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代中国人在教育投资方面近乎疯狂 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投资

作者&投稿:愚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一”儿童节将至,国际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投资最近进行的微信调查(下称“调查”)发现,96%的家长会带孩子出游、吃大餐或者以家庭日的形式庆祝。有 92%的父母亦会送礼物给子女,当中有 30%会赠送文具(在所有选项中最高)。另外,42%家长表示他们最重视子女的课外学习(远高于“课内学习”的 4%),显示他们愿意投入资源于子女教育相关的用品和服务。

子女教育成家庭投入重心 近 近 7 7 成中国家长期望孩子取得高学历

随着在教育方面物质、精神的双重付出,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成就也寄予了更高期望。调查显示,受访中国父母中有 67%期望孩子将来能取得本科以上学历。

中国家长同样注重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亲密沟通。调查发现,92%父母表示子女会经常或偶尔和他们讨论对未来的构想。 家长有可能了解到子女所想,于是从教育协助他们达成目标,砸钱为孩子报读课外兴趣班、辅导班等。

因此,中国投资者对子女的教育储备亦颇为重视。调查指出,中国有 83%家长将 20%至 60%的家庭年收入作为孩子的教育储备,甚至有 4%父母会投入 60%以上的家庭年收入。

“爱的供养”不仅反映在子女教育投入上

中国家庭围着后代转的属性在其它方面也有体现。调查显示,85%的父母将家庭年收入的 20%至 60%用于供给子女,而在此项上的花费超过家庭年收入 60%的家庭甚至也达到 4%。由此可见,中国父母“爱的供养”不仅反映在子女教育投入上,更可能贯穿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不过,调研发现,中国父母“养儿防老”思想有所松动,受访对象中有一半不期望子女照顾他们的退休生活。由此可知,在供养子女方面,中国父母并不衡量投入和产出比,终其一生都在围着他们转。

事实上,这种无私供养的牺牲精神对中国家长的投资行为影响至深。施罗德投资早前发布的《2016 全球投资者系列报告》亦指出,家人是中国投资者投资的主因之一,有 32%的中国投资者表示“支付子女或孙辈的教育费用”是其投资的主因,高于全球的 20% 。报告更发现,24%的中国投资者的投资主因为给“子女或其他亲属提供收入”,略高于全球水平(23%)。

施罗德投资提醒,为更有效地保障及满足子女的教育需求和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中国父母应放弃依赖日常收入应对子女教育开支和退休储蓄的传统观念。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综合制定满足家庭各阶段整体需求的财务规划,定期回顾调整。只有通过稳健的多元投资组合配置,才能在实现子女教育和退休目标的同时,减少对家庭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

教育投资的关系~

在现代经济中,教育投资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早在两百多年以前,经济学界的先驱们就已经对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促进作用开始了研究。当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就具体阐述了教育的资本价值,并认为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开始注重对教育的投资,因而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明显上升,由此可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到了20世纪下半叶,学术界普遍认可了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论断。而且不少实证研究也不断证实了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舒尔茨1961年在《教育和经济增长》一文中,对美国1929年至1957年教育投资增量的收益作了测算,直观形象地揭示出了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1929年,美国国民收入为1500亿美元,当时美国工资收入与资本收入之比为3:1,这表明国民收入中由人力资源和资本各自创造的比例是3:1,因此可以计算得出,1929年的国民收入中:由人力创造部分为1125亿美元(1500亿美元×3/4),由资本创造部分为375亿美元(1500亿美元×1/4),当年美国劳动力总数为4920万人。因此人均创造国民收入为2287美元/人(1125亿美元/4920万人)。再看1957年的情况:国民收入为3020亿美元,工资收入与资本收入之比仍为3:1,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人力创造部分为2265亿美元(3020亿美元×3/4),资本创造部分为775亿美元(3020亿美元×1/4),当年美国劳动力总数为6800万人,因此人均创造国民收入为3330美元/人(2265亿美元/6800万人)。显然,1957年的人均创造国民收入要比1929年的水平高1043美元(3330美元/人-2287美元/人=1043美元/人),从以上计算中,可以看出差额是由于劳动质量提高而得来的,而劳动力质量提高则又归因于教育投资。丹尼森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一书中,用不同于舒尔茨的方法对1929年至1957年美国经济的增长因素进行了研究,从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中,逐项推算各因素的作用,并估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根据丹尼森的计算,美国1929年至1957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5.3%。奥内尔的研究表明:1967年至1985年期间,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为58%,发展中国家则高达64%。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也验证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究其原因,完全得益于明治维新以来政府长期对国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从而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在1905-1960年的55年间,日本的国民收入增加了9倍,在此期间,劳动力只增加了0.7倍,物质资本的投资也只增加了6倍,但教育投资却增加了22倍。1960-1975年的15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倍,同期的教育投入又增加了10倍。优先发展教育使日本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众合利达教育老师:从生存角度来说,需要衣食住行,而衣食住行的获得需要生存技能,生存技能怎么获得呢,需要学习,需要接受教育。人类,或者动物界都需要学习才能生存。而如何能生存的更好,就需要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的内容包括什么,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需要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基础上,学习更好的生存技能,而生存方式在每一个时代所推崇的教育都不同,因此教育像是投资,你让自己或是子女接受一些教育,学习一些技能,古代士农工商,有上天的自然选择,也有后天选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十年前,大家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家长会让孩子报考计算机,外语,很热门,再前十年大学报考法律,文学等,现在很多给孩子报考建筑学,师范等。他们在给孩子或是孩子给自己,或是他们给自己进行投资,每个人选择的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这样就像是有成功的投资,有失败的投资。大家常说要看清形势,但是很少有人能真的看懂。教育是一门学问,投资也是。教育是一门投资,就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表示他们有相同的特点,但是也有不同。

