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草包将军官二代李景隆是靖难第一功臣?

作者&投稿:星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开创了永乐盛世,有人戏言,李景隆才是这次大变革的真正的大功臣,咱们仔细品一品,这段历史发现这段话还真的有一点道理。

  李景隆其人

  李景隆是,朱元璋的好外甥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可是大明朝顶级的军事将领,但是父亲是英雄,儿子未必是好汉,李景隆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可是当靖难之役爆发的时候,建文帝环顾四周,发现能征善战的老将都已经被自己的好爷爷给定点清除了,为难之下,他选择了李景隆,给了他60万大军前去扫平燕王叛乱。 

  竟然率军逃跑

面对绝对优势的兵力,李景隆一开始也是信心满满,但是在面对军事经验更加丰富的朱棣的时候,他接连受挫,就让他原本的信心消失殆尽,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朱棣其实是在赌博,已经是一把梭哈了,朱棣根本输不起,很有可能他输一把就全盘皆输,其实,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保持进攻态势,围而不打,朱棣就吃不消,以一郡之力对付全国,这毫无疑问是以卵击石。

  此时此刻他指挥的军队在人数装备甚至在伦理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军事人员没有太大的损失,依然维持着对敌人的巨大优势,可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之下,他竟然跑路了,没有受到重大挫折的情况下,跑路了,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第二次,凭借这个操作,这个老兄绝对属于不战成名,大明军队之耻!

 开城投降

 可是建文帝的操作也让大家想不通,面对这样一个逃跑的将领,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惩罚,后来还让他担任守卫南京的重任,可能是考虑到她和自己是实在亲戚吧!但是建文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兄同样和朱棣也是实在亲戚,所以在这场大明朝的南京保卫战中,李景隆,直接来了个开城投降,朱棣的大军由此进入了南京,从此,永乐皇帝替代了建文帝,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景龙还真的是大功臣,是永乐皇帝的大功臣,先是讨伐的时候放水,率领大军逃跑,然后又是在固守天下最坚固的城池南京的时候,直接来了一个开城门投降,这种功劳绝对是大大的,说这是永乐朝靖难之役,头号功臣还真的说得过去。



因为李景隆葬送了朱允炆很多军队,并且在朱棣兵临城下的时候打开城门,李景隆帮助了朱棣夺得了皇位。

因为当朱棣率军直逼南京的时候,李景隆最先投降 ,让朱棣进入了南京城 ,但又是他暗中帮助朱棣夺取了大明江山

因为他加快了朱棣取胜的脚步,金川门之变中也是他打开的城门,对于朱棣来说他当然是第一功臣。

~

史上最强的四大草包将军,你最佩服哪一个
答:刚正不阿,敢于对抗皇帝,可谓百分之百的好干部形象。然而,这个人在军事上,不仅没有建树,反而是拖了大宋的后腿。第四个,李景隆 李景隆是明朝初期人士,饱读诗书,属于皇帝朱允炆这一边的,他老爹是明朝大将李文忠。按理说,虎父无犬子。然而,他这边却是“虎父生狗儿”,是最典型的草包将军。

朱棣称帝后,草包将军李景隆怎么成了第一功臣?
答:然而,李景隆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麾下的几十万大军居然被朱棣的几万人打败。更令人不解的是,每当战局对朱棣不利时,李景隆总要站出来“帮忙”。比如说在攻打北平时,“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李景隆闻讯后,马上派人制止瞿能攻城,使得燕军得到了喘息之机。李景隆领兵期间,“王师死者数十万...

“玩死”自己的小人物
答:        都说是命运捉弄人,可偏偏有人捉弄自己的命运。这个捉弄自己命运的人叫李景隆。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这个叫李景隆的人,早已湮没在过往时光的尘埃里,成为了被历史遗忘的小人物。        其实,小人物李景隆的出身并不渺小,他是...

朱棣在称帝后,草包将军李景隆是怎么成了第一功臣的?
答:于是当朱允炆无人可用时,只能派出这个官二代表兄弟,出征了抵御自己四叔的靖难了。可是谁想李景隆不是朱棣的对手。反倒被人追着打回南京,直接打开南京金川们。放朱棣入城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着相当政治身份的李景隆,对朱棣上位是有着“主动资助”之功的 2,招降纳叛,政治广告 同时...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他的下场如何?
答: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话用在李景隆身上正合适。 李景隆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里面装的全是稻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 李景隆是个富二代,其父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因为战功,被...

朱允炆为什么用李景隆?
答:在靖难之变期间,有一个人,他先是受建文帝的宠信,带领数十万兵马北上讨伐燕王朱棣,结果大败而归。待燕王朱棣攻陷帝都即位后又受到永乐帝的宠信,成为朝中第一大臣。后人称他为草包将军,也有人说他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人的奇特境遇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个人就是李景隆。建文帝...

李景隆最后被朱棣囚禁的真相是什么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93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李景隆最后被朱棣囚禁的真相是什么? 明朝建文帝时期爆发了靖难之役,作为明军主帅的李景隆屡战屡败,使得明军损失惨重,反倒给对手燕王朱棣以巨大收益,但建文帝却一直没有杀他。最后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投降,使得朱...

明明看不起李景隆,为何朱棣还要选择这个将军做内应,这背后有什么样的...
答:是李景隆主要导致了中央军和燕军攻守局势的逆转,由于他的常败,被人们戏称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内应,当然不是真内应。其实在朱棣的心中,李景隆是一个刚愎自用,不信任属将,爱贪功冒进之人,根本不是统帅之才。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他的下场如何?
答:李景隆先被削夺勋号,去职,停止朝见,以公爵待在家中。之后,又被褫夺爵位,抄家,与其弟李增枝,及妻儿数十人,被软禁在家中。李景隆为了表示抗议,曾经绝食十日,不过,并没有死。按照现代的医学知识,李景隆也就是做个样子给朱棣看。李景隆被软禁之后,估计开始还在愤愤不平,爷就是草包将军、逃跑...

明朝李景隆的档案?
答:李景隆退守济南。九月,以盛庸代李景隆,景隆兵败还京,方孝孺骂他“坏陛下事者,此贼也。”众臣怒拳相向,要求就地正法,帝不忍加诛。 最初当朱棣知道李景隆的布署时,就说他有五败,“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