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工作”和“聪明的偷懒”

作者&投稿:况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不是一个付出越多,就一定获得越多的时代,但只要懂得“聪明的懒惰”,工作可以变得简单又轻松。英国成功创业家及畅销书作者理查·柯克因而提出成为“高效率工作人”的十种方法。理查·柯克也提出,要成功运用这十种成为“高效率工作人”的方法,首先必须认清及具备三个条件。

聪明而又懒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领导者?聪明和勤奋,却并非最好的搭配?

有时候我会听到老板这样评价我:“Vicky,你实在太懒了,不过你还能找到一些好方法把该干的事儿干了。”

听到这种说法,我是很得意的。我一直对于偷懒很有心得。有些人对于偷懒有错误的概念,认为偷懒就是把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工作给赖掉。其实不然,偷懒的要义就是,该干的事情一定要干,只不过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或者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忙碌的当下,许多职场人常感觉到工作太多、压力太大、神经紧绷,因而觉得被工作控制了自己,而不是自己在控制工作。

首先……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懒鬼,但是得到“ 聪明又懒惰的领导,效率会更高 ”这个结论后,我反而对这个标签没那么抗拒了。

偷懒本身也有两种类别,形式上偷懒以及精神上偷懒。

形式上偷懒是非常需要聪明才智的,是指如何能把那些繁琐、复杂、花费时间且附加值不高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进行简化处理。

这些工作太仓人才网我总是比其他人做得快一些,是因为我爱思考。

英国成功创业家及畅销书作者理查·柯克(Richard Koch)却不这样认为,他在其著作《其实工作不必这么累》指出,“这种痛苦有解决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不仅能显著改善工作表现,还能让工作不再这么辛苦。”

工作中,你会发现我总是开始时比别人慢半拍。好多同事,一看到有那么大的数字整理工作量立刻烦躁得不行,心理压力巨大地立刻开始着手。而我则会先琢磨琢磨数字之间的关系。这不是我的新发明,也是从我的职场前辈那里学来的。

职场前辈姓罗,是个脸圆圆的眼镜男,比我高很多届,我入职的时候他是经理。罗经理做事情总 是很稳妥,而且爱钻研。那个时候我们最困难的一项工作就是做“现金流量表”,一种计算现金进与出的报表。现金流量表在那时是个新生事物,我大学上高级财会课的时候都只听了个一知半解,到真做的时候,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1. 四种行为特征

我现在介绍给你的这套分类标准是由谁发展出来的,目前还存在争议,有人说是粹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Erich von Manstein,他们认为是德国军队里最好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有别的声音认为是德国二战前的高级将领,德国陆军最高统帅部的总参谋长:库尔特·冯·汉默斯坦-埃克沃德 Kurt Gebhard Adolf Philipp Freiherr von Hammerstein-Equord(下图前排左一)。后者喜欢狩猎和射击远胜于军队的行政工作,是出了名的懒惰,却被前者认为可能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之一。

罗前辈也对现金流量表很头疼,但他是经理,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因此在做了几张表格之后, 他发现做这个表格其实要依靠一些比较复杂的逻辑关系。终于,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罗前辈研制出一套 Excel 表格的工具来,只要输入“资产负债 表”,然后再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字调整,就能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之后罗前辈成为公司里做现金流量表最快的一位。当其他经理眉头紧锁面对分录欲哭无泪的时候,他总是轻轻松松拿起包出门奔赴饭局。

当然,之后这套工具在公司里进行了共享,大家都尝到了“偷懒”的甜头,罗前辈也因为这套工具名声大噪。他总是笑眯眯地工作,我相信这就是 因为他“偷懒”的能力很强。但是,在体力上愿意偷懒的人,往往在脑力上是勤奋的。

十种方法成高效率工作人

在柯克看来,这不是一个付出越多,就一定获得越多的时代,但只要懂得“聪明的懒惰”,工作可以变得简单又轻松。柯克提出了成为“高效率工作人”的十种方法:

——调查工作法:找出工作上关键的问题,例如如果是从事营销行业,便要去了解哪些产品最赚钱?哪些产品最赔钱?又如追问“是否有少数产品或顾客对公司而言超级有利可图”,找出最有价值和最没有价值的顾客群,把焦点和心力放在这些顾客身上,就能显著提高获利。也就是说,调查出主要顾客,并尽力满足主要顾客的需求。

——人脉王工作法:职场人除了应建立公司内的好人脉,同时也应该广结善缘,例如利用出差、出外开会的机会结交朋友,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因为往往是一些不熟的朋友,或是工作以外的人脉,常会成为职场上自己意想不到的贵人。

