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是意音文字,西方是拼音文字 谁能回答一下拼音文字和意音文字各自的优缺点呢。谢啦谢啦

作者&投稿:巩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远古时代,先民为了交流的需要,创造了语言和文字。文字在发展早期都是图画形式的形意文字(可以“望文生义”,又称表意文字)。例如仓颉造字。他是按照万事万物的特征造出许多象形字。发展到后来,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表达的意思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文字越来越发展为抽象性更强的符号系统。在西方,形意文字演化为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在中国,则演化为一种图形符号,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意音文字系统——汉字。
在非正式的场合,意音文字往往被称为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但这只是一种比喻或形象的说法,严格说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这种说法使人误以为意音文字只和表形表意有关系,和语音没有关系。事实上,意音文字和所有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一样,也必须完整地记录语言的读音。
中国文字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西周铭文是一个阶段,属于上古文字,以图形、会意为基础;周宣王以后的籀文到秦小篆是第二个阶段,以转注、形声为主,对物理世界的形态的依赖大大减弱,抽象性更强,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已经少有新文字的创造,更多是对字的写法(笔法与结构)的关注。大体说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中文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属于同一个辨识系统。
西方的表音文字(拼音文字)只要会说就会写,国民识字率很高。而汉字独立于拼音之外,笔画繁难,就连许多饱学之士都会发出“汉字至难”的感慨。对于汉字的反思到五四时期更达到了一个高潮,鲁迅甚至发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呐喊。当然鲁迅这么讲有些极端,就像他在《狂人日记》中极端地说“仁义道德”后面只有两个字“吃人”一样。汉字并非一无是处,它也可以作为表意文字来使用。中国这么大,各地发音不同,但写下来,意思都相同。甚至语言完全不同的日本、朝鲜在古时候也主要是用汉字做书面表达。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类早期发展原理上基本一致的象形文字在中国演进为意音文字,而在西方演进为拼音文字?我这里提出一个生活和生产方式导致如此变异的假说。
中华文明生产方式的主流是农耕文明。这种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周边环境相对稳定,图形符号在人们脑子中的形象比较固定。人际交往主要是近距离的熟人社会交往。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出发,人们对于田地丈量有更加迫切的需求。因此早期的象形文字进一步演进为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但是侧重于图形的符号系统——汉字。作为例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思维的特点是长于形象思维、整体思维、比喻、直觉,短于逻辑思维、分析。象阴阳五行学说及对应的人体五脏的相生相克关系、中医的望闻问切、观人之象乃至相术。“意象名词丰富但抽象名词缺乏”。“周代所有的古哲学家中,只有墨子和韩非子的风格接近有力的论证风格。孟子毫无疑问是伟大的诡辩家,然而他也只是对‘利’、‘义’等大而又泛的词感兴趣。其他哲学家,如庄子、列子、淮南子,只对漂亮的比喻感兴趣”(注2)。
而西方文明的基础,源自于地中海沿岸古希腊城邦国家之间借助于航海的贸易文明(注1)。航海的周边环境相对农耕的周边环境变化大,图形符号在人们脑子中的形象不易固定。人际交往的很大一部分是远距离的陌生人之间交往。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出发,以航海为基础的贸易文明更加需要船与船之间、船与岸之间的远距离喊话,对于以声音为基础的人际交流有更加迫切的需求。因此早期的象形文字进一步演进为侧重于语音的表音文字。

