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该怎么办? 老年人60岁,骨质疏松非常严重怎么办?

作者&投稿:梅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1)激素代替疗法 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激素代替疗法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激素代替疗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 建议绝经后即开始服用,在耐受的情况下终身服用。周期服用,即连用3周,停用1周。过敏、乳腺癌、血栓性静脉炎及诊断不清的阴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诺酮属于孕激素,用来治疗中到重度的与绝经期有关的血管舒缩症状。②雄激素 研究表明对于性激素严重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给予睾酮替代治疗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对髋骨似乎无效,因此雄激素可视为一种抗骨吸收药。③睾酮 肌内注射,每2~4周1次,可用于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的BMD下降患者。肾功能受损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睾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险;睾酮可以增加亚临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长,故用药需监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还需监测肝功能、血常规以及胆固醇;如出现水肿以及黄疸应停药。用药期间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供应。另有外用睾酮可供选择。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该类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质疏松、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这类药物有雷洛昔芬,为非类固醇的苯骈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动药,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髋部的BMD,能使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下降40%~50%,但疗效较雌激素差。绝经前妇女禁用。
(3)二磷酸盐类 二磷酸盐类是骨骼中与羟基磷灰石相结合的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考虑与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关。禁用于孕妇以及计划怀孕的妇女。第一代命名为羟乙基膦酸钠称依替膦酸钠,治疗剂量有抑制骨矿化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给药,每周期开始时连续服用羟乙基膦酸钠2周,停用10周,每12周为一个周期。服用羟乙基膦酸钠需同时服用钙剂。  
近年来不断有新一代的磷酸盐应用于临床,如氨基二磷酸盐(阿仑屈酯)、利塞膦酸(利塞膦酸钠)、氯瞵酸(氯甲二磷酸盐)(商品名骨膦)以及帕米膦酸纳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强,治疗剂量下并不影响骨矿化。阿仑膦酸钠(商品名福善美)证实能减轻骨吸收,降低脊柱、髋骨以及腕部骨折发生率达50%,在绝经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
(4)降钙素 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慢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对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国内常用的制剂有降钙素(Miacalcin,鲑鱼降钙素)和依降钙素(益钙宁)。降钙素有肠道外给药和鼻内给药2种方式,胃肠外给药的作用时间可持续达20个月。
(5)维生素D和钙 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另有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制剂可供选择,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6)氟化物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每天小剂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特乐定(Tridin)的有效成分为单氟磷酸谷氨酰胺和葡萄糖酸钙,与进餐时嚼服。本药儿童及发育时期禁用。
对于接受治疗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BMD一次。如检测骨的更新指标很高,药物应减量。为长期预防骨量丢失,建议妇女在绝经后即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至少维持5年,以10~15年为佳。如患者确诊疾病已知会导致骨质疏松,或使用明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建议同时给予钙、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治疗。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大家通称熟悉的牛奶中含钙量其实不算高,重在每天可以坚持,食物中含钙高的有以下几类:芝麻(以白芝麻为宜)、虾皮、黄豆制品、海藻类(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魔芋等。习惯白天饮奶者,推荐酸奶。(有益菌有助于钙质吸收)习惯晚上饮奶者,推荐牛奶,睡前喝有助稳定情绪,促进睡眠。适量补充蛋白质,但不要过量。(过量的蛋白质同样会影响钙质吸收),尽量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方便面、香肠、火腿、腊肉、肉丸、鱼丸等。(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弹性,往往添加防腐剂、芳香剂等含磷高的添加剂),避免过多食用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竹笋、芥菜、甜菜、茶叶等。避免或限制饮用咖啡、浓茶。运动—循序渐进,养成习惯从快走开始,养成习惯。每天30分钟以上)当养成每天快走习惯以后,加入新的负重、阻力项目,如爬楼梯、跳舞、阻力健身器材等。

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我一般建议服用阿仑膦酸钠,效果比较好。需要配合促进骨质代谢的药物和钙剂(建议阿法骨化醇和AD钙)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的康复训练效果会更好。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常规负重和抗阻训练等锻炼手段有助于骨密度、骨强度的维持和改善。长期锻炼可改善人体平衡能力、增加稳定性,提高神经反应能力,减少跌倒机率,降低骨折风险。

注意合理营养。钙是骨骼维持强度必需的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充足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这与食量减少,食欲差,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含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作为对骨质疏松有所了解的圈子内人士,我国骨质疏松医疗水平长期比较落后,主要与政府投入少,群众意识差有关。难从2010年起,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领导下,全国已经建立了几百家医院的骨质疏松诊疗中心,但大部分不在骨科,而是与内分泌和代谢病科,风湿科,老年科等合作建立的。骨质疏松疾病进展分骨折前和骨折后,尤其对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的病人要尤其注意,光单纯补钙嗮太阳是没有用的。现有的药物已通过研究证明能大幅降低服药患者的骨折发生(与不服药相比),而且很多药物并不贵,比如双膦酸盐类的一些药物,患者不仅要治疗骨折,还要坚持服药,使骨骼本身更强健。

