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时,得到的废液中共含有K+、Ba2+、Cu2+、OH-、NO3-、CO32-六种离子.

作者&投稿:秦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甲组所得废液的pH=13,说明甲组所得废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当废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时,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会形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因此甲组废液中不能含有铜离子,所以乙组所得废液中含有铜离子.
当废液中含有铜离子时,由于铜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形成蓝色沉淀碳酸铜,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因此乙组废液中不能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甲组所得废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当废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时,由于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会形成白色沉淀碳酸钡,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因此甲组废液中不能含有钡离子,所以乙组所得废液中含有钡离子.
由于乙组废液中不含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有的溶液都呈电中性,因此所提供的三种阴离子中必须含有硝酸根离子.
所以乙组所得废液中含有的离子是Ba2+、Cu2+和NO3-,即乙组废液中含有硝酸钡和硝酸铜两种溶质.
同样的道理,甲组废液中应含有的离子是K+、OH-、CO32-,即甲组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两种溶质.
除去Ba2+、Cu2+、OH-,就是要通过两种废液中的物质相互反应,将硝酸钡、硝酸铜和氢氧化钾转化成其它的物质.
其中硝酸钡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硝酸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K2CO3═BaCO3↓+2KNO3
其中硝酸铜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硝酸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2KOH=Cu(OH)2↓+2KNO3
其中硝酸铜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碳酸铜和硝酸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K2CO3═CuCO3↓+2KNO3
故答案为:
Ba2+、Cu2+和NO3-
①Ba(NO32+K2CO3═BaCO3↓+2KNO3
②Cu(NO32+2KOH=Cu(OH)2↓+2KNO3
③Cu(NO32+K2CO3═CuCO3↓+2KNO3
可以从以上的化学方程式中任选两个作为本题的答案.

6,甲乙两车间的废水中含有Na+、Ag+、Cu2+、CO32-、OH-、NO3- 六种离子: (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其中~

楼上的答案是错的!
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有Cu2+,与之反应的离子OH-、CO32-则在甲车间,与OH-、CO32-反应的Ag+在乙车间。而溶液呈电中性,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故乙车间的废水还有NO3- ,甲车间的废水还有Na+。
答案:(1)NO3- ;Cu、Ag (2)OH-、CO32-、Na+。(3)由于氢氧化铜、氢氧化银(很快分解为氧化银,不溶于水)、碳酸银、碳酸铜(准确来说,应该是碱式碳酸铜,产生碳酸铜的同时,由于碳酸根水解的氢氧根会与铜离子结合,共沉淀)都是难溶物,故滤液一定有没反应的NO3-和Na+。(4)pH试纸变蓝或是酚酞变红、石蕊溶液变蓝。

因为甲厂废水明显呈碱性,所以甲中废水必含OH-,则与OH-不能共存的离子Cu2+一定在乙废水中,与Cu2+不能共存的CO32-一定在甲废水中,与CO3 2-不能共存的Ba2+一定在乙废水中,再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所以NO3-一定在乙中,K+一定在甲中,甲乙废水混合后生成的可溶性物质是KNO3属于一种复合肥料,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OH-、CO32-;因此②③正确;故选:C.

甲、乙两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时,得到的废液中共含有K+、Ba2+...
答:因此所提供的三种阴离子中必须含有硝酸根离子.所以乙组所得废液中含有的离子是Ba2+、Cu2+和NO3-,即乙组废液中含有硝酸钡和硝酸铜两种溶质.同样的道理,甲组废液中应含有的离子是K+、OH-、CO32-,即甲组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两种溶质.除去Ba2+、Cu2+、OH-,就是要通过两种废液中的物质相...

甲、乙两组同学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甲组:①铁丝在氧气...
答:(1)甲图Ⅰ中没有在瓶底预留少量水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错误;Ⅱ中应该先放锌粒后放稀硫酸;Ⅲ中瓶塞应倒放,所以正放错误.(2)加入铁粉后,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使溶液变为中性;铁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铁可以把废液中Cu 2+ 置换出来生成铜.(3)Ⅰ中铁钉在水和氧气...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
答:又有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因此可以用水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12+H2O+CO2↑;A;(2)水; 减小.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碱的性质”探究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向...
答:或导管吸入水柱的方法.故选择的仪器为 EB或EAD.(填字母)③验证假设进行实验:看到现象应是气球胀大或烧杯中的水被倒吸.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④反思与应用:a.本实验从反应物的角度,利用 压强的改变验证了反应的发生.b.在实验室中,久置的烧碱溶液会变质,其原因是 2NaOH+...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
答:(1)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1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12+H2O+CO2↑.(2)因为CO2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也会出现气球膨胀的现象.可以用水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填:H2O;减小.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
答: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装置A。(2)CO 2 气体不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且能溶于水,与水反应,所以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应设置二氧化碳与蒸馏水反应的对照实验,若气球膨大程度减小,则证明乙组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2009?昆明模拟)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
答:(1)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12+H2O+CO2↑.因为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填:A.(2)因为CO2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也会出现气球膨胀的现象.故填:CO2能溶于水.可以用水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填:...

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
答:(1)CaCO 2 +2HCl==CaCl 2 +H 2 O+ CO 2 ↑; A (2) CO 2 会溶于水;H 2 O;减小

(12分)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
答:(2)铁和硝酸的反应的方程式是Fe+4HNO 3 =Fe(NO 3 ) 3 +NO↑+2H 2 O。如果铁过量,则方程式是3Fe+8HNO 3 =3Fe(NO 3 ) 2 +2NO↑+4H 2 O。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 3+ 和Fe 2+ ,则a/b的取值范围是 1/4 < a/b <3/8 ;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 3+ ):n(Fe 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
答:由于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时间与质量成正比,即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由此可见:不同质量的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故答案为:(1)不同;(2)相同质量的水;(3)不同质量的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