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吗?一字不同,权力却天差地别吗? “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么,有哪些区别?

作者&投稿:锐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权与相权是封建历史上最高的两项权力,相比较而言自然是君权要高于相权,因此我们也常称掌握了相权者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我们在看古装剧时会发现,有的把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称作丞相,也有的称之为宰相。那么到底是丞相权力大还是宰相权力大呢?

 

丞相和宰相只有一字之差,那么我们便要先了解,这相同的“相”字的由来,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

“相”职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便已经存在了,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这些称谓。这些官职都已经有了相职的基本权力,负责辅佐天子管理国家。

而“相”的名称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我们翻阅古籍便经常能看到“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之类任命。

所以从职务时“相”就是皇帝的副手,许多重要的政务都是交由丞相来处理的,权力非常之大,尤其是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皇帝有处理不完的事物,于是便把很多权力都分给了自己的副手,而此时“相”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就是丞相。

《说文解字》中结识到:“丞,翊也,山高,奉承之意。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丞相就是帝王的副手,甚至有了一定的皇权,有了丞相之后,皇帝处理政务自然轻松很多,但也意味着他不能完全的一手遮天了。

汉朝同样也继承了秦朝的丞相制,不过到了汉惠帝至汉文帝时期,因为丞相的权利太大了,威胁到了皇权,因此皇帝采用了分权的方式,把丞相分为了左和右,最后甚至还出现了“三相并存”的局面。

到了唐朝便发展成为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分别由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掌管,他们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官,六部就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丞相被分权之后,丞相这个职务就没了。当然,在朝代的更替中又有重新复用者,然后又有重新分化者。总之“相”权依旧还在,只是一个人独揽还是几个人分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独揽就是丞相,如果几个人分就是宰相。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因此可以看出从唐朝时期开始,宰相就是“名不正”的丞相,因为他们没有丞相那么大的权力,但又能干一些丞相能干的事情。

到了明朝之后,朱元璋很不喜欢丞相,于是把职务都给废除了。皇权只能皇帝一个人独揽,但其实“相”权依旧存在,只是改了一个名字叫“内阁”而已。而且内阁的权力比之于丞相还要更大,而内阁权力最大的又是首辅,实际上就是改了名字的丞相而已。宰相这一职务也是如此,宰相其实就是分了权的丞相,而且不是具体的官职,而是一个职务的称谓。


 



“宰相”和“丞相”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是有区别的,“宰相”是一种制度,是位于君主之下的一个官职的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丞相”是一个官职的名字,指的是位居君主的行政长官。对比权力,丞相的权力要比宰相大得多。

丞相和宰相只有一字之差,那么我们便要先了解,这相同的“相”字的由来,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
“相”职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便已经存在了,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这些称谓。这些官职都已经有了相职的基本权力,负责辅佐天子管理国家。
而“相”的名称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我们翻阅古籍便经常能看到“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之类任命。
所以从职务时“相”就是皇帝的副手,许多重要的政务都是交由丞相来处理的,权力非常之大,尤其是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皇帝有处理不完的事物,于是便把很多权力都分给了自己的副手,而此时“相”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就是丞相。
《说文解字》中结识到:“丞,翊也,山高,奉承之意。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丞相就是帝王的副手,甚至有了一定的皇权,有了丞相之后,皇帝处理政务自然轻松很多,但也意味着他不能完全的一手遮天了。
汉朝同样也继承了秦朝的丞相制,不过到了汉惠帝至汉文帝时期,因为丞相的权利太大了,威胁到了皇权,因此皇帝采用了分权的方式,把丞相分为了左和右,最后甚至还出现了“三相并存”的局面。
到了唐朝便发展成为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分别由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掌管,他们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官,六部就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丞相被分权之后,丞相这个职务就没了。当然,在朝代的更替中又有重新复用者,然后又有重新分化者。总之“相”权依旧还在,只是一个人独揽还是几个人分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独揽就是丞相,如果几个人分就是宰相。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因此可以看出从唐朝时期开始,宰相就是“名不正”的丞相,因为他们没有丞相那么大的权力,但又能干一些丞相能干的事情。
到了明朝之后,朱元璋很不喜欢丞相,于是把职务都给废除了。皇权只能皇帝一个人独揽,但其实“相”权依旧存在,只是改了一个名字叫“内阁”而已。而且内阁的权力比之于丞相还要更大,而内阁权力最大的又是首辅,实际上就是改了名字的丞相而已。宰相这一职务也是如此,宰相其实就是分了权的丞相,而且不是具体的官职,而是一个职务的称谓。

