佛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答:01、正确地念佛,应当是:刚开始慢一些,且专心六字名号。不要怕慢,把每一个字,都念得清清楚楚、自己的耳朵都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坚持下去,念佛的速度和质量,自然会慢慢提高。学佛的人都知道,念佛号是佛教最普遍一种修行方式。对于大众来说,念佛号,即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最受欢迎的修行方式之一...

怎么念佛念佛的正确方法
答:1、只要你是真心念佛,不管在什么时间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想念,随时随地都可以。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念。给自己制定一个生活规划,每天的早晚都拿出一段时间来,或百声、或千声,多少不限。当然,不是我们计划好了要念多少声就必须得完成,就是完不成也没有问题的。只要...

怎样念佛才是正确的
答:第一、 如果念佛的时候你不相信佛能够精心,能够带来好运气,那么不管你念多久的佛,都是无用功,心诚则灵,一定要记得。第二、 念佛不是为了显摆什么,或者是做给谁看,念佛是自己心里的事情,所以说正确的念佛方法很多,哪怕不出声,照样能够念佛,心里念佛才是佛。第三、 念佛的时候,一定要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