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学的小学教育英语和语文,本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投稿:点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汉语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汉语学习人群不断扩大。如今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在国外,有孔子学院。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吸引了众多学习者。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的交流方法,能够读懂中国字,说清中国话。语言本身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基本的汉语知识之外,还需要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采用有效的传播策略,让更多的汉语学习者,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一、常用的传播策略方法
(一)课堂渗透法
对外汉语作为一门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有限的课堂时信慎间,合理的运用策略,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的“见缝插针”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授课中出现的“你好”日常问候语句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讲解:与同龄人、平辈份的人打招呼、问候是用你好即可,但是,在遇到老年人、长辈等,打招呼问候时,就要用“您好”这一词语。在这其中,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们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长幼尊卑,以及敬老爱老的儒家思想。
又如,讲授“帽子”这一词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明,中国人不喜欢戴绿颜色的帽子,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帽子”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代称,可以告诉学生们关于“绿帽子”背后的故事。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地道的汉语知识,也能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还可以活跃课程氛围。
再如,教师在运用PPT授课,展示婚礼中的祝福语、红包等,汉语知识时,学生们会说出自己对新人的结婚祝福贺词,“祝你们幸福!”。在展示的中国式婚礼中,新娘都用盖头盖着,这种情况,会引起学生们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掺入一些关于中国婚礼的传统文化习俗,例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结婚之前新郎新娘不见面等,虽然是一种旧式的文化,在今天已经不流行了,但是,其中一些合理的成分,还是可以和学生们讲述一下的。
(二)文化专题展示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知识的教授,不是单调的进行。在不影响整体课程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接近的文化进行专题展示。集成一些传统文化资料,巧妙合理的嵌入到汉语教学中去。
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诗歌,教师可以专门收集一些代表性强的诗歌作品,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分析,并调动学生们对诗歌背后的文化思考。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先秦的诗经、礼乐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及近现代诗歌等。每一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时代背景等,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向学生们进行介绍。这种专题性的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方法,会大大加深学生们学习印象,从而逐渐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古代诗词歌赋。
(三)课外洞梁活动实践传播法
有条件的学校,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时,除了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主动研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某些文化性较强的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对于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纳坦运学校,在端午节期间,鼓励学生们到食堂观看包粽子,学生们在观看并品尝粽子的同时,一定会思考,这种做法特别的事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在这时,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解清楚,粽子的故事。北方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种经典的历史故事,会大大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又如,在重阳节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登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九九重阳,登高望远。重阳节亦称“登高节”,秋高气爽、遍地黄花时节,登山游览,欣赏深秋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重阳节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又有高寿含义,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学生们在登山过程中,可以加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还可以抒怀胸臆。教师通过对学生们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传播策略
(一)在传播内容方面,要专注异同,循序渐进。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在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十分复杂庞杂。对于一般的外国学生,如果不加选择的进行传播教育,不仅会给学生们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还会引起学生们抵触心理。从这个角度分析,在传播传统文化上,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在内容层面,要专注异同,遵循循序渐进的顺序。例如,在学生所在国家与我国历史背景方面的相似,这就是一个较好的文化传播切入点。这种准确的切入,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接触新文化时产生的抵触心理。在基于相同的文化基础上进行介绍讲解后,教师就可以把我恰当的时机,讲述一些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对中华特色传统文化的兴趣。一般来说,教师要按照先物质文化,再抽象文化的顺序进行介绍。因为,物质类的文化,具有可感可知,具有实物形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接触和掌握,而抽象文化,大多是一些人文精神,需要学生们在掌握一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才能理解。教师在选择讲述一些物质类文化时,还需要注意,要尽量回避一些比较敏感的政治、军事话题,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们注意力,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的同时,去用心思考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物质类的文化,如饮食、武术、剪纸等,这些具体的东西,本身也承载着一定的精神类文化,教师要善于引导并进行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们在理解物质文化背后的人文故事后,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等。通过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何利用中华才艺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遗憾的是,当今的中国人似乎对中华才艺感兴趣的不多。不要说掌握,即使是了解也很有限。据我所知,许多要参加对外汉语教师选拔的年轻人,为了考核通过而临时抱佛脚。“艺到用时方恨少”,任何一项中国文化技能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多年的学习和练习。既然立志投身于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就需要从长计议,多长本领,尽早开始了解和学习一些中华才艺本领,别“现上轿,现扎耳朵眼”。

我现在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四的学生,在我看来这个专业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语言和文化是他的基础,同时,你还得学好英语,毕竟它比较通用,最好还能掌握另一门语种,在一些好的学校里都会有开设,像我们学校因为地理优势就开设了泰语,因此,这个专业呈现的是一种中文、英文和其他外语三足鼎立的局势,同时,相关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也很重要,有一些更详细的内容,你可以到国家汉办的网站去看一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把论语里的思想运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
答:以上是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语》中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外汉语教学博大精深,我只是选取一部分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能把《论语》中的教学思想应用到对外汉语中更少之又少。我们需要把中国的文化经典与对外汉语教学糅合,发挥文化经典的魅力,也能更好地传播...

当中国春节与学汉语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情?
答:对汉语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也是在学习中华文化。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观念融合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体认这些节日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用以解释其所遇到的表层文化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是对外汉语教师思考并正在实践的。 巧用春节教汉语 彭莺 徐海铭 在意大利,学习汉语的困难...

为什么要语文教学中传播中华文化?
答: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 语文是学习与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习语文便是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众多好处,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素养。1. 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传承中华文化,
答: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汉语。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给外国输送属于中国的文化。还可以宣传中国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执着坚持下去、渗透下去,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不二行为,成为社会发展...

汉语教育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对唐代语文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唐代的主城长安成为东西方乃至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各国争相派出本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一些先进制度。首先,唐朝繁荣的本土文化吸引了大量海外留学生,这为中国教育带来了必要性。唐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汉代。课程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随着宗教的传播而产生的课程,一种是政府组织的课程,让...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答:2、开设传统文化大课堂,加强基本人文知识训练。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学校的大课堂开设传统文学讲座,内容包括诗词曲赋鉴赏、儒家经典赏析,中国古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国民风民俗研究等。3、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单的几个...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答: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文、诗、词、曲、赋的内容本身可谓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时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们读古文,吟古诗,吸取古人思想的精髓,让他们走进迷人的童话、绮丽的诗歌、精彩的小说之中去体会美丽的生活情趣。学生们在阅读学习成语故事中...

我国语文教育如何走好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
答:我们应该注重推动汉语的国际化,促进汉语教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普及,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学习汉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应该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答:孔子学院的兴起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将中国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活动途径传播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文化作为软实力对于发展起到...

海外设立孔子学院的意义
答:日常经费中,中方可按协议负担所派出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的工资、住房、国际旅费、医疗保险等费用,提供免费教材、图书、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料。同时,经孔子学院总部同意,中方还可提供海外孔子学院组织的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专项活动的经费资助。其余费用应由外方负责解决。2、管理 海外孔子学院实行年度预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