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餐只能扫码合理吗? 如何看待餐厅扫码点餐?

作者&投稿:席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已识长风疾,莫忘慢行人

    我觉得点餐只能扫码不合理。

便利之处


      确实,在信息化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背景下,扫码点餐带来了莫大的方便,通过扫码点餐消费者可以节省排队时间,和结账时间,大大降低了消费时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通过扫码点餐可以节约人工成本,同时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特别是在现在疫情危险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扫码点餐确实可以阻断病毒传播。

       但是,扫码点餐真的要垄断点餐方式吗?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不便之处


       擅自取消人工点餐,把一切都交给一部手机,份不了年轻人半根毫毛,顶多就是花几兆的流量罢了;可是,不熟悉手机使用的老年人怎么办?手机没电停机却饥肠辘辘的人怎么办?无形之中,他们失去了点餐的权利,失去了他们本可以和其他人共同拥有的权利。而这,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忽视了少数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点餐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可能我不喜欢扫码点餐,我更喜欢和人面对面交流,你也要剥夺我的选择权吗?

       而且,扫码也意味着个人信息的暴露。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对隐私的保护显得步履维艰,部分商家获取个人信息后在市场上明码标价出售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消费者对于扫码的抵触心理,实际上是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恐惧——毕竟,电商平台首页的自动推荐、短信和邮箱收到的垃圾广告,早已让消费者成了惊弓之鸟。

       对于这件事情,人民日报也发布了文章《扫码点餐,不应该是唯一的选择》,其中提到了自主选择权、个人信息保护权两个关键词,在法律层面,关于消费者的上述权利也有着明文规定。

网页链接——《扫码点餐,不应该是唯一的选择》

    “智能”不等于“只能”,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定的保护个人权益,这是身为公民的我们应有的权利!

相关法律规定

“智能”不等于“只能”,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定的保护个人权益,这是身为公民的我们应有的权利!



我认为不合理

无法否认的是扫码点餐的好处,的确方便了许多,比如下午茶店,如果客人一下子多起来,服务人员不够的情况,你点单都需要客人等待,这个等待的时间长就给客产要造成了不好的体验,才用扫码点餐的小程序客产坐下就直接用扫码点餐了,配合小票打印机后厨直接把客产点的菜品打印出来,后厨根据菜品清单就可以开始制作这样小店之前都可以节省一个人员的成本,一个人员的成本一年几万块,也避免了人员点错菜的尴尬!效率和准确率都有较大的提升

当然凡事都有个但是,扫码点餐也有其缺点。比如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借扫码点餐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不仅有违法律相关规定,也会增加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世露风险。无论消费场景、服务形式如何变化,都需要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筑牢消费者信息安全的防线,更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提供良好的就餐验,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夯实长久健康发展的基础。

个人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走入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许多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就比如扫码点餐,我在外面用餐时也不爱排队,现在有了扫码点餐,我可以在座位上扫码看菜单,对于我这种社恐分子来说简直是救星。但是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就是我奶奶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用微信,她老人家去哪都是带着现金,对他们那代人来说,许多新科技是他们不会接触到的,那如果她需要在外面用餐怎么办?只能扫码点餐,那对于他们那代人就是麻烦。的确,扫码点餐是为了方便大众,但是扫码点餐真的能方便所有人民吗?


当然,在中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人民币,由于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之前一些商户拒绝接受现金,为此央行还特别发布了一条规定拒绝收现的规定,所以无论哪个单位,即使银行也不能拒绝接受人民币。






科技的发达是为了惠及老小,而不是为了淘汰他们


  • 科技将便利仅仅带给了年轻人

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智能化也上升了一个档次。现金在很多地方甚至都不能使用,出现了当我们掏出现金的时候会投来很多同情的目光。

年轻人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时尚的潮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并且熟练运用。

那么老人和小孩呢?

  1. 老人有先不说有没有智能手机,就算有,能熟练地运用嘛?他们手脚不麻利,眼睛也不如年轻人,他们不能够用手机点单,甚至不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2. 小孩子普遍都是没有手机的吧?小孩子去店里该怎么办?手里攥着站在店里抬着头看了好久但是茫然无措的情景我遇见过,说实话我也找不到该怎么办,可我希望有人去帮他!


