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原文及翻译 《问说》的翻译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尤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说

刘开 〔清代〕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说原文如下:

君⼦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者也。⾮学⽆以致疑,⾮问⽆以⼴识;好学⽽不勤问,⾮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或不达于事;识其⼤矣,⽽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正”也。不如⼰者,问焉以求⼀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论:“求放⼼”,⽽并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思⾔“尊德性”,⽽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可问之事。贤于⼰者,忌之⽽不愿问焉;不如⼰者,轻之⽽不屑问焉;等于⼰者,狎xiá之⽽不⽢问焉,如是,则天下⼏⽆可问之⼈。

智者千虑,必有⼀失。圣⼈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之所知也;愚⼈之所能,未必⾮圣⼈之所不能也。理⽆专在,⽽学⽆⽌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已矣。

孔⽂⼦不耻下问,夫⼦贤之。古⼈以问为美德,⽽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所深耻者,后世且⾏之⽽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译文:

⼀个有见识的⼈,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

道理明⽩了,可是还不能应⽤于实际,认识了那些⼤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道德才能⾼的⼈,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那⾥去匡正⾃⼰。(对于)不如⾃⼰的⼈,向他们问,借以求得⼀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所说的以⾼才能向低才能(的⼈)问,以道德⾼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问。

(对)同⾃⼰⽔平相等的⼈,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学问知识)就丰富。”

孟⼦论述:“找回⾃⼰的放纵散漫的⼼”(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

古代的⼈虚⼼采纳善⾔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因此,狂妄的普通⼈的话,圣⼈(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的⾝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听取有益的'意见。

三代以后,有“学”⽽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是⼤⾮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呢?

认为⾃⼰对,别⼈不对,(这是)世俗⼈的共同⽑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

(对)⽐⾃⼰道德才能⾼的⼈,(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的⼈,(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平相同的⼈,抱着嬉戏的态度⽽不敬重他,不⽢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乎没有可以问的⼈了。

(什么)⼈(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以为是罢了。

⾃以为是,那错误还是⼩的;⾃⼰知道⾃⼰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向别⼈请教,这样危害⾃⼰的内⼼修养,(错误可就)⼤了,⽽陷⼊这(种⼤错误)的⼈常常(占)⼗分之⼋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所已经明⽩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来试试那⼈的才能;(或者)⾮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来逼使那⼈难堪。

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下⾃⼰的尊严(虚⼼向别⼈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且不喜爱问的⼈,(是)由于不能虚⼼;不能虚⼼(是)由于不诚⼼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考虑⼀千次,(也)⼀定会出现⼀次错误。圣⼈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不⼀定也不了解;普通的⼈所能做的,圣⼈不⼀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学习是没有⽌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可以问⾝份低的⼈,道德才能⾼的⼈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可以问年轻的⼈,只考虑道德学问⽅⾯的成就罢了。

孔⽂⼦不以向⽐他低下的⼈请教为耻辱,孔⼦认为他道德学问⾼。古⼈把“问”作为美德,⽽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反⽽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却做着⽽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文言文《问说》的翻译~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问说》的翻译内容如下: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
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
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
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清·刘开《问说》原文: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说苑臣术原文及翻译
答:”译文 景公喝酒,陈桓子(在一旁)陪侍,(陈桓子)看见晏子后对景公禀告说:“请(您)罚晏子酒。”景公说:“这是什么缘故呢?”陈桓子说:“晏子穿着粗布衣服,麋鹿皮裘,破辕的车子,并驾劣马来上朝,是隐瞒君主的恩赐。”景公回答说:“好吧。”倒酒的人捧着酒杯给晏子:“君主要罚您酒...

说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 古者包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法象,现象)于地,视鸟兽之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与地(一说为“舆地”,即“与”之繁体“与”通“舆”,“ 与地”即“舆地”。“舆地”,以车喻地,即大地之意)之宜(通“仪”,仪象,或法度),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

韩非子说难原文翻译
答:《韩非子说难》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翻译: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使自己的说法适合他。进说对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

日喻说文言文翻译
答:4. 求苏轼的《日喻》文言文翻译 苏轼的《日喻》译文: 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 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 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

马说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龙说 韩愈 原文及翻译
答:作品原文——《龙说》韩愈 龙嘘气成,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

马说文言文原文
答:不用驾驭千里马的正确方法来驾驭它,没有按照千里马的食量来喂饱它从而发挥它的才能,不能明白它鸣叫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不识千里马吧! 3. 《马说》原文及翻译 【原文】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答: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侧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译文: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

世说新语10篇原文及翻译
答:世说新语10篇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庄子·说剑》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1),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下(2),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3)。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4),募左右曰(5):“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6),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7)。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