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宇宙观到底怎样的 不同国家的古代人的宇宙观是怎么样的?

作者&投稿:揣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宇宙观:

早在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天文观测活动。在授时和星占两个主要需求推动下,中国天文学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展出以28宿和北极为基准的赤道天文坐标系统,创制了圭表、漏壶、浑仪、简仪和水运天像台等天文仪器,积累了丰富的、连续的观测记录。

在三国时代就已编制了包括283个星座1465颗恒星的星表,史书中还保留有大量奇异天象记录,其中包括公元前687年的流星雨记录、公元前613年的哈雷慧星记录、公元前32年的极光记录、公元前28年的太阳黑子记录、公元134年的超新星记录。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不仅为服务于政治和农业的历法制定提供了基础,而且也发展了具有独特哲理的宇宙观,包括无限宇宙的概念、天地的结构模型、宇宙的生成演化和天人关系。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的结构相继出现过三大模型,即盖天模型、浑天模型和宣夜模型。盖天模型把天地的结构设想为一把附着有众天体的左旋大伞笼罩着一个倒扣的静止的大盘子,约在西汉末年成书的《周髀算经》给出一个典型的论述。

浑天模型把天看作一个附着有众天体的球壳绕极轴左旋,关于静止在天球中央的地之形状则有地平和地圆两种观点,关于天体的运动,这两种模型一致认为恒星随天一起左旋,而对于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则有左旋和右旋之争。

宣夜模型抛弃了伞笠或球壳的固体天假设,主张众天体自然漂浮在充满气体的虚空之中。明代哲学家黄道周(1582———1646)为说明岁差还提出过一种地动宇宙模型,在恒星天球内地球和日月五星绕共同的宇宙中心运转,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3376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宇宙观



1)天圆地方(盖天说):大致形成于周初,是中国古代宇宙学说。字面的意思是说眼前的地面是平的,整个大地也就是平的且是且呈方形的,天空就像是一个大“锅盖”罩着大地,天地在地平线衔接,日月星辰此升又落,于是乎就有了“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但是这种情况下天与地就无法吻合了,于是又有人提出,天与地并不衔接,而是像一把大伞高高悬挂在大地之上,地的周围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园穹形的凉亭。还有一种说法是,天地皆是球穹状,二者距离8万里,北极位于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永不停息,只是有时距离远了就看不见了。有关的古书记载还有“天不足西北”、“地不满西南”、“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不得不惊赞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值得一说的是,天圆代表时间,地方即空间。由此可以追溯宇宙一词的来源。“宇”指各个方向、各个地点,“宙”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甚至是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等等这些所有的具体时间,战国末期的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简单说宇宙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2)浑天说:起源于战国,“浑天”目前最早被西汉末年的扬雄提到,最初的观点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所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全天恒星都不在一个天球上,而日月星辰都附在天球上运行。东汉张衡在《张衡浑仪注》中提到,天不是半球形,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像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但是天球不一定是宇宙的界限,天球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所谓“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后来一行等人通过实地测量天地,否定了盖天说。

3)宣夜说:起源也很早,清末邹伯奇给出宣夜的字面解释是,“宣劳午夜,斯为谈天家之宣夜乎”,即整夜喧嚣达旦,表示天文学家整夜忙于天文观测、互相讨论;晋代天文学家虞喜等人提到:“宣,明也;夜,幽也。”,意思是天体运行昼夜变化。“宣夜说”这么一个学说的确有其观点:天没有固定的穹,而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气体中漂浮游动或静止,因此运动形态不同、速度各异;天无限高,显得苍穹,且无形体。其进步性在于:认识到宇宙无限且无固定的形体,行星运行各有其规律。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在《晋书*天文志》中保留了宣夜说的唯一资料,才使得这一思想得以保存下来。

4)中国古代“五行”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意思是五大要素的运行和变化构成了世界,这是中国古代学者对世界本源的一个探索,但是由于视野的局限性,其观点的来源也只是局限于地球自然界的表象而已,其实我们知道,世界并非像“五行”说的那样简单,自然界自有其运行机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时刻在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5)中国古代宇宙观的特点是宇宙进化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宇宙生成的论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由“道”生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模式。《易传》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生成,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模式。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易纬·乾凿度》把宇宙早期的演化史分为四个阶段:未见气的太易、气之始的太初、形之始的太始和质之始的太素四大阶段。最具科学意义的宇宙演化观点是南宋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元气旋涡”假说,“这一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出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形成个地在中央;气之轻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类经图翼·运气》)。

6)人地关系。中国古代先哲把“究天人之际”作为重要的思考问题,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观。但“天人合一”并非如当今许多人所误解的“天人一体”,而是在“天人相分”基础上的“天人同构”。它的两个重要推论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原则和“天人感应论”。在天人关系问题上,道家强调“以人合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战国以来逐渐形成的天人感应论,沿着意志感应论和自然感应论两个方向发展。西汉(前206—公元23)哲学家董仲舒(前179—前104)认为天像人一样有意志,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行为和政治措施也会反映于天,使占星术具有了司法或预警的性质,天文学家成为天意的解释者。东汉哲学家王充(27—97)认为天地是含气自然,人不能以行为感天,而着力发展自然感应论,为物理科学和时间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基础。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怎样的?~

