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却差点被灭国?

作者&投稿:颜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周朝虽然还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周天子已经无能力管辖华夏大地上并起的诸侯,尤其到了战国末期,强秦东出,周天子也仅仅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胆战心惊的数着日子过生活了。

这其实不重要,因为周王室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很少人会关注这个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医治的“病人”,而引人注目的是战国七雄之间的争霸。

赵国作为秦国东出最大的障碍,穿过这个障碍,统一华夏也指日可待,所以秦国和赵国之间无法避免的战争就成为了战国格局中的转折点。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也在这种背景下爆发了,这两战赵国青壮年损失殆尽,虽用生命之躯抵挡住了强秦的铁蹄,但这还是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还没来及休养生息的赵国,又迎来了燕国的大军。

燕国趁赵国历经两次大战国力空虚就想要了它的命,结果差点被反杀。

燕王喜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却差点被灭国。

燕国的趁火打劫。

公元前255年,燕孝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喜继位,此时邯郸保卫战的阴影还未从赵国的上空散去(《史记》记载: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你可能会有疑问燕王喜的谥号是什么呢,不好意思,他没有,因为他是燕国最后一任王,没人给他起,说白了他是亡国之君,这里暂不赘述。

公元前251年,继位没多久的燕王喜就打算和赵国结盟(名义上是结盟,其实是打探赵国虚实),于是派出栗腹带着百斤黄金去向赵孝成王献礼祝寿(《战国策·燕策》记载: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

结果栗腹带回来一个很腹黑的主意,那就是趁其病要其命,栗腹给燕王喜回禀说,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了长平,少年还没有长大,趁着这机会,可以一举灭赵,刚给别人送了黄金表示友好,转眼就建议燕王攻打别人,这栗腹着实很黑。

栗腹的建议正好说穿了燕王喜的内心,那还说什么,决定举兵伐赵,想着秦昭襄王都打不下来的赵国,自己却能打下来,燕王喜真乐了,顺道还问了下乐间的意见,结果乐间一盆冷水浇了下来,说打不赢,不要去打赵国(乐间劝说燕王喜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说),但燕王喜不听劝阻,执意出兵。

赵国的顽强抵抗。

按照燕王喜的构想,打仗不就是人打人,我的人多自然就能打的赢,于是发兵六十万,四十万由栗腹带着进攻赵国城池鄗城,剑指邯郸,另二十万以庆秦统领进攻赵国代地。

而这时候的赵国凑出来多少兵抵抗呢,只有13万,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稚嫩的面孔,因为这些都是赵国刚招募来的新兵蛋子,毕竟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赵国损失太重,但是为了保卫国家,只有孤注一掷。

赵国此时大将也是青黄不接,赵王没有办法只有再次启用老将廉颇,让他统领八万赵军去抵抗腹部的四十万大军,给了乐乘五万赵军,让他去抵抗庆秦的二十万大军。

按照比例换算一下,乐乘面对的是一打四,而廉颇面对的是一打五,冷兵器时代,一个人打两个都费劲,更别说这样的比例了,但历史就是由一个一个的意外构成的,当燕军觉得必胜的时候,意外又发生了。

廉颇的名将风采。

这个意外就是,六十万燕军被十三万赵军打的落花流水,并且在这场仗中,燕军主将栗腹还被廉颇杀死了,然后赵军在廉颇的带领下一路进攻燕国,并且包围了其首都。

这场战役是燕赵之间的一次大战,双方投入兵力达七十余万,而在史料中记载这场战争都是只说了一个结果,《战国策·燕策》记载:燕人大败,乐间入赵,《史记》中记载: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於鄗,破卿秦於代,乐间奔赵,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

具体怎么打的史料中不多,这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简单的记录呢,最大的可能就是这场仗,燕国败得太快,想要记录其过程,但是真的没有什么能记录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廉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擅长防守,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名将的风采,并且被封为信平君,没有贵族血统,没有过硬的关系,廉颇的封君靠的是真本事,在依然是贵族政治的赵国,能做到这点,实属不易。

飞鱼说:

燕国趁赵国历经两次大战国力空虚就想要了它的命,结果差点被反杀,燕王喜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却差点被灭国,着实令人感叹。

赵国接连经过两次大战,却还能把燕国扁的找不到北,足见赵军的战斗力之强,赵军有强悍的战斗力,也不仅仅是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而是因为赵国处于四达之国。

战国末期的赵国战争不断,南边和中原的秦国,北面和匈奴,有事没事就在掐架,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别看赵国招募的都是新兵,但是只要拿起武器,就是一名合格的士兵,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险,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哀兵必胜即使这个道理。

而燕国呢,本来和中原诸侯国的大战就很少,战斗力自然会弱,你可能会说乐毅曾经带领燕军大破齐军,其实这场仗燕国能打赢,得益于燕昭王贤明,乐毅有本事,另外还有其余四国(秦、赵、韩、魏)共同出兵,燕王喜比不过燕昭王,栗腹也比不过乐毅,也没有其他诸侯的帮助,这次伐赵失败亦在意料之中。



~

燕王喜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为什么结果却差点被灭国?
答:60万燕军被赵国的新兵蛋子打的是丢盔弃甲,最后甚至被打到了老巢,最后逼得燕王喜被割了5座城池给赵国以求和。燕王喜本想能够趁火打劫,趁机灭掉赵国,却不曾想,是自己盲目自信、高估了燕军的实力,看扁了赵国的军事力量,让自己吃了各大亏。不知道燕国国力一直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弱的一个吗?不知道...

燕王喜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却差点被灭国?_百度...
答:燕王喜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趁火打劫成就一番伟业,却差点被灭国。燕国的趁火打劫。公元前255年,燕孝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喜继位,此时邯郸保卫战的阴影还未从赵国的上空散去(《史记》记载: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你可能会有疑问燕王喜的谥号是什么呢,不好意思,他没...

男子中千万彩票被站点表哥兑现,店主跪地求和,赢了官司拿不回钱为啥?
答:与此同时,姚林得知, 拿着王喜发照片那张彩票去兑走千万大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与王喜有亲属关系的高某:高某系王喜的表哥。姚林认为,多个信息表明, 无论是王喜两夫妇还是彩票中心,都在刻意隐瞒自己中奖这一事实。他怀疑,王喜夫妇试图隐匿自己购买的彩票就是中奖票的事实,来侵占自己的千万...

郑氏是什么人?争太子,谋皇后,乱朝纲,毁大明
答: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皇后也并未生出嫡子,皇长子也渐渐长大了,郑氏眼看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幺蛾子也就越来越多,先后想出待嫡之说、三王并封,然而,这些最终还是被大臣们看出来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大臣们步步紧逼,坚持让皇长子朱常洛预教。1594年,万历帝为12岁的长子朱常洛举行了预教典礼。就这样你来我往互相较...

童年趣事的作文
答:这就是我童年中一件有趣的事,它不仅好玩,还时时告戒我:偷鸡不成拾把米,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 童年是七色的,是热情的,可爱的。童年是这么的美好,那童年趣事又是这样的呢? 我是一个北方的女孩,小时侯的我喜欢在冰天雪地里玩,打雪仗、堆雪人。每当冬天到来时,鹅毛般地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一朵朵、一簇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