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在南北朝时代以后,就没有以独立民族存在,那现在还有匈奴后裔吗? 匈奴、契丹他们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吗?

作者&投稿:韩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匈奴的后代已经散布于广阔的亚欧大陆之上,成为多个民族的族源之一。匈奴不是一个现代民族概念,他一个上古族群。就好像战国的秦人、赵人、楚人等概念,可以说秦人的后裔都是中国人,但是不能反推,说中国人都是秦人的后裔。所以,和匈奴严格对应的现代民族是谁,尚有争论。更严格的说,匈奴是一个上古政权的名字,比如秦、赵。你可以说秦人是秦人,也可以说秦人是战国时的华夏人,但不能说秦人是汉人,因为汉人这个称呼要等到汉朝才有。

(匈奴金鹰王冠 出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

从这顶王冠的样式可以看出——匈奴不是束发的族群。因此,匈奴族群的主体不太可能是冠带战国的华夏族群。

匈奴这个词。

匈奴这个词实际上是冠带华夏对他们的称呼,而不是他们的自称。奴这个词是形容词而不是名字,同样结构的还有倭奴等。都是一种歧视性称呼后缀。在秦代,华夏族把匈奴称为胡,秦代华夏族很可能也把所有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而匈这个字的意思为喧嚣骚扰,匈奴的汉语意思就是——喧闹的,骚扰边关的奴隶。毫无疑问,这不是匈奴人的自称,而是他称。

匈奴人的语言:

匈奴人使用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但是到底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哪一种,现在尚有争论。

(匈奴语撑犁的对照发音)

匈奴语很可能是阿尔泰语系早期的语言,当时,匈奴和东胡已经分化成两个族群,但是突厥和蒙古族群还没有出现。

匈奴的种族。

汉朝史料中没有特别关于匈奴人长相的记载。匈奴人——至少在大规模扩张前的匈奴人很可能和秦汉时代的中原人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这是扩张前的情况,冒顿单于之后,匈奴进入迅速扩张阶段。击败了大月氏,进而控制西域。匈奴因此成为多族群共存的政权。历史上的大肉氏是塞种—吐火罗族群,这个族群应该是白种人。大月氏往西是乌孙、大宛等部族。匈奴人,尤其是贵族阶层之间很可能会跨族群联姻,变成跨族群甚至是混血的人种。匈奴贵族曾和汉朝长期通婚,因此有了华夏血统。当然,他们也会和西域的一些王族通婚,比如匈奴曾和乌孙通婚。因此他们的贵族可能是跨族群的存在。

王朝结构。

大单于,是匈奴的最高统治者。

左贤王和左谷蠡王地位居于单于之后 ,其次则是驻守西部地区的右贤王和右谷蠡王 。这四人可被称之为 “四角 ” 。再往下分别为分驻东西两地的左右日逐王 、左右温禺鞮王和左右渐将王 ,他们六人被称为 “六角 ” 。

匈奴中比较有权势的家族为呼衍氏,单于的妻子多从这个家族中产生。这个氏族进入中原后,改为呼延氏。

(匈奴墓葬出土的织物)

匈奴帝国的分裂与衰退。

匈奴帝国和许多王朝一样,因为战争与权力斗争而分裂、衰退。匈奴在汉朝的强力打击下失去了阴山南北麓,匈奴称胭脂山的地区。尤其是阴山南麓,气候温暖湿润,宜农宜牧。匈奴失去了这里,只能退守荒凉的戈壁沙漠,经济受到重大打击。

汉匈战争进行了数百年之久。汉朝具备强大的物质基础,匈奴帝国经济薄弱,除去骑兵优势外,无法长期与汉帝国对抗。匈奴最终一分为二,南匈奴入塞,北匈奴向西远迁。

先说南匈奴。

西晋时期刘渊太原起兵建立政权,刘渊就是南匈奴贵族,而且很可能有汉朝宗室血统。刘渊建立前赵。但是这个时候的南匈奴主体已经不在塞外,而在山西地区。这些匈奴人应该被称为晋朝的匈奴族才对。

西晋的八王之乱十分混乱,司马家为了争权夺利,自家大打出手。山西的南匈奴五部乘势而起,拉开了古中国四百年的南北战争时代。后来的石虎,也是匈奴出身,但他是匈奴族中另外一个小部族——羯族。

