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的历史源流

作者&投稿:荡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
香包在《诗经》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 《礼记》云:“五采谓之绣。”香包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刺绣而成,色彩绚丽,自然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药材,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显。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现代,香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包,传递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问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
香包,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带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当然,那时的荷包与香包不完全一样,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这与前不久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手包型“千岁香包”比较吻合。
至清代,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一次“闹别扭”便是由送荷包引发的。
而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
再看香包的图案,以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为例,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
800多年前的佛教信徒们向佛塔敬献这种香包,完全是为了向佛表示崇敬和祈福的诚意。
从我国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比方,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而利用汉字的谐音做比喻者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非常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此子今生多福多寿)……
翻开这一层层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这一幅幅多彩的生活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尽都是古朴而又拙巧、原始而又鲜活的艺术瑰宝。其实,这才是揭示人性欲望的艺术;表达思想信仰的艺术;展示生命活力的艺术。可以说是真正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化、人性文化。
现代粤语中常用荷包指代钱包。 因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钱币等),只能贮放在这种袋里。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旁囊”。制作荷囊的材料,一般多用皮革,故又有“囊”之称。如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的一件,以羊皮为之,呈长方形,长6.7厘米,宽3.7厘米,在口部有一拴系的皮带,以备挂佩。现存最早的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农历的五月五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过端午节,而在所有的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以往由于医药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香气使夏天的虫菌不来侵扰,这就是香包的起源。
香包本身其实只是一个把香料包起来的布包而已,但是由于古代妇女人人都做得一手好针线,所以香包的制作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有可看性。尤其是经由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香包,更蕴涵了一分深挚情意。把它当做礼物送人,那份温馨,就不是一张问候卡可以代替得了的。
香包又叫香囊,也叫馨香。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做香包是妇女们表现女红手艺最佳机会。从香包图案和绣工可以看出制作者的手艺。



辞赋家的历史源流~

《汉书·王褒传》:“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年十岁余,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晋左思《咏史诗》:“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辞赋,也称词赋。《事物纪原·学校贡举部·词赋》:“《唐书·薛登传》:天授中,上疏曰,汉世求士,必先其行,魏取放达,晋先门阀,陈梁荐士特尚词赋,试赋取人,始于梁陈也。唐天宝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梁陈之意云,科举之以词赋,此其始也。国家自神宗专以经术取士,词赋遂罢。”。辞赋家,中国古代一种重要文体作家,特别在汉唐时诗人与赋家并举连称,曹丕曰“诗赋欲丽”、陆机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辞赋家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家的推崇甚至于诗人。《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关于东海孝妇的籍贯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说法,即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说,江苏连云港市朝阳街道一说。 东海郡为连云港的古称,在东海郡被废之后,东海县仍然存在至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朝阳街道作过东海县的县治。在东海孝妇死后三年,这里就建立起了东海孝妇祠,以及东海孝妇冢,但二者都在文革时候被破坏。如今,在原址上,有关方面重建了东海孝妇祠。“汉东海孝妇祠”,是海属地区470多座寺庙道观中历史最悠久、香火最旺盛的之一。窦娥的故事由于元关汉卿的戏剧《窦娥冤》唱响大江南北以后,更是家喻户晓。 三、试证考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东海孝妇冢呢,江苏生连云港市朝阳的孝妇冢毁于文革,否则还可以做一番考古论证。因为清《云台新志·程学恒云台诸山纪游》中有:“此去二十里为窦娥坟,古芳可吊。”可见朝阳窦娥坟一称当时已经声名远播,“祀典春秋飨,芳名千古馨”。不过据约定俗成的说法:郯城的冢中埋的才是真正历史与传说中的东海孝妇。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云:“孝妇事见《汉书·于定国传》,为东海郯人”。郯人即郯城人,孝妇既是郯人,又在当地被杀,当然是葬在郯城了。这倒也不矛盾,因为根据《史记》等史书记载,郯城、连云港地名历史沿革分述如下:夏商时代:属徐州,称“人方东夷”、“人方国”、“隅夷”。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称“人方国东夷”。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属楚,叫“郯子国”。秦代属东海郡,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堂邑、广陵、凌12个县。西汉时属东海郡,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等38个县。治所在郯城。东汉时期属东海郡,隶属于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治所在郯城。由此可见,从秦代开始,郯城和连云港均就隶属东海郡,到东汉时隶属关系依然没变,连云港市的朐县、祝祺、南城、赣榆等地一直或先后属于东海郡辖区,而萌芽于先秦两汉的东海孝妇故事自然会在连云港大地流传甚广,郯城有孝妇冢,朝阳有孝妇祠以及空冢,理所当然。

包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答:包邑,在殷商时期称莩邑,“莩”与“苞”二字通假,简改为“包”字,春秋时期又称宛邑,就是今天的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包氏远早于芈姓包氏, 历史 非常悠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包氏正确读音作fú(ㄈㄨˊ),非读作bāo(ㄅㄠ),今音读作bāo(ㄅㄠ)有待商榷。 源出四,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鲁国之邑包来,...

包姓的来源
答:百家姓中包是怎么来的 包姓来源:出自芈[mi]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包氏为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以王父字“包”为氏;为“鲍”氏所改为“包”氏。 包姓的由来,古时候包姓分布那些地方?有什么历史? 包氏为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以王父字“包”为氏。亦作“苞”、“雹”等。...

庆阳香包绣制的历史源流
答:香包在庆阳地区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虽不可考,但据传可追溯至两千三百多年前。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便有香包的记载。战国诗人屈原也在《离骚》中提及香包作为装饰和佩带的形式。至汉代,香包已成为男女老少皆佩戴的饰物。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女性的专用饰品,而男性则开始佩戴荷包。明清...

徐州香包的历史源流
答:它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带香包的。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可以说,汉代时徐州香包工艺已经出现了。当时的香包都用高级锦绣制成...

香包的历史源流
答: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

庆阳香包绣制的历史源流
答:传统手工技能的承袭,又是个人技能和智慧的再现。多以人类童年时期的多神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以远古历史纹饰为主要内容,以装饰功用为目的,兼以观赏和佩戴,式样以香包为主,有挂片、衣袖、桌裙、褂子、枕顶等多种类型。据史书记载,香包,又称荷包,亦称香囊、佩帏、...

自己怎么制作香包
答:2、历史源流 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

包背装的历史发展
答:张铿夫在《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因此,到了元代,包背装取代了蝴蝶装。但是蝴蝶装也是包背,就这一点讲是一致的。包背装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页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对。两页版心的折口在书口处,所有...

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沿革
答: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如战国人所撰吕览和世本记述,黄帝时“胡曹作衣”;或说:“伯余、黄帝制衣裳。”这个时代,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对照,应该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内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纲坠等,又出土有纺织物的残片。

论述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源流
答: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源流来自“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文化传统和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两种文学传统的影响。它们有时是以互相补充或者比较一致的方式、有时则以互相冲突以致取代的方式来影响当代文学,这就构成了当代文学的种种特点及其辩证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1949--1978年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