  • 信息被获取遭受信息骚扰

咱们第一次去店里面点餐的时候大多都是茫然无措的。我们不知道从何入手,直到服务员小姐姐过来让我们扫收银台上面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下载APP。一系列操作之后,我的手机号被获取,位置被获取,应用列表被获取......

从此开始被各种公众号弹出来的消息所骚扰,所轰炸。在这信息量爆炸的世界里,一条无关紧要的消息真的会浪费浏览时间。


  • 服务行业态度改变

服务业字面意思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行业。顾名思义,当然是需要通过沟通了解到顾客的需求,从而达到满足顾客需求的这么一个过程。手机点餐直接将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联系隔断,没有恰到好处的描述需求,更体验不到了我小时候那样购物的体验。

我可以和导购很自然地攀谈

我可以和服务员小姐姐认真阐述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对着冷冰冰的手机。


真的只能扫码吗?真的只有扫码才能点到自己想要食用的餐点吗?

或许语言更加直截了当,或许语言更加方便快捷。

大概是因为网上支付更方便,承担的风险更小不是吗?



不合理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说。

我家楼下有一家汉堡店,有一次我想吃汉堡了,便准备点餐,可是店员却叫我扫码点餐,我不习惯,没扫码点餐,叫店员给我点,然后店员也没理我。

扫不扫码都要顾客自愿才行,如果要求一定要扫码点餐,不合情不合理。

情况严重一些可能会引起争吵,还有就是像这位一样,直接告到法庭。

随着二维码普及,好像很多店都会这样说,缺少了人性化。

大家如何看?

“你好,扫描桌上二维码,方便点餐哦。”

  • 相信不少友友们在外就餐时,或多或少都会听到这句来自服务员的“友情提示”。

  • 然而就在最近,这项看似便捷的服务,却被判了

  • 原因无他——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 这事毕竟关乎很多人的日常,一经央视曝光,引发了不少网友们的“共鸣”:

要想点餐就要注册,要想排队就要注册,不注册也行就得等。

  • 还有更麻烦的“关注公众号”点餐,也成了这次网友们吐槽的点:



不合理,点餐方式的单一化,只能扫码或者是只能线下点餐,其实都隐藏着很多问题。

中消协怼只能扫码点餐,你认为只能扫码点餐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如果只能扫码点餐的话,很容易就会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收到一大堆的骚扰电话和短信,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也不太友好。消协怒怼扫码点餐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餐厅只提供扫码点餐的话,确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扫码点菜,对于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是用老年机的老年人来说,实在是不太友好,虽然智能手机已经相当普遍了,但是有很多老年人依然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可能使用的是老年机,想要扫码点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有一些人使用的是智能手机,但是他们也不一定会扫码点餐,毕竟需要操作很多的步骤,相当的麻烦。既然餐厅是以服务为主,我认为最起码应该考虑到这类人群不应该只有一种点餐的方式,这样会给这类人群造成很大的不便。

其次就是扫码点餐很容易会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而这一点大家应该也都是深有体会,扫码点餐的过程当中需要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开启手机定位,有一些甚至还需要输入手机号和姓名,设置密码进行注册,这样一来我们的手机号以及个人信息就直接被泄露出去了。手机和个人信息被泄露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首先我们被骗的风险急剧上升,其次就是会收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和短信,简直让人烦不胜烦。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手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短信,每隔两三天还会接到一个骚扰电话,而这个骚扰电话则是来自全国各地。如果餐厅只设置一种扫码点餐的话,虽然自己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却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麻烦。

扫码点餐是可选项,但不该是唯一选项,是否扫码点餐应该由顾客自行决定。强制要求顾客授权位置、相册、通讯录等信息、关注商家公众号或注册会员、超范围收集个人生物信息的行为已经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等多项权利,更是与网络安全法中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款相背离。
与此同时,一旦商家收集了消费者个人生物信息后,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施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是否会将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转卖谋取利益,是否未经消费者同意,随意给消费者发送广告信息,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这些恐怕是众多消费者心底的疑问。

