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德亭记文言文

作者&投稿:夔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观德亭记》全文翻译

君子在射箭时,内心思虑纯正,外形身体正直,手持弓箭稳固有力,这样以后才考虑发射中不中靶的问题。

因此古代根据射箭来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来自内心的一种收获。

君子治学,是讲究心灵收获的,所以君子在射箭上也是用心的呀。这是由于内心躁动不安的人,他的动作必定是随意的;内心摇摆不定的人,他的视线必定是飘浮的;内心惭愧的人,他的气息必定是微弱的;粗枝大叶的人,他的相貌必定疏懒;内心骄傲的人,他的神色必定矜持。

这五种情形,就是失去本心造成的。之所以丧失本心,是因为没有学习。

君子学习射箭,就是要保留本心。这是因为:内心端正,身体就会正直;内心恭敬,神情就会严肃;内心平静,呼吸就会舒畅;内心专注,视力就会清晰;内心通透,所以能把握时机而作出处理;内心单纯,所以能谦让并严格遵守规矩;内心宽广,所以成功时不会张扬,失败时不会松懈。

如果这七者都具备了,那么君子的品德也就形成了。君子没有不运用所学知识的,在射箭上也能体现出来。

所以说:作为别人的君王,就要以君王的标准为目标;作为别人的臣民,就要以臣子的标准为目标;作为别人的父亲,就要以父亲的标准为目标;作为别人的子女,就要以子女的标准为目标。射箭,就是要射中自己的目标;目标,就是自己的本心;每个人都要对准自己的内心,都要获得自己的本心罢了。

所以说:射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谨此写下这篇《观德亭记》。

2. 古文《沧浪亭记》翻译

【译文】:

沧浪亭记

我因为获罪而遭贬,乘船南游,在吴地旅行。起初局促在屋子里。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得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不能办到。

一天路过学宫,向东看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胜概。我喜爱,来回地走,于是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影子会合于轩户之间,尤其同风月最为协调。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洒脱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人迹罕至,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得到了休息,心灵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是动物。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派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3. 放鹤亭记原文及翻译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翻译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四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两只鹤,非常驯服而且善飞。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绕东山飞回,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斟酒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鸣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西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4. 《峡江寺飞泉亭记>译文

我近年俩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江青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差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其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曾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只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5. 文言文《石门亭记》的全篇翻译

原文对照翻译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石门亭位于距青田县城若干里的地方,

(令朱君为之。)是县令朱君建造的。

(石门者,名山也,)石门是山的名字,它是一座名山,

(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写下自己的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

(留之山中,)留置在山里,(其石相望。)那些刻写下字迹的山石相对而立。

(君至而为亭,)朱君来了以后建了亭子,

(悉取古今之刻,)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立之亭中,)将它们立在亭子里,

(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自己的外甥女婿王安石,

(使记其作亭之意。)让他写一篇文章,记下自己建造此亭的用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只是因为它是一座好山吗?

(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只是因为它适于观赏游览放眼眺望吗?

(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大概也是在这里能体察问询民间的病疾忧患吧?

(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大概也是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休闲放松吧?

(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或许是怜惜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没有防护保障,遭暴晒,字迹剥离,或者倒伏,甚至消损泯灭吧?

(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人们对外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

(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

(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好山,仁也。)爱好山,是仁的体现。

(去郊而适野,)离开城郊来到田野,(升高以远望,)攀上高处向远处眺望,

(其中必有慨然者。)从中一定会生发感慨的。

(《书》不云乎:)《尚书》中不是记载吗:(“予耄逊于荒。”)“从荒原中发现谦恭。”

(《诗》不云乎:)。《诗经》里不是写到:(“驾言出游,以写我忧。”)“驾着车辆出行远游,可以疏泄我的忧怨。”

(夫环顾其身无可忧,)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怨的,(而忧者必在天下。)值得忧怨的一定在整个天下。

(忧天下亦仁也。)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人之否也敢自逸?)人不得志能够自我释放吗?

(至即深山长谷之民,)到了这种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与他们接触交谈,

(以求其疾忧,)来访求他们的疾苦忧患,(其有壅而不闻者乎?)难道还会有无法沟通、下情不明的情况吗?

(求民之疾忧,亦仁也。)访求民众的疾苦忧患,也就是仁的体现。(政不有小大,)政事不分大小,

(不以德 *** 不化服。)不以德治民,民不会教化。(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众教化服从,这样以后才可以没有诉讼。

(民无讼,)民众做不到没有诉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你能让他们休闲养息、不惹是生非、

(优游以嬉乎?),优哉游哉嬉戏欢乐吗?(古今之名者,)自古至今在此题名的人,

(其石幸在,)那些刻石幸而存在,(其文信善,)那些刻文确实很好,

(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那么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会传扬下去并且永远不会朽没,

(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成就了别人的名声而没有改变他们的意向,(亦仁也。)也是仁的体现。

(作亭之意,)建造亭子的用意,(其然乎?)大概就是这样吧?(其不然乎?)也许不是这样吧?



~

《丰乐亭记》古文赏析
答:当然,还必须认识到,这两篇散文都间接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乐”与“醉”之中的愤郁和不平。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丰乐亭记》古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原文】丰乐亭记① 作者:[北宋]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②,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③;下...

丰乐亭记的文言文翻译
答:《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丰乐亭记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

沧浪亭记文言文翻译答案
答:5. 古文沧浪亭记环境特点所在园林的地理特点,景观主要有哪两种景物组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是现存苏州最古的园林.其地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诗人苏舜钦(子美)流寓吴中,以四万钱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取《孟子.离娄》和《楚辞》所...

丰乐亭记文言文
答:1. 课外文言文《丰乐亭记》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

响雪亭记文言文翻译
答:1. 就亭记 全文翻译 文言文《就亭记》译文:有适宜于游览观赏的地方,没有动用人力修整的烦难之事,二者常常很难兼备;在官舍中找到,离住处很近,就特别难。 临江土地本来不肥沃出产少,官署破败简陋,没有优美的山坡亭台楼阁。我到了临江就建了几间屋舍作为阁山草堂,意思是与阁皂山靠近。 然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登高...

书幽芳亭记文言文翻译
答:北宋的散文小品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敦颐的《爱莲说》。该文以莲喻人,赞扬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稍后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堪称与《爱莲说》相比肩的精美小品。但由于前者被选入中学教材,广为人知;而黄庭坚本人以诗名世,他的散文创作被掩盖了。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门...

兰亭小记文言文
答: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6.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 (1)B 这里“夫”是句首发语词,不可理解为“夫人”,“人”后...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阅读感悟
答: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3. 关于丰乐亭记的阅读 文言文阅读:《丰乐亭记》及答案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

《放鹤亭记》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答:《放鹤亭记》文言文翻译: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

噎瓜亭记文言文翻译
答:噎瓜亭记文言文翻译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为好玩罢了。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放在座位右边作摆设(也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