呼延氏彻底汉化,成为中国的一个姓氏。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匈奴后裔。

南匈奴的后裔现在应该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但是早已湮灭无闻。

著名的汉朝匈奴族大臣金日磾的后裔有明确的家谱。

匈奴在衰减之后,许多部落投奔了鲜卑。成为鲜卑人。现在的锡伯族是鲜卑后裔,但是这里面有没有匈奴人,那就很难说了。

北匈奴及后裔。

北匈奴被陈汤击败,西走之后离开了汉朝视野。但是肯定有人留了下来。如今,一部分外蒙古的学者称蒙古族是匈奴人的直系后裔,但是这种说法尚有争论。原因比较简单,从匈奴到蒙古,中间跨越了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五个政权,年代相距十分久远。

现代的书籍中一般将二百年后出现在欧洲的匈人算作北匈奴后裔,但是这并不是信史,只是一种推断。匈人的确是黄种人,但是他们是不是匈奴,没有明确的考证。

现代土耳其也把匈奴看成他们的直系祖先。现在土耳其认为,匈奴帝国是第一帝国,突厥帝国是第二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是第三帝国。当然,这是土耳其人的说法,古代匈奴人和现代土耳其人应该不属于同一人种。在此仅供参考。

俄罗斯学者认为西伯利亚的楚瓦什人是西匈奴的后裔,这是从语言学上考证的。

(现代楚瓦什人)

楚瓦什语可能和保加尔语有近缘关系。保加尔人是公认的亚洲迁徙到欧洲的部族。

影响匈奴传承的因素。

影响一个族群传承的唯一因素是环境。

如果一群人在一个地区固定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很容易发展出独立的社会体系。相反,匈奴人是典型的游牧族群,他们四处迁徙,很可能本身就是混合族群,最后又融于其他民族中,探索所谓的纯种匈奴人后裔是没有意义的。只能大概分出现代族群与古匈人之间的远近关系。

其次,匈奴的人口不多。汉朝记载,整个匈奴的人口不如汉朝的一个郡县。按照匈奴鼎盛时期控弦四十万众来算,匈奴的人口大概在一百万上下。经历战火、灾祸、逃亡与远迁,这些人很可能已经在宏大的亚欧历史中走散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匈奴羌鲜卑氐~

应该说,除了羌族以外。普遍认为,现在的锡伯族和鲜卑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系。另外,根据陈寅恪的研究,氐族和目前的西南部分少数民族是有一定的同源性。

匈奴、契丹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然那时候他们不是被称为少数民族,而是被称作“戎狄”,但从现代的角度看来,他们也属于当今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来分别看看匈奴与契丹的起源吧。

匈奴的起源
关于匈奴的起源是国内外学者互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 唐朝时期司马贞所著的《史记·索隐》引“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引“乐彦《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可见,在史书中匈奴族与华夏族与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成为匈奴族。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境内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北逐荤粥。而所谓的荤粥被认为可能就是匈奴。如晋灼等人称荤粥是匈奴在上古的称呼,韦昭认为荤粥是匈奴的别称。故应劭《风俗通》云‘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服虔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书昭云‘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可见匈奴的前身荤粥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
然而实际上,直到战国时期才有“匈奴”的称呼。考虑到匈奴之后,大草原的主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所以没有理由认为,在此之前,匈奴会一直都是大草原的主人。学者黄问弼在《古代匈奴之研究》中就认为“鬼方”“荤粥”“猃狁”并非匈奴,它们有着不同的起源地,并非同族。而匈奴是直到战国末期才兴起的游牧部落,正如蒙古族是直到公元12世纪才形成。

契丹的起源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志第七记载了有关契丹始祖的传说:在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一条叫西拉木伦河,发源和流经沙漠,水中多黄沙,所以也叫“潢河”;另一条叫“老哈河”,发源和流经山地丘陵,水中多泥土,所以也叫“土河”。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有一位驾着青牛车的仙女顺着潢河而下,有一位骑着白马的神人沿土河而东,二人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成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这就是最早的"契丹八部"的来历,他们的部族供奉青牛白马,以表示祭祀祖先。

