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复杂了,刑法案例分析题 一般刑事案件开几次庭,案情很简单不是很复杂

作者&投稿:弘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结合共同犯罪的理论分析:对于乙的死亡,甲、丙是否均需要负责?如果应负责,罪名是什么;如果不应负责,理由何在?

  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本案中,对于乙的死亡,甲显然希望丙听从自己的唆使,用石头砸坏屏风的同时砸死乙。而且甲也实施了唆使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乙因为甲唆使而被丙砸死。因此,对于乙的死亡,甲当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本案中的丙并没有在主观上希望或放任乙的死亡,丙根本不知道屏风后面有人,其行为的犯罪意图是砸坏屏风。因此,对于乙的死亡,丙是持反对、排斥意见的。因此,本案中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存在的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对于乙,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丙确实无法预知则属于意外,应无罪)

  对于乙的死亡,两人并没有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相互关系、彼此配合。

  (2)结合共同犯罪的理论分析:对A公司屏风的损坏,甲、丙是否均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应负责,罪名是什么;如果不应负责,理由何在?

  本案中甲、丙两人在共同犯罪中构成故意毁坏财产罪。因为,甲与丙的行为共同追求同一损害结果,即A公司屏风的损坏,两人相互关系、彼此配合,一个唆使,一个实行,在此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

  (3)丙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丙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丙没有实施砸屏风的危害行为,就不可能导致乙的死亡,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指的就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两者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本案最终应如何处理?

  甲的行为涉及两个罪名,故意杀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但是,从案件上看两者存在吸收关系,因此,重罪吸收轻罪,显然故意杀人罪重于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定故意杀人罪。

  (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为数个犯罪行为的基本性质相同或有密切联系,某一犯罪行为失去了独立的意义而被另一犯罪行为所吸收,只成立一个罪名的情况。)

  本案中甲教唆丙砸屏风的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与其故意杀人的目的有密切联系,使得其毁坏财物的行为失去了独立的意义而被故意杀人的罪行所吸收,只能成立故意杀人罪。

  本案中,如果对于乙的死亡,丙没有责任,则丙只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反之,如果丙存在过失致人死亡,那么,故意犯罪吸收过失犯罪。也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毁坏财务罪想象竞合择一重,丙构成故意毁坏财务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择一重,二者在故意毁坏财务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二人在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甲属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竞合,择其重者,定故意杀人罪。对乙来说,丙的死亡是意外事件,乙无需为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乙的行为和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
[分析]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有刑事责任,有无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事实。

在学校做过这题

我不回答你上面那么多的问题.只回答下最终看法.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只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

刑法100字介绍,不用很复杂。~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就是指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01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中国先后通过一个决定和八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

  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只开一次庭,开庭审理的时间长短或者天数根据具体案件而不同。当在第一次开庭时出现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时,就同一案件就会开两次庭。但无论如何法院都会控制开庭的次数,每个案件都会在庭审前做好准备,争取一次开庭审理完毕。这样做有利提高审判效率、集中解决法律问题,避免因多次开庭、拖延开庭而损害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国家行使刑罚权。因此,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也必须遵守效率原则和集中审理原则。

刑法学案例分析,急!
答:案例一:1、黄、李地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劫持航空器罪 2、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既遂,故意杀人罪是未遂、劫持航空器罪是预备 3、二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属于共犯。李某因惧怕而找到刘某,告知其黄、李二人的杀人、劫机计划,并同刘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有自首情节。案例二:1、甲涉嫌盗窃、...

刑法案例分析题
答:定罪处罚:转化型的抢劫罪 和 故意杀人未遂 数罪并罚 分析:先是盗窃未遂,但是在盗窃过程中(正要离开表示盗窃行为还未结束)袭击了保安,形成了转化型的抢劫罪。事后(回到家中表示转化型抢劫行为已经结束),欲杀人灭口(形成故意杀人),返回单位大门门口(更加倾向于有犯罪紧迫性,所以更加倾向于犯罪...

刑法案例分析题,请帮忙分析解答???
答:1、A的行为构成盗窃罪。2、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3、王某和刘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刑法案例分析题
答:我们看案例中怎么说的。苏母在客观上做了什么?她只是教唆了苏父自杀顶罪,而苏某呢?将手边绳索扔到苏父脚下。从刑法因果学说上看,这两个行为并不能直接导致苏父死亡,而导致苏父直接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苏父自己的服毒,上吊的行为。案例中并未提到苏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以 苏某和苏母的行为...

跪求法律案例分析题答案
答:1、关于张某的行为定性 张某在着手盗窃王某的保险柜过程中,因罪行败露而实施杀害王某的行为,张某的犯罪目的是取得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其杀人行为属于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应当成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张某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成立...

关于刑法基本原则按一些案例分析及答案
答:2009-06-05 思修中刑法的案例分析题 31 2015-01-21 刑法 案例分析,在线等答案 急啊 1 2019-04-24 刑法案例分析题 2019-05-02 刑法案例分析的答题模式 2012-07-26 刑法案例分析题 急求答案!! 6 2017-09-28 刑法案例分析题 急求答案!! 2 更多类似问题 > 为...

思修课刑法案例具体分析
答:我国刑法上有关已满14岁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犯罪规定应如何进行处理? (2)杨某行为时的主观罪过是什么?1.答:(1)杨某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我国刑法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杨...

刑法案例分析题
答:您好:一、属于犯罪预备。二、甲构成抢劫罪、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三、选D。因为强奸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因强奸妇女导致被害人严重受伤,当场死亡或者经治疗后死亡。如果为了报复、灭口等冬季,又杀死被害人的,应以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并罚。祝您好运。松茂律师 ...

怎样做刑法案例题?
答:刑法案例分析,一般围绕定性、定罪、为什么构成该罪,如何处罚(处罚原则)思路进行分析,这样分析逻辑清晰,不易遗漏答题内容。刑法案例分析题答题一般步骤与技巧 1. 审题。案例分析题一般题干文字多,篇幅长,信息量大,法律事实、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答题前要认真仔细审题,找出有用答题线索、排除干扰信息。由于...

请帮我找一些关于刑法案例分析的例子,并从刑法构成的四个要件进行分析...
答:刑法案例分析题 陈某见熟人赵某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便产生歹意,勾结高某,谎称赵某欠自己10万元贷款未还,请高某协助索要,并承诺要回款项后给高某1万元作为酬谢。高某同意。某日,陈某和高某以谈生意为名把赵某诱骗到宾馆某房间,共同将赵扣押,并由高某对赵某进行看管。次日,陈某和高某对赵某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