——导师工作法:在工作上找到好导师往往会少走一些冤枉路,但大多数人在职场上都是自我摸索,一路上跌跌撞撞,因此在职场上找个经验丰富的好导师,有能力时也当上别人的“好教练”,彼此相互学习,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杠杆工作法:柯克所谓的“杠杆”是指“用普通程度努力就能达成不凡成果的简单手段”,他认为,想成为高效率工作的人,也应该善用7种杠杆:包括关心、潜意识的力量、自信、点子、决策、人才与资金等杠杆工具来增进绩效。例如自信之所以产生杠杆效益,是因为可以帮你达成别人没有企图完成的事。又如信任团队成员,也让他们信任你,那么工作时,杠杆效益就会倍增。又如资金,只要有好的生意点子,就该设法筹集更多资金,那么赚取的利润会远比个人投入的资金还要多。

——激发能量工作法:坦率对待同事、部属,对部属给予支持,让部属发挥最佳才能,激发整个团队的能量,让办公室每个团队成员及公司都因此受益。

——追求意义工作法:想在工作中获得快乐与高成就,意义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尽量做自己喜欢及擅长的工作,找出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才更容易达成工作成就。

我们在此引用库尔特·冯·汉默斯坦-埃克沃德将军的话,将他的下属根据行为特征划分为4类人群的标准:

I divide my officers into four groups. There are clever, diligent, stupid, and lazy officers. Usually two characteristics are combined. Some are clever and diligent — their place is the General Staff. The next lot are stupid and lazy — they make up 90 percent of every army and are suited to routine duties.

Anyone who is both clever and lazy is qualified for the highest leadership duties, because he possesses the intellectual clarity and the composure necessary for difficult decisions. One must beware of anyone who is stupid and diligent — he must not be entrusted with any responsibility because he will always cause only mischief.

有这样4种特质:聪明的,勤奋的,愚蠢的和懒惰的。通常2种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组合之后,就有了这4类人群:

聪明且勤奋的clever and diligent

愚蠢且懒惰的stupid and lazy

聪明且懒惰的clever and lazy

愚蠢且勤奋的stupid and diligent

做成这样子,可能会直观一点:

若想追求有意义的工作,必须诉诸不同的途径,这涉及五个层面:

1.你的工作必须能点燃你的热情,使你感到振奋;2.这份工作必须能让你取得稀有珍贵的知识;

3.这家公司必须以爱来激励员工,不是以恐惧为治理手段;

4.你必须喜欢同事及主管,他们也必须喜欢你;

5.这必须是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理想上,它应该是一家新创事业,是市场的领先者。

还有另外一种偷懒,是精神上的偷懒,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偷懒形式。

工作,心情最重要。就像TVB 电视剧里用得最多的那句台词:“做人哪,最重要就是开心。”

每天下午3点多,是我工作心情最差的时候,而且非常困,工作效率奇低。于是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3点多的学习与休息时间,尽量不把会议安排在那个时段。只要有空,我3点多就会溜达到楼下的咖啡厅,小坐半个小时,喝一杯咖啡,发发呆,让脑子彻底放松。如果同事在,我还会把同事也拽到咖啡厅来,和我一起聊八卦谈理想。有时候我也会把学习时间放到这个时段,边休息边静下心来思考或者看专业书。不被那些办公室里如飞刀般的电子邮件打扰,也不被那些随时出现的“索命追魂 Call”搅了心情。

——创造时间工作法:时间只花在重要关键的事上,减少无法带来效益的琐碎工作,包括:减少电子邮件数量、避开冗长或无聊会议、减少回复电话的数量、别做任何不会使顾客受益的事、减少资讯数量等。时间并不匮乏,重点是别花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简化工作法:把复杂的事物精简成可识别,容易了解的东西。用简单、图像化、易记的方式简化复杂的工作内容。不但在工作方式上简单化,在公司组织上,以及同事的互动关系上也不要过于复杂。

——懒惰工作法:节省使用精力和注意力,以便发挥在真正重要的事务上。适时的懒惰,是为了多花时间在创造力的思考上。

——策略工作法:策略型工作人的特点是重视思考多过行动,从不让行动排挤掉他们的思考时间。先拟定能带来极大效果的工作策略,然后彻底执行。

令人意外的是, 愚蠢又懒惰的人并不是最差劲的 :

尤其应当引起注意的是那些虽然勤奋但愚钝不堪的人,不能把任何事情委托给这种人,因为他们只会胡闹,办坏事。

那些 勤奋但无知 的人同样如此。他们只能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只要给他们指定一个方向,去奋力把事情做完就行了。

