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前三篇在训诂方面有什么特点 评论下 《尔雅》吧!!!

作者&投稿:闳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   训诂的萌芽 训诂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百余年间的事,但作为训诂事实——解释词义的材料——早在先秦时期就存在了.有依据字形说解字(词)义的,有依据字音推求字(词)义的,有用同义字(词)来做注释的.当一个字(词)赋予特定的某种学说或思想时,就用语句加以说明,如《孟子·离娄上》:“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孟子讲解恭、敬、贼三个字词),完全是为了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以上可以看成是训诂的萌芽.   汉代的训诂学 训诂发展于汉代.秦末社会的大动荡,引起了语言的大变化.先秦典籍多凭口耳传授,汉代用隶书写出,称为今文经.从汉武帝时起,用“古籀”、“大篆”等书写的古文经陆续出现,其中多有古字、古义,不尽为人所识 ,训诂由此而兴盛发达 .训诂最先从经书注释开始 .《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传本,四种不同注释,其他经书也有各种传本和注释.同时,在汉代产生了《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四种训诂专著?这一切为训诂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训诂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播迁流转,语言起了很大变化.而古书词义深奥,不易理解,于是注释之风日盛.在这一时期里,不仅儒家经典反复注释 ,而且还注释了《史记》 、《汉书》、《老子》、《庄子》、《楚辞》等书,其中精义颇多.南朝宋齐以后,出现既注释经义,又注释注文的“义疏”体注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训诂学的内容.这时的字书有《字林》、《纂文》、《字统》、《文字集略》、《玉篇》等书,但大多亡佚.   隋唐时期的训诂学 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义疏”体注释,儒家主要经典都有义疏,其中孔颖达《五经正义》最著名.孔颖达的义疏不仅有关于词义的注释,而且有对文法的说解,此外,这时期还大量注释子部书籍和史部书籍,如杨倞《荀子注》,成玄英《南华真经义疏》,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等.这时期还有解释双音词的《兼名苑》、解释日常口语的《字宝碎金》、《俗务要名林》等.此外,继承发展了音义书.音义书产生于魏晋,唐代陆德明编撰的《经典释文》是音义书的集大成者,还有唐代高宗时玄应的《大唐众经音义》,唐宪宗时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上述注释书代表了隋唐时期的训诂学水平.   宋元明时期的训诂学 宋元明时期的训诂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不墨守前人成说,常常另创新义.如王安石的《字说》,王圣美倡导的右文说等;②对古韵(两汉以前的韵部)开始有所认识,吴棫的《韵补》,郑庠的《古音辨》是研究古韵的先导;③明代朱谋?的《骈雅》,方以智的《通雅》是发展雅学的著作,在双音词和方言俗语研究方面有很多创见.   清代训诂学 清代是训诂学大发展时期,不仅对前人已经注释过的经典著作进行再注释,而且还提出训诂学的若干理论问题.这一时期出现很多训诂大家,如:顾炎武、江永、桂馥、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阮元、朱骏声等.清代学者从事训诂研究的主要方法是:①依据对文字形体的分析确定本义,说明引申义.②依据音同音近的道理识别假借字,用本字去阐释文义.③用比证文句的方法考释词义.④因声求义,从同源词角度研究词义的系统性.   以章太炎、沈兼士、黄侃等人代表的近现代学者,宣告传统训诂方法的结束,把西方语言学理论引进训诂学之中,最主要表现在推求字源和语根、研究同源字.从训诂学的发展历史看,两汉是第一个高峰,清代是第二个高峰.训诂一直附属于经学,直到清末才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语言科学.

