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划分和对比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划分和对比地层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作者&投稿:仉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个“说来话长”的问题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实际上是两个工作,包括地层划分与地层对比两个过程
地层划分: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的岩层进行划分,建立地层层序的工作。
在地层划分的工作当中,传统的最重要的原理是Steno三定律(叠覆律、原始水平律、原始侧向连续律)、Walther相律和生物层序律,首先依据需要对比的不同剖面的岩性来进行岩石地层对比,建立地层格架,然后根据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建立生物带和年代地层格架,地球化学的方法可以测定地层岩石的年龄,给出比较准确的地层新老关系和年龄值。当然现代地层学当中还有事件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不同的方法,它们也有各自的原理可用来进行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将不同地区的地层单位按照岩性、古生物化石等特征作地层层位上的比较研究。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主要方法有地层层序律法、岩石地层学方法、化石层序律法、构造学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法等。 生物层序律是地层对比最初利用也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也大致相同。现代地层学当中根据地层岩性、磁性、全球性事件等也可以进行地层对比,石油勘探当中,根据测井曲线也可以进行地层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理及方法~

针对郯庐断裂带沿线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和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及发育的特点,工作中以岩石地层为基础,生物地层为依据,结合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元素地层学等多种研究手段,遵循多重地层划分的原理,较好地解决了地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问题。
1.岩石地层清理
岩石地层划分是根据岩石体的岩性或岩相特征及其地层关系所进行的地层划分,目的在于将其划分为能反映岩性特征或变化规律的单位(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在国土资源部各系岩石地层清理的基础上,经对郯庐断裂带沿线70条中生界典型剖面的考察和综合研究,理清了不同地区不同地层名称的相互关系,对各有关地区的岩石地层名称进行了取舍,对其年龄属性进行了厘定,提出了符合地层规范的岩石地层系统。
2.生物地层研究
生物地层划分是指依据所含的化石进行地层划分,即将这些含化石的部分划分为能反映具有相同或相似化石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单位。生物地层单位的术语泛称生物带,包括延限带、间隔带、谱系带、组合带、富集带等。
工作中在研究过程中系统采集古生物化石和收集生物地层资料,北起辽宁北部铁岭,南到苏皖地区,西起太行山,东至黄、渤海的广大区域,获取大量生物地层资料。经对化石大量细致的分析鉴定,总结了断裂带两侧的轮藻、介形类、孢粉、叶肢介、双壳类等主要古生物门类的纵横向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生代5个重要化石门类的动、植物群。包括轮藻化石4个组合、2个化石带和1个亚带,介形类化石12个组合,孢粉14个组合,叶肢介化石5个动物群,双壳类化石8个组合。根据各门类化石的分布时限及对比关系,提出该五个化石门类与国际接轨的划分对比关系,总结了断裂带两侧各地区、各组段的生物地层特征,为地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3.同位素年龄测定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我国东部火山岩,进行了多次测年研究。辽西地区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形成了多层火山岩,并且常与沉积地层成互层关系,可以相互对比,因此,其年代学研究尤受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辽西地区相继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其火山岩时代研究更是成为热点。随着测试仪器的进步和更新,测试数据越来越接近,这些数据对中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工作中在郯庐断裂沿线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共采集火山岩样54块,由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用K-Ar法测定同位素年龄。本次通过对辽宁、山东、安徽等地区野外露头和井中火山岩K-Ar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结合前人火山岩年龄测定数据,获得了郯庐断裂沿线不同地区中生代各层位火山岩年龄。本次研究火山岩同位素测年精度较高,明确了以前争议较大地层单元的时代归属,如济阳坳陷“西洼组”和鲁西南地区八亩地组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14~122Ma和114~125Ma,辽西地区沙海组为110~120Ma,均主要相当国际地层表的早白垩世中期的巴雷姆期或更早。莱阳地区青山组与其相当,但所获年龄值略偏新。