2. 那么,聪明且懒惰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懒惰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好的品质,但是按照两位德国将领的观点,还得看跟其他哪个特质相结合。库尔特·冯·汉默斯坦-埃克沃德将军认为,跟聪明这个特质结合后,人对复杂事物做决断的能力会更胜一筹。

因为这类人头脑清晰,倾向于,也有能力将所有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从选对公司工作开始

理查·柯克也提出,要成功运用这十种成为“高效率工作人”的方法,首先必须认清及具有三个条件。

首先,这个方法要奏效,必须摆脱旧思维和目前的工作习惯。你必须停止盲目从众,每件事都要有自己的看法,这可能得经过一些努力和时间才会习惯。

其次,你必须为适合的公司与主管做适合你的工作;也就是说,必须从挑选老板开始,因为选对公司工作和在这公司里做什么一样重要,多数人被公司选择,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反过来。许多人接受他们被提供的第一份好工作,尤其是当他们被猎人头公司挖角时,在现今不景气下,许多找工作的人偏好安定保障、公司名气,以及好待遇。但是,“这种被动、顺从往往导致经理人误入歧途地陷入大企业的爪牙掌控。”

比尔盖兹说:我总是选一个懒人去做一个困难的工作,因为他总能发现简单的方法去完成它。

他们因此能够做到:

注重把握重点,厌恶疲于应付工作,例如不必要的会议

懂得指挥他人完成任务

保持专注不分心,实实在在把工作向前推进

那些擅于领导的人,之所以能比其他人更加高效,就是因为能够从底层员工那种循规蹈矩,按章办事的套路中走出来,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更广义地说,柯克也提出,必须寻找一个鼓励、而非压抑自由与创造力的公司。虽然大多数公司和工作都不是这种类型,但这种公司和工作还是有的,而且,它们拥有很快乐的员工。

3. 为什么聪明和勤奋,并不是最好的搭配

通常社会会夸奖 聪明且勤奋 的人,认为他们同时拥有这两个品质是在哪能可贵。

然而库尔特·冯·汉默斯坦-埃克沃德将军并不以为然,往往把这些人安排当作自己的参谋,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谓的那种中层干部。

这些人的问题在于,虽说不懒,但是总会按照指示,一口气拼命干,一直干到底。听从指挥,给了他们逃避责任的理由。没有责任感,就不会多提问题,对新的可能保持逃避乃至抗拒,怎么会有可能做一个好领导呢?

一直在埋头工作的人,什么时候去思考,去创造呢?爱因斯坦说的不错:

The mere formulation of a problem is far more essential than its solution, which may be merely a matter of mathematical or experimental skills. To raise new questions, new possibilities, to regard old problems from a new angle requires creative imagination and marks real advances in science.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第三,必须想着要做些什么来让你的生活产生改变,而且是真心想要改变。最重要的是,不论你想做什么,必须抱着认真的态度,全心全意想要这么做。

更何况,有些人甚至还会滥用这种聪明,努力工作撑不住了,偷偷开一点小差,却继续装出努力的样子。这纯粹是工厂时代的遗留产物,然而在现代,用所有的时间去勤奋工作,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好员工。如果你的工作只要加把劲就能干好,现在更多地公司会选择把这些活外包出去。

无意义的工作,和无意义的员工,公司还留着做什么?当然是要砍掉的。

如果再严重一点,这些人往往会陷入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的陷阱:“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 位。在自己熟悉的岗位上的聪明,再也不起作用了。不能胜任,便愈加努力工作,最后的最后,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将会变成勤奋的白痴。

那些 聪明且懒惰的人表现最好 。他们能够胜任最高领导职务,因为他们兼具清晰的头脑和对复杂事物的决断力, 倾向于对现存的制度和流程发出疑问和挑战,寻求更加合理和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而不是简单地只是完成工作。

他们不介意站出来发出质疑的声音,敢于尝试新思路,而聪明且勤奋的人往往想着如何融入到组织中,让组织在既定的路线上高速运转。

所以呢,如果一个人 聪明又勤奋 ,那么从组织中脱离出来,选择自由职业,也许是个更好的选择。这样既可以避免成为大公司里的一颗螺丝钉,他们的才能也能够更好的得到发掘和提升。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后,再加上聪明和勤奋,能量会很大。

4. 最后的思考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就少了半个小时工作时间吗?但对于我而言,却换回了下午“偷得浮生半时闲”的好心情,再回公司,工作也不那么烦了。不烦躁,工作效率才会高,才会认真思考,才会发明出更好的“偷懒”形式来。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偷懒”模式,有的同事会在最困扰的时候掏出佛经读半个小时,也有同事会掏出iPad 打半小时游戏。什么都好,只要该做的事情做好,工作中偷个成功的小懒,也是人生中的“小幸福”。

最后,请记住这只是一个非常泛化的理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完全贴合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但却是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

我的特点是什么?