《尔雅》前三篇在训诂方面有什么特点~

《尔雅》前三篇叫《释诂》《释言》《释训》,“训诂”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训”“诂”二字连用在一起,发端于周末鲁国人毛亨,毛亨注释《诗经》,定书名为《诗故训传》。用浅显的话来说,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今天所谓”训诂”,往往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

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

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

对于《尔雅》的写作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

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编写的。这种种说法都不可信。《尔

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

《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麑(suā

n,即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

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

《尔雅注》。

从《尔雅》的性质来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释五经的训诂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

汇编,而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才有较大的发展。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

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

来讲解。而汉代的统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尊《诗》、《书》、

《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在官学里讲授经义。这就促进了

训诂的繁荣。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随后把这些随文而释

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尔雅》就是这样一部

训诂汇编。它并非是一人一时之作,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是由当时一些儒生汇集各

种资料而成。历经秦火、战乱之后,这部书在汉代初年重新问世,又经过经师儒生的陆
续增补,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尔雅》。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

“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

“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

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可以分成两大类。前3篇,即“释诂”、

“释言”、“释训”解释的是一般语词,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例如:

如、适、之、嫁、徂(cú)、逝,往也。(释诂)

克,能也。(释言)

明明,斤斤,察也。(释训)

尔雅前三篇在训诂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 训诂的萌芽 训诂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百余年间的事,但作为训诂事实——解释词义的材料——早在先秦时期就存在了.有依据字形说解字(词)义的,有依据字音推求字(词)义...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答:《尔雅》主要使用了以下义训方法:(1)直训,直接用一个单词解释另一个单词;(2)同训,把一组同义词汇集起来用一个常用的词语进行解释;(3)递训,即为了说明词义,几个词辗转相训;(4)分训,对多义字的训释,或分条分别说明它们的意义,或在同条中分别列几个义项;(5)互训,即用意义相...

我国古代训诂学文献有哪些?
答:“诂”大致为训解古词古义及其他基本词,“训”大致是训释连绵词及重言词,“传 ”是在“诂”与“训”的基础上阐释诗的内在涵义等。毛亨的“诂”“训”“传”有两个特点,一是“诂”“训”“传”的含义及使用,仍具有词源的特征,二是《周南·关瞍诂训传第一》之类名称表明毛亨并未将“诂...

汉语训诂学的典籍
答:“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就是言辞近于雅正的意思。书中有的以汉代的今语释古语,有的以雅言释方言,有的以俗语释雅言。《释诂》、《释言》、《释训》3篇主要是类聚一般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用一个通用词作解释,如《释诂》:“初、哉、首、基、肇、祖、...

尔雅的国语词典尔雅的国语词典是什么
答:十九篇。相传〈释诂〉一篇,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为孔子、子夏、叔孙通、梁文所增补。基本上当是由汉初儒者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中国最古训诂名物的书。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语词,后十六篇专门解释各种名物术语。《尔雅》的注释有晋郭璞注,宋邢_疏,清邵晋涵的《尔雅...

训诂详细资料大全
答:所谓“训诂”,也叫“训故”、“诂训”、“故训”、“古训”。一般认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尔雅》前三篇叫《释诂》《释言》《释训》,“训诂”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训”“诂”二字连用在一起,发端于周末鲁国人毛亨,毛亨注释《诗经》,定书名为《诗故...

《尔雅》的内容
答:前两篇以释单音词为主,一般用直训的方法;后一篇以释复音词为主,基本用义训的方式。具体又分为: 1.《释诂》 “释诂”的意思是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或者是用通用的语言解释方言土语。《释诂》的训释特点是,把若干个同义语词汇集在一起,用一个常用语词解释。例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

尔雅的作品评价
答:《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的今话是汉代的话。《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由于《尔雅》在文字训诂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自它以后的训诂学、音韵...

汉代训诂学的特点
答: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是:单音词占优势,向双音词发展,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广韵》《集韵》《韵略》《虚字说》、《助字辨略》、《经传释词》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个说法的出发点是汉字不限于同一种读音挂钩,从读音看汉字缺乏体系性,而从意义角度看汉字显得非常有规律性,而且字形结构反映了字义...

新训诂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没有突出其训释方法的特点,所以《纲要》把传统训诂学上的义 训方法分为直训和境训进行阐述.因为不同的训诂方法是基于其在 具体的训沽实践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创造总结出来的,所以其形成 的理论依据也就不同.对这几种方法的理据,作用和使用时应注意 的问题,《纲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突出了训诂学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