更值得注意的是,扫码点餐这种“一刀切”的行为更是对部分老年人群用餐体验的忽视。纵然扫码点餐会更加高效便捷,但部分老年群体由于互联网意识薄弱,经济条件所限等因素,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程度较低,面对日趋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活更是很难适应。
扫码点餐“一刀切”不仅影响老年顾客的用餐体验,更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商家收入。

商家要从服务和便利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让扫码点餐不再是唯一选项,要用真情服务来赢得顾客青睐,而不是用商业欺凌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人民日报扫码点餐不该是唯一选择该如何去解决
答:2、日前,一则“人民日报:扫码点餐不该是唯一选择”引发关注。据悉,人民日报近期发布文章,称社会上扫码点餐,不应该是唯一选择。商家不能只考虑成本,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尤其不能忽视一部分老年消费者的需求。3、人民日报:扫码点餐不该是唯一选择 4、此前消息,有爆料称,西北某市...

点餐只能扫码合理吗
答:不合理。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餐饮行业组织、餐饮经营者要抵制不良手法,杜绝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要督促餐饮企业守法经营、加强自律,严厉查处侵害...

餐厅不再提供人工点餐,只提供扫码点餐,合理吗?
答:”餐厅经营者不提供人工点餐服务,只提供扫码点餐,不仅有违商业惯例,也使现场就餐消费者只能关注或绑定经营者的公众号或小程序,被动授权经营者获取其个人信息。这种做法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对现场就餐消费者的一种强制交易行为。三、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

点餐只能扫码合理吗?
答:我觉得点餐只能扫码不合理。便利之处 确实,在信息化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背景下,扫码点餐带来了莫大的方便,通过扫码点餐消费者可以节省排队时间,和结账时间,大大降低了消费时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通过扫码点餐可以节约人工成本,同时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特别是在现...

餐厅强制扫码点餐是霸王条款吗
答:餐厅强制扫码点餐 消费者到餐厅用餐时,有些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甚至不提供现场菜单,消费者只能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扫码点餐。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并且扫码背后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等问题。这种情况我可能就不会在...

人民日报:扫码点餐不该是唯一选择,你赞同吗?
答:但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无法接受只能扫码点餐的方式。第一类人就是中老年人,因为这个群体中的人他们有些不会使用智能机,更不懂得如何进行扫码点餐。即便是临时学会如何点餐,但如何结账也成问题。有不少老人在知道餐馆只能扫码点餐后,直打退堂鼓。所谓便利的点餐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吃饭...

中消协怼只能扫码点餐,对于一些餐厅这种扫码点餐的行为你怎么看?
答:扫码点餐是我们熟悉的方式,但是捆绑消费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是十分不好的事情。在要求我们去关注一些公众号的时候会让我们授权一些十分隐私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公众号在侧面就是在侵犯我们的隐私,但是我们在消费的时候如果不关注这些公众号是无法完成付款的。对于这样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我认为是应该得到...

扫码点餐的做法是否合理?
答:应该保留人工点餐的服务;不能够强迫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用户隐私数据不容侵犯;一旦出现强迫消费者点餐的行为,将会按照相关流程帮助消费者维权。只有消费者吃得放心、舒心、安心,餐馆才能生意兴隆。若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本末倒置,相信离倒闭也就不远了。关于强制扫码点餐的事情,吃饭收白开水费,...

你遇见过强制扫码点餐吗?
答:不少的扫码点餐看起来只是扫一下,实际上在扫码过程中往往会勾连相关的身份信息,甚至有的还要填写手机号码、性别、生日等信息。这些行为实际上往往并非消费者自己的意愿,而是店家强制要求或者偷偷收集的。2、选择权 一些餐厅要求点餐必须扫码,或者必须关注小程序或公众号,这些做法实际上既侵犯了隐私权,...

外出就餐时遇到强制“扫码点餐”,你会选择拒绝“扫码”吗?
答:其次,餐厅的扫码点餐,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些老年人可能不熟悉扫码操作,这样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扰。此外,如果扫码后出现网络问题,可能会影响用餐体验。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会选择拒绝扫码。我会向餐厅的服务人员提出我的需求,告诉他们我不想提供这些个人信息。如果餐厅坚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