这种特点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我现在的工作方式。有充分挖掘和施展我的长处了么?

这值得你我重新去思考。

那位将军的思想,在今天,仍然适用。

~

为什么偷懒的人聪明,实干的人傻?
答:这个观点并不完全准确。偷懒和实干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聪明或傻的标准。聪明和傻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而偷懒和实干则是个人的行为方式。聪明的人通常能够更快地理解问题、更深入地思考和更好地解决问题,而实干的人通常更注重实际行动和完成任务。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偷懒的人都是聪明的,或者...

掌握生活小窍门 学着聪明偷懒
答:生活是一门学问,如果你能学着“偷懒”,也许会变得更有乐趣。“生活小窍门”教你聪明生活。如何清洁布艺沙发 首先,应该替布沙发定期吸尘,若能每周进行一次最好,沙发的扶手、靠背和缝隙也必须顾及,当然也可用毛巾擦拭。但在用吸尘器时,不要用吸刷,以防破坏纺织布上的织线而...

如何面对那些耍小聪明偷懒的同事?你是如何面对的
答:是我的话看破不说破,仍然认真的做自己的事情,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没有办法去对别人做事的正确性来做指导,也没有办法去左右其他人的我和那位同事的行为作出评价,所以只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一个正直的人,等待时间来为我正身。

工作中,那些总想着偷懒的人都是如何想的?
答:第三,靠裙带关系或者利用体制偷懒。有些人利用所谓的“背景”或“后盾”找工作,享受闲暇而不工作。单位领导不敢碰他,同事敢怒不敢言。看起来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偷懒,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鬼混。再加上不合理的奖惩机制,会给这些人一个机会。懒惰是人性的弱点。懒惰并不可怕。如果你能高效地完成工作...

为什么职场上偷懒的人最后都混得很好?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答:因为这些偷懒的人懂得了职场生存道理,这些人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总是能够很好的把握分寸,不去过多的帮别人的忙,但对于自己的工作却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他们都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这样的情况。

怎么对付工作中偷懒的人?
答:请主管吃顿饭把这情况说说。要是那个耍滑偷懒的同事是主管的亲爸爸那就没办法了。同事工作时偷懒,撒谎耍小聪明,你如果无法忍受,要么跟这个同事讲清楚,讲明白,你跟他说,你不能继续这样偷懒了,如果他不听,就跟老板说,如果老板不管,那也没办法了,你只能忍受,或者干脆辞职了。对于这样的事情,你...

为什么偷懒的人大家说他聪明,不会偷懒的人大家说他傻?
答:4. 偷懒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聪明的表现。聪明的人知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用更少的精力完成更多的工作。这可能导致外界误解他们在偷懒,然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更高效率地工作。5. 聪明的人同样清楚,如果他们选择偷懒,可能会面临相应的后果。因此,他们的行为是基于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和规避。

工作中,总想着偷懒的人,是一种什么心态?
答:第二,有些员工可能会觉得,无论工作多少,收入都差不多,因此选择少干些活以保持清闲。在责任不明确或奖励机制不合理的环境中,这种想法可能会流行。这些员工可能自认为聪明,认为努力工作的人是傻瓜,而自己轻松度日才是明智之举。第三,还有人认为,即使自己不干活,也有其他人会代劳。这些偷懒者可能...

工作中,总想着偷懒的人,是一种什么心态?
答:这些人总是自作聪明,认为那些一直在干活的人太傻了,不如像自己这样,轻轻松松的工作,每天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如此清闲,真的是太好了。三、自己不干,总有人去干。在公司里,总是偷懒人,他们会想,如果自己不努力干活的话,也是没有关系的,自己休息,总会有人去做,自己轻松一些,不会累,自己...

上班偷懒下班却勤快的四大星座
答: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遇到一些人,他们工作的时候总是懒散的样子,经常地偷懒,可是下班后他们还是会坚持工作。其实他们对工作还是很认真的,只是把生活和工作混在了一起,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十二星座中都有哪些星座是这样的呢?巨蟹座:迷迷糊糊巨蟹座是一个很迷糊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和生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