历史上是没有实际用宰相来作为官职的,像西汉是三公,其中三公之一有一个是丞相,到了东汉丞相没了,曹操后来又恢复三公,自任丞相,秦也有三公,丞相最大,在魏之后晋到宋之间的最高长官基本就是尚书,南宋又出现了左右丞相,元朝也是丞相,明朝是丞相制度的终结,在这之后丞相正式的从历史舞台上退出,而宰相则是我们对历朝历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

宰相是对辅佐皇帝的人的一种总称,不是官名。而丞相是一种官名。丞相是一个人,权力较大。而宰相可以是一群人,所以他们之间权力差别有点大。

~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答: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古代中国...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吗
答:丞相:丞相,是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体的官职名称。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武王二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最先开始使用丞相之名。以上是宰相和丞相的区别,简短一点就是,宰相是最高官职的通称,也是一种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职的一个称呼。宰相不一定都...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丞相是官职的名字,宰相只是统称。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叫丞相。丞相是代替皇帝统帅文武百官、辅佐皇帝总理国政的最高官职。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体的官职名称。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武王二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最先开始使用丞相之名。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古代的“宰相”与“丞相”是一个概念吗?
答:相信大家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都听说过“丞相”和“宰相”这两个官职的,这两个官职在古代的官场中都是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存在,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丞相是一个已经固定了的官职,而宰相并不是。宰相”这个是对皇上之下权力最大的人的称呼,就比如...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到底是什么官职,两者有什么异同之处?
答:宰相和丞相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就是同一个意思,但实际上不是的,总的来说,丞相是宰相制度下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种称谓。许多人听到宰相和丞相,就以为这是同一个官职的两个不同的名字,然而宰相更多的是一种官僚制度。宰相是指宰执之臣,他的职责是辅佐天子、总领百官、治理万事,是中国古代官僚...

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那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
答:所以宰相就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需要注意的是“通称”,不管任何朝代,只要是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都可以称为宰相。宰相是通称,更是一种制度。总体来说,宰相是最高官职的通称,也是一种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职的一个称呼,是个实质的官名,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答:丞相与宰相不同,是一个特定的官职名称。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继续设立丞相,王绾、李斯等均担任过这一职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宰相”和“丞相”的区别的话,宰相是一种制度设计,是百官之长的统称,...

“宰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吗?
答:在秦朝的时候,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主要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他们分别管理政务,刑律和军事,而这三个官员都可以被说成是宰相,所以在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改变到了汉朝的末期的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他就自封为丞相,后来刘备也是任命诸葛亮为相。其实宰相是包括丞相了,它所指的就是一些...

宰相与丞相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就没明白宰和丞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者虽然看起来极为相似,但是却存在本质区别。其中宰相是一种制度,最早出现于先秦。而丞相则是一种具体官名,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这一称呼中的“宰”所代表的意思是主宰,而丞相中的“丞”的意思则是拯救,两者的引申义都是辅佐。也就是说不管是宰相还是丞相,其实都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管理...

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那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
答:。两者缺一不可。按照这个标准来说,丞相作为三公之首,商量国事,检查百官,能够称为宰相理所当然。但是,中国历史上除了丞相拥有这两项权利,还有其他官职也可被称为宰相。他们就是魏晋南北朝时的尚书令;唐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宋代的同平章事等。所以说,丞相和宰相并非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