老年人60岁,骨质疏松非常严重怎么办~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1)激素代替疗法 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激素代替疗法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激素代替疗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 建议绝经后即开始服用,在耐受的情况下终身服用。周期服用,即连用3周,停用1周。过敏、乳腺癌、血栓性静脉炎及诊断不清的阴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诺酮属于孕激素,用来治疗中到重度的与绝经期有关的血管舒缩症状。②雄激素 研究表明对于性激素严重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给予睾酮替代治疗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对髋骨似乎无效,因此雄激素可视为一种抗骨吸收药。③睾酮 肌内注射,每2~4周1次,可用于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的BMD下降患者。肾功能受损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睾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险;睾酮可以增加亚临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长,故用药需监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还需监测肝功能、血常规以及胆固醇;如出现水肿以及黄疸应停药。用药期间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供应。另有外用睾酮可供选择。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该类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质疏松、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这类药物有雷洛昔芬,为非类固醇的苯骈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动药,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髋部的BMD,能使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下降40%~50%,但疗效较雌激素差。绝经前妇女禁用。
(3)二磷酸盐类 二磷酸盐类是骨骼中与羟基磷灰石相结合的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考虑与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关。禁用于孕妇以及计划怀孕的妇女。第一代命名为羟乙基膦酸钠称依替膦酸钠,治疗剂量有抑制骨矿化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给药,每周期开始时连续服用羟乙基膦酸钠2周,停用10周,每12周为一个周期。服用羟乙基膦酸钠需同时服用钙剂。  
近年来不断有新一代的磷酸盐应用于临床,如氨基二磷酸盐(阿仑屈酯)、利塞膦酸(利塞膦酸钠)、氯瞵酸(氯甲二磷酸盐)(商品名骨膦)以及帕米膦酸纳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强,治疗剂量下并不影响骨矿化。阿仑膦酸钠(商品名福善美)证实能减轻骨吸收,降低脊柱、髋骨以及腕部骨折发生率达50%,在绝经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
(4)降钙素 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慢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对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国内常用的制剂有降钙素(Miacalcin,鲑鱼降钙素)和依降钙素(益钙宁)。降钙素有肠道外给药和鼻内给药2种方式,胃肠外给药的作用时间可持续达20个月。
(5)维生素D和钙 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另有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制剂可供选择,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6)氟化物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每天小剂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特乐定(Tridin)的有效成分为单氟磷酸谷氨酰胺和葡萄糖酸钙,与进餐时嚼服。本药儿童及发育时期禁用。
对于接受治疗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BMD一次。如检测骨的更新指标很高,药物应减量。为长期预防骨量丢失,建议妇女在绝经后即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至少维持5年,以10~15年为佳。如患者确诊疾病已知会导致骨质疏松,或使用明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建议同时给予钙、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治疗。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缺钙自然要补钙,已经骨质疏松了的话,就更要加强补钙的力度了,对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是很大的一个隐患呢!食补+药补是最科学的补钙方式。食补的话就是注意多吃点含钙的食物,药补的话专业钙剂比较好,推荐钙尔奇,它含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更好吸收钙,而且是国际品牌,碳酸钙源,安全性也高。医生都推荐的,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补钙方式。

老年人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答: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年龄、内分泌系统疾病、外科疾病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等原因,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第一、人的骨骼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理过程中,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大,钙流失越多,可通过口服补充钙剂、维生素D,适当锻炼等方式减缓流失。第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人上了年纪很容易骨质疏松,老年人该怎样合理补钙?
答:服用补钙剂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一般建议使用活性维生素D,它可以促进肠内钙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吸收。可用于治疗各种骨质疏松症,代表性药物为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除了补钙的基本治疗外,膦酸盐制剂还可用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需要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均衡饮食。首先,我们应该...

人到中年,骨质疏松,用什么方法补钙效果最好呢?
答:补钙,主要方法有:通过饮食,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补充;直接服用钙片补充。人到中年,骨质疏松,要很重视补钙这事。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首先,生活中注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含钙丰富的食物非常多,如: 泥鳅,海螺,虾仁,贝类、虾皮、毛蟹、海带、紫菜、炒南瓜子、猪肉松等。乳类与...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要怎么治疗好呢
答: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老年人需要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除了药物治疗外,老年人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首先,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老年人应该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同时,他们还应该避免...

中老年人患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该怎么调理?
答:当然这可能是广告宣传做的效应而已,但是这里要一再强调:治疗骨质疏松症,不补钙不行,但是光补钙是万万不行的。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减轻,直至某一次做检查才发现之前胸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摔倒后可发生严重的骨折,最危险的骨折部位是骨盆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颈骨折。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办?有没有办法改善?
答:第二、一定要加强锻炼,多晒太阳,坚持每天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等。第三、一定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积极补钙,有意识地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女性在绝经期以后要定期补钙。第四、一定要养成习惯,定期复查骨密度。骨密度低出现严重骨质疏松,必须引起重视,一定要早期来进行预防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

人到中年,骨质流失该怎么办?
答:3、经常拉伸筋骨:俗话说筋长一寸,命长一年。很多人在平时长时间坐在椅子上,身体缺乏运动,人体内的韧性也变差了,身体变得不那么灵活,骨质也容易出现流失的情况。这个时候要注意,多帮助身体进行拉伸运动,人体在拉筋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内的血液循环。以上介绍有效预防骨质流失的方法,你们是不是...

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
答: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更年期之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更容易发生。得了骨质疏松,不仅容易出现骨痛,而且很容易导致骨折,尤其是老年人,因此一定要积极预防。今天就告诉你一个妙招,三种食物吃走骨质疏松,让你的骨骼更年轻。一、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 如果只是单纯性的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老人严重骨质疏松,骨密度低,有什么办法
答:药物3【降钙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保健品【维生素D+钙】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另...

为什么老年人年纪大了骨质会疏松呢?平时应该如何保养?
答:1、 老年人在平常的饮食中,要多吃核桃、鸡蛋等同,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组成骨质的基础,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和存储,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效的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2、 在平时要注意补钙。可以从饮食上多炖炖骨头汤,或者吃一些钙片等,老年人一天要补钙应当为10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