传说归传说,历史学家大多认为契丹起源于东胡,.东胡与匈奴同时兴起于战国末期,位于匈奴的东边。后来东胡被匈奴所灭,分为两支,一支退居乌桓山的称为乌桓;一支退居鲜卑山的称鲜卑。契丹便来自东胡的鲜卑族,但具体来说在鲜卑民族内部是属于哪一个氏族?目前尚存在争议。
一种说法认为契丹源于鲜卑的柔然部。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著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为契丹人的祖先。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契丹源于鲜卑的宇文部,宇文部鲜卑被慕容部鲜卑后来建立的前燕政权灭亡后,其后裔的一支----迭剌部,在南北朝时发展成契丹。

匈奴在南北朝时代以后,就没有以独立民族存在,那现在还有匈奴后裔吗?
答:西晋时期刘渊太原起兵建立政权,刘渊就是南匈奴贵族,而且很可能有汉朝宗室血统。刘渊建立前赵。但是这个时候的南匈奴主体已经不在塞外,而在山西地区。这些匈奴人应该被称为晋朝的匈奴族才对。西晋的八王之乱十分混乱,司马家为了争权夺利,自家大打出手。山西的南匈奴五部乘势而起,拉开了古中国四百年的...

中国古代时,奴隶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的?
答:1910年清廷下谕颁布《钦定大清刑律》,才彻底取缔奴隶制度。在这部现代刑法典里,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的人口买卖制度被彻底禁止,主奴名义在法律上绝对成为非法。中国的奴隶有很多种类,成因也很不相同,中国奴隶制是从夏朝开始,历经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已逐步消亡,到秦朝、汉朝奴隶制彻...

明朝为什么还有奴隶?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兴起,大量部曲依附庄园主 到了元朝,蒙古统治者大量掠夺平民为奴隶,清朝也是。另外在官僚士绅家庭存在大量家政服务的奴婢。在中国古代,刑法中也有把罪犯变为官奴的处罚,清朝就有发配宁古塔为披甲人奴的常例

为什么到南北朝时期还有奴隶阶级
答:不要相信教科书上说的,秦以后就是封建时代,这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后果。现今为止,对于中国何时进入所谓的封建时代还没有一个定论,要不然为什么到了清朝还有卖身为丫鬟和家仆,他们在实际上有何奴隶有什么分别?南北朝的时候,汉人在北方游牧民族眼中就是传说中的“2脚羊”是一种食物,更何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奴能不能赎身?为什么?
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奴一般不能赎身,这是因为他们当时是世代的奴仆。相当于把自己的子子孙孙都卖给了这家人做奴隶。一、 魏晋时期奴隶要一直跟随着主人在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奴隶都是世世代代的奴隶,他们将自己卖给主人家,之后就连他们的子孙也都没有了自由的权利。就像陶渊明,他虽然没有钱贫穷,但...

中国历史中有没有奴隶社会?奴隶到底有没有人权?
答:而且他们也没有工资报酬这些东西,同时他们也没有人身自由,如果说女奴隶生下的宝宝,这个宝宝同样也属于奴隶,因此在古代的中国奴隶是没有人权可言的。所幸的是秦始皇统治中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就发生了改变,由奴隶制社会转变成了封建主义社会,那些会被用来献祭的奴隶也少了很多,几乎没有了。

中国古代有非洲奴隶吗?
答: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也有从非洲等地方拐卖到奴隶市场的人。奴隶制一般出现在农业社会里。古代最典型的奴隶制是罗马帝国,此外,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战国以前的中国,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属于奴隶制。国际劳工组织2005年5...

魏晋南北朝,中国为什么没有割裂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呢?
答:那么,南方在经济发展之后为什么没有分裂成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最后还能进行统一呢?其实南朝的开发也都是在北方豪门士族的带动之下,两者是同一文化基础,甚至在南北朝时期,双方还互相争论正统,所以,统一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是由南及北,还是由北及南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真正完成统一的时代是在秦朝,...

中国古代奴隶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
答:总之,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奴隶数量大增,使用更普遍,乃至秦汉两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奴隶数量最多的时期。一直到清代,统治者也根本没有保护本国民众基本人身权的概念,民众因犯罪与债务沦为奴隶者触目皆是,人们始终不懂什么是“人格权”!尉缭在秦国就直言不讳地说:如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中国奴隶时期为什么结束
答: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中国奴隶制社会从什么时候结束 商朝 西周时期为什么要实行奴隶制 这是由于当时的贵族为了更好地掠夺财富,而生产力主要依靠人力,所以就把人奴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