西方[xī fāng]
西方,普遍指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国家。指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菲利普·尼摩的《什么是西方》指出,五个关键基本要素或称“五大奇迹”构筑成当今的西方,它们是:(1)希腊民主制、科学和学校;(2)古罗马法律、私有财产观念、人的个性和个人主义;(3)圣经的伦理学和末世学革命;(4)中世纪教皇革命的人性、理性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三要素融合;(5)启蒙运动的自由民主改革。
中文词语方面的西方有多种意思,主要指方位名,东方的相对方向,即西边;西洋,指位於西半球、北半球的国家,相对於东方而言。语出《诗·邶风·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中文名
西方
拼音
xī fāng
外文名
West
注音
ㄒㄧ ㄈㄤ
词性
名词
引证解释其它概念
基本解释
1. [West]∶西边或西边的地方。
2. [West]∶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美各国。[1]
引证解释
1. 方位名。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晋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玄宗时亢旱,禁中筑龙堂祈雨。命少监冯绍正画西方,未毕,如觉云气生梁栋间,俄而大雨。”
2. 犹西洋。指欧美各国。章炳麟《訄书·商鞅》:“故法家者流,则犹西方所谓政治家也,非胶於刑律而已。”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出国的时候,不知你的去向。但是我们对于西方的景仰,好像是我们先天的遗传。”
3. 指西方净土。唐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诗:“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那晓你,飘然竟往西方去;害的我,不伶不俐奈如何。”
4.复姓。南唐有西方邺 。
5、方向。
太阳下山的方位,东方的反方向。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6、中国西方。
中国西方的城市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西。
7、五行西方。
根据中国易经协会主席陈帅佛与邵伟华,唐明邦合著的《五行定位》西方为金。[1]
其它概念
佛陀
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弗知。”曰:“五帝圣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仁义者,圣则丘弗知。”曰:“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则丘弗知。”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间,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丘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商太宰嘿然心计曰:“孔丘欺我哉!”
学界通常认为,“西方圣人”是指释迦牟尼,推断《列子》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作品。
佛极乐世界
梵名Sukha^vati^ 之意译。音译作苏诃缚帝、须摩提、须阿提。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关于该净土之情况,在阿弥陀经中有详细之解说,而阿弥陀佛今仍在彼处说法。据无量寿经等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陀,即得开悟。然在该净土中,有所谓边地、疑城、胎宫等处,乃为怀疑阿弥陀佛之救度者之往生地。
佛西方极乐世界
有关极乐往生之教义与阿弥陀佛之信仰,自印度以来即极兴盛。于现存藏经中,关于弥陀与极乐之著作多达两百余部。此外于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后代师家之著作与极乐世界变相之图画更是不计其数。余经中虽有阿■、文殊、药师、弥勒等诸净土之说,然于人间广为流传,且成为人类内心渴仰之对象,则独以弥陀之极乐净土为最。尤以北传佛教而言,极乐世界可谓民间信仰之普遍归趣。近代学者对于极乐之原语及极乐世界之方位、距离、净土之土体、思想起源等有种种说法。[2]
西方各国
西方国家,指西欧、南欧、北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由于这些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欧美,所以有时也称作“欧美国家”。
西方指经济上的资本市场经济,政治上的民主共和体制,文化上的基督教地区。
最初西方只是地理概念,当前它的文化概念越来越明确。
构成因素
菲利普·尼摩的《什么是西方》指出,五个关键基本要素或称“五大奇迹”构筑成当今的西方,它们是:(1)希腊民主制、科学和学校;(2)古罗马法律、私有财产观念、人的个性和个人主义;(3)圣经的伦理学和末世学革命;(4)中世纪教皇革命的人性、理性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三要素融合;(5)启蒙运动的自由民主改革

汉字是表意文字啊大哥

表音文字 拼音文字 表意文字三种有什么区别~

表音文字是用字母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通过字母组合来表示词的意义,英文,俄文,都属于这种 文字,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是有限的,所以字母的数目也 不多。一般的说,只要掌握了这种文字所运用的字母和拼写规则,听到一个字就可以拼出来,看到一个词就可以读出来,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
而表意文字不是用字母直接表示语音,不用字母组合表示词的意义,而是用许多表意的符号来记录语言中的词或语素及其意义,从而整体的代表了词或语素的读音,汉字正是这种字。由于汉字表示词或语素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表示特定语音的字母,所以很有学问的人看到生字也可能读不出音来,听到生词的音也可能写不出字来。同一个汉字,古今的读音不同,在不同的方言和外族语言里也往往代表不同的读音,但它所代表的意义却相去不远。
拼音文字为表音文字的一种,它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
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仅仅同语音相联系,做为字符来讲,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的。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是独体的表意字,与语音没有联系。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
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但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称为意符单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
补充:
中国的文字内涵丰富,和其他国家大不相同,这些文字代表了我们祖国,代表了祖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