同时,考虑到火山旋回是非生物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手段,课题组在同位素年龄测定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及综合分析,首次将郯庐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中三叠统至上白垩统划分出9个火山喷发旋回、10个次级旋回,以及30余次大的火山喷发期,其年龄数据可作为中生代地层地质年龄确定和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辅助手段。
4.磁性地层划分
磁性地层学是根据地层剩磁特征对地层进行研究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地磁极性变化规律具有全球性,同时期形成的地层剩磁应当相同,因此用地磁极性年代表为参照,可以对地层进行划分对比,也可提供不同时期古板块所处地理位置。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研究者建立了磁性地层年代表,使地区性的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进行全球对比成为可能。
方大钧等(2005)建立了济阳坳陷桩107井、桩98井、沾北3井、义136井中生界磁性地层柱,提出了相关地层的时代意见。桩107井、桩98井的样品取自西洼组,沾北3井样品取自蒙阴组。桩107井2796m处的反向带锆石SHPIMP年龄为(128.5±1.4)Ma,因而将这个反向带与国际海洋极性年表M5的反向带对比(Harland et al.,1989),获得桩107井极性序列是从M4~M10,古地磁年龄为131.5~126.5Ma,时代属早白垩世Hauterivian阶。桩98井极性以正反交替极性为特征,与早白垩世Berriasian极性相似,古地磁年龄为144~137Ma。沾北3井反映了单个极性持续时间较长,正反极性带上下较宽阔的明显极性特征,相似于Kimmeridgian至Tithonian的极性特点,1634m以下的地层可能已属于Oxfordian期。
然而,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和同位素年代的精确度,以及人们对极性柱划分的不同认识,都对古地磁磁性地层的研究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其研究精度。所以,本次在中、新生代地层划分中,对前人磁性地层研究成果仅作了部分参考。
5.元素地层划分
在自然界的迁移、沉积过程中,沉积物与水介质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化学平衡关系,由于各元素自身的化学性质不同,某些元素在脱离母岩迁移再沉积时发生分异。如果在地质时期环境相对稳定,其元素间的分异平衡也相应地保持稳定,直到环境的改变(如物质来源、迁移距离、气候、生物活动、大地构造运动、火山活动等)之后,则会建立另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新的化学动态平衡,即不同时期沉积岩中存在不同元素丰度及组合特征,它们可以作为地层划分的参考依据。
本次应用元素地层学原理对济阳坳陷中生界进行了划分,系统分析了济阳坳陷中生界各地层元素变化特征,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手段,提高了地层对比的精度。
济阳坳陷中生界Sr/Ba比值均小于1,Ca/(Ca+Fe)比值均小于0.85,B元素含量小于80%,为明显的淡水沉积。但是,中生界内部不同层位之间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也有微小的变化。侏罗系坊子组(J1+2f)多以河漫滩沼泽相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相对河流相沉积细,粘土矿物含量较多,B元素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5.76ug/g,受到水动力条件弱的影响,Fe元素易于沉积而Fe/Mn比值较大,Ca/(Ca+Fe)比值较小;侏罗系三台组(J1+2s)以曲流河相沉积为主,沉积物多为红色细砂岩、砂岩、砾岩,粘土矿物含量较少,水动力条件较强,B元素含量较少,Fe/Mn比值较低;蒙阴组(K1m)与三台组(J1+2s)虽然同属于河流相,但是,蒙阴组(K1m)的沉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火山凝灰岩矿物,沉积物内部铁含量较多,致使Fe/Mn比值较高,而Ca/(Ca+Fe)比值较低;西洼组(K1x)多为河流冲积扇相沉积,常含火山物质(安山岩、凝灰岩、玄武岩矿物)致使Fe/Mn比值较高,经过沉积后构造作用的影响,地层内部裂缝发育,后期地层水改造,裂缝中充填了方解石矿物,致使Ca/(Ca+Fe)比值较高。

