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赏析 在古诗词鉴赏中可以从哪些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作者&投稿:迪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从浓厚的表达情感的词、句或表达感情的事物入手。

叙事或抒情、议论带有诗人极浓厚、强烈的感情成分、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诗歌中具有浓厚情感的词句或强烈感情色彩的事物,是我们迅速地把握诗歌中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

2、从“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景物”入手。

诗人们善于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因而,使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从而形成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

3、从“诗眼”入手。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句,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语不惊人死不休”;有被称为“红杏尚书”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静中显动,使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

4、从“意象”入手。

“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它包括抽象的主观的“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两个方面。它是“意”(诗人主观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与“象”(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的景物、事象和场景)在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中和谐交融和辨证的统一。

5、从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入手。

在诗歌鉴赏中,抓住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探求诗人运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真实意图,把握诗歌的内涵及诗人内心感情。

扩展资料:

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

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

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

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词赏析



从诗词的;
1、内容 (诗人所写诗词的大体内容,中心思想和要表达的东西)
2、情感(联系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及创作意图等方面去分析鉴赏诗词)
3、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抑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
修辞方法(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顶真、回环等)
4、个别字句的含义(注意字词的含义,尤其是古今异义。注意语境,注意典故。)
5、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作品
赏析古代的诗歌作品,是我们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这要求我们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鉴赏呢?吴小如先生在讲到诗歌的鉴赏时,曾经提出“通训诂”、“明典故”,这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对于我们来说,古典诗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语言障碍,对有些诗歌,我们必须依靠前人的注释才能够读懂.而且古典诗歌中经常会运用典故,正确地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诗无达诂”,对一首诗的理解自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还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的,那就是要合乎情理,至少自己感觉这样理解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才可能有说服力.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一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写作情况,要深入分析诗歌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所谓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了解了中唐的政治形势和柳宗元的遭遇之后,也就更能理解《渔翁》中那种回避尘世、寄情山水的处世态度了.二是对作品自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较短的作品,如律诗、绝句等可以逐句分析,对较长的作品可以作问题分析或段落分析.这是作品分析的主体.我们所分析的作品必然具有赏析的价值,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悟,我们写分析文章就是为了把作品的价值展现出来,把自己的体会感悟表达出来,作品的分析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注意辞采,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三是可以结合与作品有可比性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临洞庭》都是描写洞庭湖的佳作,但是我们通过对比就会发现《登岳阳楼》向我们展示了“诗圣”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悲悯,而《临洞庭》却只囿于对个人遭际的自伤自怜,相比之下,两位诗人的胸襟品格、思想境界高下立判.四是了解作品的地位及影响,这也是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一个途径,如我们了解了《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咏物诗,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橘颂》的独创,而这一手法对后代的咏物诗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古代诗歌鉴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回答?~

1、首先要知人论世
熟悉作者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论世”就是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合理的鉴赏流程
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从意象意境到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3、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手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必要的典故知识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汘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
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 “柳”“月”“长亭”等意象,述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掌握古典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

扩展资料:
古代诗歌鉴赏还可以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诗歌的已经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体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以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
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描写对象,结合全诗来分析。
学会古代诗歌鉴赏还要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诉诸语言,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

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2.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顶针(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大致相同。
3.其他常用表现手法: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
以上分类有的有交叉现象,如第一类中“直接抒情”是第三类中“直抒胸臆”的另一种说法;第三类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则都属于第一类的“间接抒情”。鉴赏时如果题目中没有规定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我们只需根据其中一种类型或站在其中的一个角度表述即可。

二、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古诗的数量可谓恒河沙数,我们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对其“大面积”鉴赏,因此,精心选择重要而又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重点赏析,应是我们高三古诗鉴赏备考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选择此类诗歌的时候,不应忽视教材中那些经典性的课文诗歌,它们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对象。其实,古诗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为常见,其他类型也并不鲜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姜夔《扬州慢》中的“比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烘托”(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豪杰,写乱石穿空,旨在为下片写周瑜功业),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不一而足。鉴赏时我们可把它们作为“样板”诗歌加以细心体会,精心揣摩。

古诗词赏析的方法
答:在赏析时,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写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简要概况一下诗中呈现出的景象和写景手法的作用。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诗人抒发的是何种感情,有的是赞扬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仅是抒发对眼前美景的喜爱,有的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反衬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这主要从写景手法和诗人当时所...

怎样鉴赏诗词
答:一首成功的好诗一定有独到的艺术手法和技巧.鉴赏古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 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一,表达方式的评析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

鉴赏诗歌怎样找到恰当的角度
答:诗歌鉴赏步骤1. 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遣词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词义、典故、以及用词、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

悬赏20,应该从几个方面赏析诗歌?
答:怎样赏析诗歌 1,主题的鉴赏."文载道,诗言志."诗歌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总是要反应一定的思想内容,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怀古,或讽今;或思乡,或忆友;或离别的忧愁,或重逢的喜悦;或穷困的愤激,或通达的豪迈;或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或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哲理是哲理诗的重要赏析点.王之涣《登鹳雀楼》:"...

急急急!!!诗歌语言赏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五、分析主旨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

诗歌鉴赏的三个环节
答:诗歌鉴赏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语言层面 毫无疑问,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

古代诗歌应从哪几方面进行鉴赏
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第一节 诗歌的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一、鉴赏诗歌的意象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

诗歌鉴赏的方法
答:看到写景的诗句如果能从以上五个角度赏析,那么,一首诗就能读懂,读懂诗句不管从哪个角度发问,都可以自如地回答问题。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

赏析山水田园诗,应从哪些方面切入
答:二、捕捉物象,体会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田园诗必然要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来抒发感情.这些山水田园风光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

古诗从哪些角度赏析
答:古诗赏析,可从这些方面来进行——1、修辞和手法上的欣赏和分析。如用典,如比喻,如借古讽今等,可见诗人的表达之美。2、炼字之赏。主要是抓住诗中某一词、字的妙处展开赏析。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可以开展炼字的赏析。3、意境的赏析。诗中情感与景物描写的关系,形成的搭配,这些都可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