拼音文字优点就是易学易用,只要掌握了拼音文字的字符,也就是字母的发音规律,就可以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可以比较容易的读出这个词的音,但是拼音文字也有弱点,它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通古今。也就是拼音文字的字符跟词义的关系很难看出来。所以从文字的稳固性来看,意音文字反而比拼音文字优越,如汉语。它跨时间,贯通古今。而意音文字的字符和字音之间的关系不大。

为什么中国是意音文字,西方是拼音文字
答:在西方,形意文字演化为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在中国,则演化为一种图形符号,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意音文字系统——汉字。在非正式的场合,意音文字往往被称为表意文字或象形文字,但这只是一种比喻或形象的说法,严格说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这种说法使人误以为意音文字只和表形表意有关系,和语...

为什么汉字是表意字而英文是表音字呢?
答:1、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

...同样是象形文字,为什么西方的象形文字最终却演化成了拼音文字...
答:英语字母最早的起源过程大体也与日本借用汉字发明日本文字一样,是用其它文字的发音来记录本族语言。字母最初的发明人——腓尼基人当初的居住地靠近文明发祥地两河流域和埃及等地,他们利用古埃及文字,并简化楔形文字,进而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系统可以说是...

除了中国日本字形文字其他国家都是拼音文字
答:契丹文、女真文/满文、西夏文及越南的字喃等,均是模仿汉字而构成的意音文字。现在西夏文经已失传,而字喃在越南于19世纪被法国统治后,就已经不再采用。而纳西文和彝文则是以音节为基础的意音文字。古彝文也是一种意音文字,而现时流通于四川及云南的彝文,已经演变及简化为拼音文字,没有了表意的功...

中国的文字是汉字,美国的文字是什么?
答:美国的文字是英文字母

什么是拼音语言?什么是音节语言?两种语言不同在哪里?优缺点在哪里?_百 ...
答:这种说法的产生是因为汉字最早形成时普遍使用了象形和会意的方法。前面我们反复提到完整的文字系统必须完整地记录一个语言的读音,汉字和所有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一样,也必须完整地记录汉语的读音。汉字作为意音文字,除了表意,还表音。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音节,所以汉字是通过字形记录汉语音节的文字。汉字...

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
答:表意文字是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信息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表意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语素,而不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表意文字主要在东亚国家有广泛的发展和使用。中国境内使用的汉字、彝文、东巴文、格巴文、水书(部分)和广义上网络上所使用的颜文字、绘文字都属于表意文字。

谁能回答一下拼音文字和意音文字各自的优缺点呢。谢啦谢啦
答:可以比较容易的读出这个词的音,但是拼音文字也有弱点,它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通古今。也就是拼音文字的字符跟词义的关系很难看出来。所以从文字的稳固性来看,意音文字反而比拼音文字优越,如汉语。它跨时间,贯通古今。而意音文字的字符和字音之间的关系不大。

古代四个文字体系是什么?
答:意音文字 是一种图形符号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意音文字代表人类文字史走出原始时期,进入古典时期。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意音文字很少,只有西亚的丁头字、北非的圣书字和东亚的汉字。丁头字和圣书字早已废止使用,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拼音文字 又称字母文字...

中国为什么要用汉字而不是拼音文字?
答: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评价说:“中国不废除自己特殊的文字而采用我们的拼音文字,并非出于任何愚蠢和顽固的保守性。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语言情形非常适合,所以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的这种特点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