主要有绝对年代法和相对年代法。前者主要有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法和古地磁学法。 后者又包括地层层序法、古生物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地层层序法的依据是标准地层剖面 和沉积岩的层面构造;古生物法的依据是标准化石;地层接触关系法依据岩浆岩、沉积岩 及其相互关系接触类型判断。沉积岩之间主要有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 度不整合) ,岩浆岩之间主要是穿插接触关系,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是侵入接触和沉积接 触。

什么是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划分和对比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答:地层划分: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的岩层进行划分,建立地层层序的工作。在地层划分的工作当中,传统的最重要的原理是Steno三定律(叠覆律、原始水平律、原始侧向连续律)、Walther相律和生物层序律,首先依据需要对比的不同剖面的岩性来进行岩石地层对比,建立地层格架,然后根据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建立生物带和...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图的基本类型
答:(1)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重塑地质发展历史、研究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地层划分是根据地层的岩石、生物化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把地层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地层单位,借以表示地层的相对顺序或相对年代关系等。现代地层学主张地层划分的多重性,认为岩层有...

什么叫地层划分与对比?如何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
答:地层划分与对比就是,根据岩性、岩相特征进行岩石地层划分,然后根据系统采集的化石进行生物地层划分,进而建立年代地层顺序,但在划分一个地区的地层时,必须充分参考邻区已经建立的地层划分方案,便于地层对比。

学习任务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答:地层结构是指组成地层的岩层在时空上的组构方式。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大多数地层是由有限的岩层类型构成的,这些岩层通常又以规律的组合方式组构在一起。因此,根据岩层的组构方式所划分地层的结构类型可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 对于层状延伸的地层来说,可以分为简单型(均质型结构和非均质型结构)和复合型两大类和若干小类...

二叠纪—中三叠世地层划分与对比
答:表1-2-7 四川盆地二叠系生物层划分对比表 (三)二叠纪—中三叠世生物地层划分 1.二叠纪生物地层划分 四川盆地二叠系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局部地区和层系为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海相化石十分丰富,主要有牙形石、 、有孔虫、腕足等,以及陆生植物化石。本次主要对牙形石和 类进行了总结(表1...

层序划分与对比
答:层序地层学是一种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地层的新方法,以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原则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年代地层对比的精度,而且具有对岩相分布进行预测的作用。(一)原理及方法 1.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 地层记录中不同级次的地层旋回记录了相应级次的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

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答: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划分为3个地层分区和6个地层小区(图1-1-1),即柯坪地层分区、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和库鲁克塔格-塔东地层分区,其中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包括塔北、巴楚、塔中、阿瓦提-满加尔西等4个地层小区,库鲁克塔格-塔东地层分区包括辛格尔和却尔却克-塔东两个地层小区。图1-1-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

盆地地层划分与综合对比
答:盆地地层划分是指根据不同地质特征将盆地内的地层划分成不同阶段和时期。对比是对盆地内不同地层的一系列性分析。在盆地地层划分中,主要考虑地层年代和构造演化历史,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地层划分成不同的时期,其中最常用的标准是岩石的类型、沉积环境以及化石组合等。通过对盆地地层的划分,可以更好地了解盆地内不同...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答: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础,综合地质事件、生物事件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资料,我国新元古界可以划分为青白口系和震旦系。前者与国际地层划分方案中拉伸系(纪)基本相当;后者则大体包含国际地层划分方案中的成冰系(纪)和新元古Ⅲ系(纪)。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分为下马岭组、骆驼岭组和景儿峪组。其层型剖面...

地层对比的依据及方法综述
答:◎重矿物对比:与古生物对比相似,但它局限于取心井段,按重矿物组合的变化分层。重矿物对比有助于对古地理的了解,特别是对物源区的识别。◎构造对比:是利用地层之间的构造接触关系 (例如不整合和假整合标志,因其具有区域特征),可用来划分和对比地层。地壳运动的结果必然引起沉积条件的改变和古生物...