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投稿:霍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很多同学对生物可能不是很懂,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生物,同时又想学会生物,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 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拓展阅读:如何学好生物

  1. 理解记忆

  理解了东西才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这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

  2. 联系实际记忆

  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

  例如:

  “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

  “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3. 形象记忆

  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

  例如:

  U——(象尿桶)脲嘧啶

  C——(象半圆包过来)胞嘧啶

  A——(象线飘起来)腺嘌呤

  T——(象胸前的十字架)胸腺嘧啶

  DNA的结构特点可以借助DNA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形象显示帮助记忆。

  4. 英汉互译记忆

  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

  例如:

  H——Hear (can’t hear 听不懂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S——Speak(can’t speak不能讲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ADP中的D——Double“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5. 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例如:

  (1)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

  “无(病)中生有(病)为(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有(病)中生无(病)为(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2)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

  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

  (3)叶绿体色素分离带——

  胡黄ab向前走;

  橙黄蓝黄颜色留;

  叶绿素ab手拉手;

  叶黄素儿最纤细;

  叶绿素a最宽厚。

  6. 体验记忆

  亲身体验必有助理解,知识容易理解,必然加深记忆。

  例如:

  发给学生蚕豆种子,让学生亲手剥、观察、分析、讨论其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促进对植物种子、种皮、胚、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等名词的理解记忆;

  7. 合作记忆

  (1)各部分感官(眼、耳、口、手)要合作,大脑的左右两半球要合作眼、耳,鼻、舌、身各通道充分利用起来,使大脑皮层各个中枢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加深记忆。

  (2)同学之间要合作有意识得把要记忆的问题抛给同桌,或者同桌将问题抛给自己,既能够补充彼此在记忆上的弱点,又能引起双方的更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引起“有意注意”,加强理解和记忆,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

  8. 网络图像记忆

  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整体上掌握知识,可用关系图或画简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例如:

  动、植物的发育过程(书本第112、115页);精子、卵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基因等。

  9. 列表对比记忆

  “有对比才有鉴别”把相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清异同;记少不记多,减轻记忆负担,增强记忆效果。

  例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10. 纲要记忆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例如

  :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11. 简化记忆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12. 衍射记忆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记忆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例如:

  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衰老等知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生命现象、生命体系及其发展过程。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必修一是我们打好生物基础的重要阶段。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一上册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吧。
人体健康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高一上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比如,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避免不良嗜好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以防止疾病传播。
细胞组成
细胞是构成所有生命体系的基本单位。在高一上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的组成和功能。每个细胞都包含着细胞膜、细胞核、质体等组成部分。通过这些部分的协同作用,细胞可以完成代谢、运动、分裂等功能。
基因遗传
基因是决定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物质。在高一上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通过遗传,父母的基因可以传递给下一代,产生相应的遗传变异。我们还了解了常见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在高一上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方法。绿植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并释放氧气。这个重要过程不仅维持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转,而且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在高一上册的生物学习中,我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海洋、湖泊到森林、*原等,每种生态系统都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方式。我们还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高一上册的生物学习涵盖了人体健康、细胞组成、基因遗传、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等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自然世界。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
答: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到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答:青霉菌、曲霉菌等)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球藻 5.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胞质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自养生物,宏观状态以水华和发菜的形式呈现 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本质区分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不 同 ...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
答: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如下: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4...

高中生物必修一高频考点总结
答:癌变是一种多基因累积效应。 高中生物必修一高频考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必修一考点知识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盘点归纳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2020 ★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答: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二】1、蛋白质功能: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答:高一的生物必修一主要讲的是细胞方面的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高一生物 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梳理1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氨基酸分子间以肽键的方式互相结合。由两个氨基...

求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后者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以上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9、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蓝紫光和红光的光合效率较高。30、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见必修一P 103 31、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其氧原子来自于水。32、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

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
答:生物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如下: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2、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3、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
答: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喜剧越来越少了? 匿名用户 2013-11-04 展开全部 绪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学习生物需要讲究 方法 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