天圆地方和浑天说
后一个是讲大地像鸡蛋黄被天空包围,

这里面古代人大多都是地心说者,认为地球是中心。而这里面只有玛雅人不是,而是拥有宇宙日历。人类社会古代对于宇宙观点大致分为5类,一个是以西欧天主教和东欧东正教的地心说,他们自认为地球之外是上帝和众神的统治地区,自认为是住在世界的西边。也是距离众神最近的地方。
之后是中东地区国家,普遍认为自己是众神使者,是连接西方和东方的桥梁,是神的儿子。他们也认为天圆地方。
东方印度认为神在喜马拉雅山上住,是极乐世界的天柱,他们认为天有两个柱子,一个在南边海洋上,一个在这边,南高北低。整个世界是直梯形的,他们住在世界的西牛贺洲。他们对宇宙的了解也是天上星星是诸神。
之后就是中国了,天圆地方,自认为住在世界中间,这也是根据跑日本的商船和继续向东走很多人无果折回根据自己目测距离推测的。中国人认为神在东方,而自己则是距离神比较近的人。但是也有部分神住在喜马拉雅山和藏北高原上(昆仑山)自认为天有三柱,南天一柱,西天一柱,北天一柱。后有商客走到最北边到海而止(北冰洋)
最后就是以中美洲土著玛雅人,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为首的文明,他们都认为自己住在一个星球上。有自己宇宙日历,根据推算可以测出地球到太阳距离,以及自己星球到其他星系的距离。对宇宙的了解和整体程度远超现代人。对太阳系认为是有十二大行星。(我们以前是九大行星后冥王星被排除为八大行星)也就是说他们比我们认知还要远。后来霓神星和妊神星以及鸟神星被当今人类发现后发现玛雅人早就知道它们存在并且在那以外还有当今人类没有发觉的星,以至于现在人类科学家要根据古代玛雅人提供的线索来找未发现行星的轨道。而且中美洲人不像其他文明信太多的神,或者说在那种几乎人人都迷信的年代里他们更多的是理性的。

什么叫世界观,什么叫人生观,什么叫价值观?
答:在过去我们讲阶级斗争的时候,一个人的阶级立场、阶级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这个问题也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的一种延伸、一种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世界观...

古人也有宇宙观
答:      在古人的宇宙观中,月亮实在是一个美好的意象。而宇宙与时间又难舍难分,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呢?看着小学三年级的表弟,我看到时间是成长、是期待、是再也不用受人管教;时间是什么?凌晨一点宵完夜回来的路上五十多岁的的士师傅说是责任、是担当、是怎样用自己的时间为...

从宇宙观来说,人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答:1. 当我们从宇宙的角度审视人的存在时,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宇宙观”的含义。宇宙观是对宇宙演化过程的整体认识。西方的宇宙观通常局限于物质层面的解释,而中国的哲学,如老子的思想,用更为深邃的语言揭示了宇宙的奥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描述了宇宙法则“道”如何通过阴阳对立...

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出发,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答: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宇宙观提倡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强调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这种敬畏之心将引导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护自然环境。综上所述,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出发,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需要树立尊重自然、平衡利用资源、合作共生、促进生态文明和培养对自然...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什么?
答: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的高度概括是‘四法印’,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的‘行’指一切有为之法,因缘形成的一切事物。有形的色法和无形的心法皆属行法。‘无常’粗分讲,有生就有灭,变化无常;细分讲,任何事物都无一刹那的恒常,在一刹那之间起著生灭的变化。...

古代中国人是如何通过神话建构其宇宙观的
答:"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早期的宇宙观,此宇宙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创世神话内容的基础之上,而"天圆地方"宇宙观形成的思维机制是神话思维的"自我中心化"和类比联想的混合思维。古代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起源于古代神话特别是创世神话之中,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神话的第一母题是...

很多人都在说三观,到底什么是三观
答: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古人为什么认为宇宙是“天圆地方”,是通过是什么观察的?
答:关于天圆地方,还有这样一个巧合,《内经》中说人“头圆象天,脚方象地”,想来甚是,不知这对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否也有些影响。古代的人虽无法真正去观察宇宙空间,但他们另辟蹊径,从几何学的角度去看“天圆地方”的观念,发现其中似乎确有缺漏之处。若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天地...

人类总是以人思维看宇宙
答:从天文学、生物学、孔子、老子、孟子、玛雅人、诸世纪,天外来客、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四大宗教经典等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希奇的是几千年前基督教的《圣经》中,宇宙万物;地球是圆的、宇宙在扩张、宇宙归根到底起源于“无”、 以色列的复国、尽至中国的计划生育……等等都能找到。凡科学能发现的《圣经...

02老子的三观(宇宙观 人生观,治理观)
答:第二个特征就是“冲”,充气对冲,相反对冲,相互竞争。这种对冲是必然的,也是永恒的。对冲的结果就是“和”。和是平衡,动态的。所以老子的宇宙观就是生---冲---和。从而引出“生冲 和”的人生观。生命诞生是生,公司创立是生,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还有竞争都是冲,有生就有冲突,就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