为什么这一代中国人在教育投资方面近乎疯狂
答:由此可见,中国父母“爱的供养”不仅反映在子女教育投入上,更可能贯穿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不过,调研发现,中国父母“养儿防老”思想有所松动,受访对象中有一半不期望子女照顾他们的退休生活。由此可知,在供养子女方面,中国父母并不衡量投入和产出比,终其一生都在围着他们转。事实上,这种无私...

为何中国人最愿意为教育买单?
答:因为中国人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想从孩子的教育抓起,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就特别的重视教育。

中国人重视教育的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家风传承下去,出人头地是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最大期望,他们会在教育上投入很大的精力。第二,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祖辈、父母都受了很多苦,她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辙,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就会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因为他...

中国人的根消费主要包括哪些
答:根文化深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底层,影响着人们消费的方方面面,衍生出中国人独特的根消费。基于延续目的的投入和花费,主要包括教育消费(对下一代)、祭祖消费(对上一代)、仪式消费、房地产消费、节庆消费。1. 教育消费——可怜天下父母心 根文化在教育消费领域表现最明显。常常听到有些中年父母慨叹道:我们...

你觉得中国人为什么对教育如此重视?
答:首先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的教育就非常重视,从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开始,在那时时期开始,人们就对教育非常重视,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同时也可以是培养人们的品德,所以人们在教育方面看到了非常大的好处,所以说重视教育。

民办教育发展历程,民办教育发展历史?
答:公众教育代表教育的基础,民众教育预示着教育的未来。公元前525年左右,30岁的孔子开始私学,广泛招生,打破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并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到平民。孔子可以说是民办教育的鼻祖,儒家思想、教育理念在当时惠及社会,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办教育的根源在于自由思想、百家争鸣的“血液”。两千多...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答: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对孩子期望太高,失望越大;中国人自古崇尚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少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配图:孩子上兴趣班 第二,急功近利,对孩子急于求成。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给孩子报很多的课外...

结合中国近代史谈一谈什么是爱国主义?
答:如果把救亡图存比作中国近代史的主旋 律,那么,苦难、抗争、求索,就是这个主旋律的交响曲,这个交响曲,奏出了悲壮、雄浑的近代爱国主义乐章。 中国近代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以苦难史、抗争史 、探索史为三条主线,既能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又能了解国情,更能...

为什么现在做培训和教育这一行业很吃香?
答:首先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行业很赚钱,毕竟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那种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所以在孩子教育这方面向来都是不吝啬花钱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投入甚大。再加上国家对于教育的定价向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所以导致这个行业演变成了一个暴利的行业。其次教育行业作为国民基础行业,是长...

为什么当下的父母都特别重视教育?
答: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多数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2、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感情,个性和人际交往。3、重视学习结果,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